微 信 题 库 搜 索
药学理论
西药数据库
OCT说明书 不良反应 进口药品
化学成分 药品专利 更多
中药数据库
中药大全 中国中药 更多
名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药学理论 > 中国中药 > 正文
叶底红
医药数据查询入口汇总 字体:
  
别名 调经草、叶下红、野海棠、红娘子、江南野海棠、大毛蛇、血还魂、还魂红、沙崩草、假紫苏、红背野海棠
汉语拼音 ye di hong
英文名 root of Ford Metalleaf
药材基原 为野牡丹叶底红的全株。
动植物形态 小灌木、半灌木或近草本,高可达1m。茎幼时四棱形,不分枝或极少分枝,茎上部与叶柄,花序,花梗及花萼均密被柔毛及长腺毛;叶对生;叶柄长2.5-5cm;叶片坚纸质,心形,椭圆状心形至卵状心形,长4.5-13.5cm,宽3-10cm,先端短渐尖或钝急尖,基部圆形至心形,边缘具细重齿牙及缘毛和短柔毛,两面被疏长柔毛和柔毛,下面通常带紫红色,基出脉7-9。伞形花序、聚伞花序或圆锥蓊序顶生;花梗长0.8-2cm;花4数,花萼种状漏斗形,管长5-7mm,裂片线状披针形至狭三角形,长4-5mm;花瓣紫色或紫红色,卵形至广卵形,先端渐尖,微偏斜,仅外面上部及边缘被微柔毛,长10-14mm,宽6-8mm;雄蕊8,等长,长1.6-1.8cm,花药披针形,通常作近90的膝曲,药隔膨大,下延,前后连成盘状;子房下位,卵形,先端具膜质冠。蒴果杯形,为宿存萼所包,宿存萼先端平截,冠以宿存萼片,披刺毛,毛基部略膨大,长6-10mm,直径8-12mm。花期6-8月,果期8-10月。
资源分布 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100-1350m的山间疏、密林下、溪边、水旁和路边。
药用植物栽培
采收和储藏 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药用部位
生药材鉴定
中药化学成分
理化性质
中药化学鉴定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炮制方法
剂型
中药制药工艺
药理作用
药理学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
药物配伍
药性 味微苦;甘;性凉
归经 归肝;心;膀胱经
功效 养血调经
功效分类 清热燥湿药
主治 血虚萎黄;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带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用药禁忌
不良反应及治疗
选方
临床运用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有止血止痛、祛瘀活络、消炎通经等功能。用于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通经活络、小儿疳积、水火烫伤、疮疥等症。
考证 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药物应用鉴别
药典收录
药材拉丁名 Radix Phyllagathis fordii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Phyllagathis fordii (Hance) C. Chen[Bredia fordii (Hance) Diels; Otanthera fordii Hance]
科属分类 野牡丹
出处 《中华本草》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