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汉语拼音 | ying tao shui |
英文名 | juice of Falsesour cherry |
药材基原 | 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新鲜果实,经加工取得的浓汁。 |
动植物形态 | 樱桃 落叶灌木或乔木,高3-8m。树皮灰白色,有明显的皮孔;幼枝无毛或被疏柔毛。叶互生;叶柄长0.7-1.5cm,被疏柔毛,先端有1或2个大腺体;托叶披针形,有羽裂腺齿,早落;叶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5-12cm,宽3-5cm,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形,边有尖锐重锯齿,齿端有小腺体,上面暗绿色,近无毛,下面淡绿色,沿脉或脉间有稀疏柔毛;花两性,花序伞房状或近伞形;有花3-6朵,先叶开放;花梗长8-19mm,被疏柔毛;萼筒钟状,外被疏柔毛;萼片5,三角卵圆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急尖或钝;花瓣5,白色,卵圆形,先端下凹或二裂;雄蕊30-35,栽培者可达50枚;花柱与雄蕊近等长,无毛雌蕊1,子房下位。核果近球形,红色,直径9-13mm,种子1颗,包围于黄白色木质内果皮中。花期3-4月。果期5-6月。 |
资源分布 | 分布华东及辽宁、河北、甘肃、陕西、湖北、四川、广西、山西、河南等地。 |
生态环境 | 生于海拔300-600m 的山坡向阳处或沟边。 |
药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储藏 | 采摘成熟果实,去核加工压榨取得的液汁,装入瓷坛封固备用。 |
药用部位 | |
生药材鉴定 | |
中药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用鲜樱桃数斤,装入磁坛内封固,埋入土中,约深 1m许,经7-10天取出,坛中樱桃已自化为水,即将果核除去,留取清汁备用。 |
剂型 |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理作用 | |
药理学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配伍 | |
药性 | 甘;平 |
归经 | 肺;脾;肝经 |
功效 | 透疹;敛疮 |
功效分类 | 活血祛瘀药;解表药 |
主治 | 疹发不出;冻疮;汤火伤 |
用法用量 | 内服:适量,炖温。外用:适量,擦。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①治疹发不出,名曰闷疹:樱挑水一杯,略温灌下。(王玷桂《不药良方》)②治冻疮:樱桃水搽在疮上,若预搽面,则不生冻疮。(《梁侯瀛集验良方》)③治烧汤伤:樱桃水蘸棉花上,频涂患处,当时止痛,还能制止起泡化脓。(《河北中医药集锦》) |
临床运用 | 治疗冻疮: 取樱桃(八成熟)若干,装人瓷坛内,然后倒入75%酒精,以浸没樱桃为度,加盖密封,在背阴处挖坑将瓷坛埋入,待冬季取出应用。 1.轻度冻疮(皮肤红肿、痛痒、未破溃者):可用酒精浸液局部涂擦,每日数次,亦可取浸泡的樱桃(剖去核)肉贴患处或涂擦之。 2.重度冻疮(皮肤被溃或伴有感染):如疮面小,可用去核樱桃贴患处包扎即可。疮面过大,可取数个樱桃置辗鉢内捣烂敷疮面包扎,每日更换 1-2次。如疮面有脓液,应先用酒精浸液洗去脓汁而后敷药。用上法治疗轻度冻疮300余例,一般3日内治愈;重度冻疮100余例,多数夜 1周内治愈。曾用樱桃水(樱桃冷藏未加酒精者)与樱桃酒分别在临床上作了对照,结果证明:后者比前看效果好。樱桃酒用后患处无灼痛感,且增强表热、消毒、灭菌等作用。 |
各家论述 | |
考证 |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1.《梁侯瀛集验良方》:春日鲜樱桃,收数斤,盛在磁瓶内,封口放在凉处,发过成水,滤出渣,听用。 |
药物应用鉴别 | |
药典收录 | |
药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Cerasus pseudocerasus (Lindl.)G.Don[Prunus pseudocerasus Lindl.] |
科属分类 | 蔷薇科 |
出处 | 《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