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药学理论
西药数据库
OCT说明书 不良反应 进口药品
化学成分 药品专利 更多
中药数据库
中药大全 中国中药 更多
名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药学理论 > 中国中药 > 正文
软骨藻
医药数据查询入口汇总 字体:
  
别名
汉语拼音 ruan gu zao
英文名
药材基原 松节藻科植物树状软骨藻、粗枝软骨藻的藻体。
动植物形态 1.树状软骨藻 藻体浅红色,干后为深棕褐色,树枝状,高约4cm。主干数枝,粗壮而短,坚硬,亚圆柱形略扁,径2-3mm,不规则分枝互生,下部裸露,上部密生很多细长的小枝及副枝,小枝基部略细,顶端尖。藻体髓部有围轴细胞5个。孢子囊四面锥形,生于小枝末端。固着器假根状。
2.粗枝软骨藻 藻体暗绿色至红褐色,软骨质、肉质,丛生,高10-15cm,宽2-4mm,主枝扁圆柱形,不规则向各方分枝,基部缢缩,每个分枝顶端常有单一或4个球芽,末端钝圆。四分孢子囊生于小枝末端。固着器盘状。
资源分布 1.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等沿海。 2.分布于浙江、广东等沿海,黄海沿岸亦有少量分布。
生态环境 1.生于潮间带岩石上。 2.生于低潮带岩石上。
药用植物栽培
采收和储藏 春、夏季从岩石上采集,洗净,晒干。
药用部位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1)树状软骨藻 藻体深褐色或深红色,呈树枝状。主干粗短,圆柱形,略扁,直径约3mm。不规则分枝,上部密生小枝;小枝呈纺锤状。质硬。气腥,味咸。
(2)粗枝软骨藻 主干扁圆柱形,不规则分枝,基部缢缩,分枝顶端常有球芽。
中药化学成分 1.树状软骨藻 含软骨藻酸(domoic acid),软骨藻内酯(domoilactone)A及B,异软骨藻酸(isodomoic acid)A、B、C、D,去甲软骨藻酸(nordomoic acid)及2种沙海葵毒素类似物(palytoxin analog)CA-Ⅰ、CA-Ⅱ。本品尚含有溴(Br)的成分。
2.粗枝软骨藻 含三甲胺(trimethylamine)和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oxide)。
理化性质
中药化学鉴定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炮制方法
剂型
中药制药工艺
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的作用:软骨藻酸是中枢神经的兴奋性氨基酸。在观察大海虾肌肉实验中,软骨藻酸能增强天冬氨酸反应,此作用很少受浓度、时间和钠离子的影响。近年还做过软骨藻酸和海人草酸对脑组织化学损害的比较。所以在神经药理学的研究中,软骨藻酸可能也成为一种有用的工具药物。
2. 杀虫作用:软骨藻酸为驱蛔活性成分。它是一种三羧酸的新天然氨基酸,也是杀蝇有效成分,属胃毒性杀虫剂,远比海人草酸的毒杀作用为强,1%溶液在24h内可毒杀全部实验家蝇。
3.毒性:软骨藻酸小鼠灌服的半数致死量为104mg/kg;静注的半数致死量为0.16mg/kg。
药理学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
药物配伍
药性 咸;微寒
归经
功效 驱虫
功效分类 驱虫药
主治 蛲虫;蛔虫症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研末,6-9g。
用药禁忌
不良反应及治疗
选方
临床运用
各家论述
考证
药物应用鉴别
药典收录
药材拉丁名 Alga Chondriae Armatae;Alga Chondriae Crassicaulis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Chondria armata(Kütz.)Okam.[Lophura armata Kütz.];Chondria crassicaulis Harv.
科属分类 松节藻科
出处 《中华本草》
相关文章
硫酸软骨素片
氨基葡萄糖
氨基葡萄糖
具有增加骨密度功能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和质
一种用于预防与治疗乳突软骨修复生长缓慢等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