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药学理论
西药数据库
OCT说明书 不良反应 进口药品
化学成分 药品专利 更多
中药数据库
中药大全 中国中药 更多
名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药学理论 > 中国中药 > 正文
丛枝蓼
医药数据查询入口汇总 字体:
  
别名 辣蓼、蓼辣草、簇蓼、辣蓼草、水红辣蓼、小辣蓼、红杆 辣子、野辣子棵、白辣蓼草、钻之连、辣蓼、水红花蓼、野红辣蓼、家马蓼、小红辣蓼、 旱辣寥、水红花、丛生蓼、马辣子
汉语拼音 cong zhi liao
英文名
药材基原 为蓼科植物丛枝蓼的全草。
动植物形态 一年生平卧或斜生草本,高30-60cm。丛生。单叶互生;叶柄短;托叶鞘有缘毛;叶片卵形、卵状披针形或宽披针形,长4-9cm,宽1.5-3cm,两端渐尖,两面无毛或有短柔毛,在叶缘及中脉上常有小刺尖毛。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穗纤细,具稀疏的小花;苞片漏斗状,无毛,常具粉红色,边缘有缘毛;花被5深裂,粉红色或白色。瘦果卵形,有3棱,黑色,光泽,包于宿存花被内。花期7-9月,果期9-10月。
资源分布 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
生态环境 生于溪边或阴湿地处。
药用植物栽培
采收和储藏 7-9月花期采收,鲜用或晒干。
药用部位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茎技圆柱形,基部多分枝,棕褐色至红褐色,节部稍膨大,无毛,断面中空。叶片皱缩,卷曲,易破碎,展平后卵形、卵状披针形,长4-9cm,宽1.5-3cm,先端急狭而成尾状,基部狭楔形,两面及叶缘有伏毛,或仅沿脉疏生伏毛,淡绿色至褐棕色,草质;托叶鞘短筒状,疏生优毛,先端截形,有长睫毛。花序穗状,单生,或2-3个集生,花穗细弱,花簇稀
疏间断;花被粉红色。瘦果三棱形,黑色有光泽,包于宿存花被
内。气微,味微涩。
中药化学成分
理化性质
中药化学鉴定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炮制方法
剂型
中药制药工艺
药理作用
药理学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
药物配伍
药性 辛;性平
归经
功效 清热燥湿;健脾消疳;活血调经;解毒消肿
功效分类 清热解毒药
主治 泄泻痢疾;疳疾;月经不调;湿疹;脚癣;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9。外用:适量,捣敷或煎 水洗。
用药禁忌
不良反应及治疗
选方
临床运用
各家论述
考证 出自《全展选编·内科》
药物应用鉴别
药典收录
药材拉丁名 Herba Polygoni Caespitosi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Polygonum caespitosum Bl.
科属分类 蓼科
出处 《中华本草》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