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汉语拼音 |
dong bei qi mu
|
英文名 |
|
药材基原 |
为桦木科植物东北桤木的果实或树皮。
|
动植物形态 |
落叶小乔木,高可达8m。树皮暗灰色,平滑。枝条灰褐色,无毛;小枝紫褐色,无毛;芽无柄,有3-6枚芽鳞。叶柄长0.5-2cm;叶片宽卵形、卵形或宽椭圆形,长4-10cm,宽2.5-8cm,先端锐尖,基部圆形或微心形,或两侧不对称,边缘有细而密的重锯齿或单锯齿,两面几无毛;侧脉7-13对。雄葇荑花序顶生,较长,下垂,雄花与叶同时开放,花丝比花被短,花药黄色;雌葇荑花序3-5簇生于短枝顶端。果序3-5枚呈总状排列,宽卵圆形或近球形;序梗纤细,下垂,长0.5-2.5cm,几无毛;小坚果卵形,长约2mm;膜质翅与果近等宽。花期5-6月,果期7-8月。
|
资源分布 |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等地。
|
生态环境 |
生于海拔100-1700m的林边、河岸或山坡林中。
|
药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储藏 |
春、夏、秋季均可采剥树皮。秋后采下果序,摘取果实,晒干。
|
药用部位 |
|
生药材鉴定 |
|
中药化学成分 |
粘霉-5-烯-3-醇(glutin-5-en-3-ol),α和β-香树酯醇(amyrin),1,7-二苯基-3,5-庚二醇[1,7-diphenyl(heptan-3,5-diol)]。
|
理化性质 |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剂型 |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理作用 |
|
药理学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配伍 |
|
药性 |
苦;涩;性凉
|
归经 |
|
功效 |
清热解毒;收敛固涩
|
功效分类 |
清热解毒药;收敛固涩药
|
主治 |
腹泻;外伤出血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25-50g。外用:适量,捣敷。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
考证 |
|
药物应用鉴别 |
|
药典收录 |
|
药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Alnus mandshurica(Call.)Hand.-Mazz.[A.fruticosa Rupr.var.mandsurica Call.]
|
科属分类 |
桦木科
|
出处 |
《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