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谱资源
 医学全在线 > 医学图谱 > 手术图谱 > 普通外科学 > 腹部手术 > 正文
脐疝修治疗复术,婴儿脐疝
医药图谱查询入口汇总 字体:

  脐疝分为3型,即脐膨出(婴儿型或胚胎性脐疝)、小儿型和成人型[图1]。

1-1 婴儿型
1-2 小儿型
1-3 成人型
图1 脐疝类型及切口

  脐膨出最少见,发生率为1/5000,是一种先天性缺损,突出到脐带内的腹内脏器仅被覆一层羊膜和腹膜,无皮肤遮盖。如暴露在空气中时间较长,会很快干燥并发生坏死,以致内脏从缺损处膨出体外。

  小儿型脐疝较多见,发生率为1%,多发生在2岁以内,常由于先天脐部腹壁缺损和腹内压力增高所致。疝囊外被覆着皮肤和腹膜。

  成人型脐疝较少见,多发生在中年以上。发病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脐部有缺损,另一方面是由于腹内压力增高。

  [适应证]

  1.脐膨出应在出生后稍事准备即行手术。

  2.小儿型脐疝,如在2岁以内,直径在2cm以下,可试用胶布内翻固定,如直径大于2cm,或2岁以后仍不自愈,应手术修复。

  3.成人型脐疝,虽嵌顿发生率不高,但因其不易自愈,均应手术治疗。

  4.各种嵌顿性脐疝应紧急手术治疗。

  [术前准备]

  1.如有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如咳嗽便秘等),应在术前消除。

  2.其他术前准备同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麻醉]

  一般可用局麻;较大的脐疝可以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小儿脐疝可以用骶管麻醉或用全麻。

  [手术步骤]

2-1 切开疝囊基部 2-2 检查疝环附近粘连

  以小儿型脐疝为例。沿脐疝下方边缘做一弧形切口,切口长度以能上翻皮瓣、显露疝囊为度[见图1]。皮肤切开后,继续向下切开皮下浅筋膜,显露腹直肌前鞘,钝性分离出脐疝疝囊,在其基部作椭圆形切口,切开腹中线筋膜和部分腹直肌前鞘。分离疝囊周围的粘连组织并切开疝囊,切开时需注意避免损伤疝内容物[图2-1]。分离出疝环四周的腹膜后,用止血钳提起、张开,再用小指探入疝环,检查附近有无重要脏器和粘连[图2-2]。将疝囊清理完毕后,剪去多余的疝囊腹膜,将腹膜作间断外翻褥式缝合,闭合腹腔[图2-3]。重叠腹中线的筋膜切缘和两侧腹直肌前鞘(上瓣重叠于下瓣之上约2~3cm),用4-0或7-0号丝线将下瓣间断褥式缝合于上瓣之下,然后将上瓣覆于下瓣外面作间断缝合[图2-4、5]。缝针不宜过深,以免损伤腹腔内脏器。

2-3 缝合腹膜 2-4 重叠缝合筋膜和腹直肠前鞘
2-5 筋膜缝合完毕 2-6 松解脐孔皮下粘连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外伤性动静脉瘘修复性手术
主动脉窦瘤修复术 Repair of Aneurysm of 
唇腭裂术后上唇及鼻孔鼻端畸形修复术
尿道狭窄修复术
食管穿孔与破裂修复术 Repair of Perforat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