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dislocation of interphalangeal joint |
拚音 | ZHIJIANGUANJIETUOWEI |
别名 | 中医:指骱大错,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关节疾病与损伤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手指间关节,由近节指骨滑车与远节指骨基底部构成。分为近侧和远侧指间关节。指间关节脱位较为常见,各手指的近侧或远侧指间关节均可发生。脱位的方向多为远节指骨向背侧移位或内、外侧移位,前方脱位极为罕见。指间关节脱位常与侧副韧带损伤同时发生。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在指间关节极度过伸,扭转或侧方挤压外力作用时可造成指间关节脱位。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指骨间关节为单向活动的屈伸关节,在关节极度过伸、扭转或侧方挤压时,可造成关节囊关节侧副韧带损伤,重者韧带断裂,或伴有撕脱骨折,有时造成关节脱位。脱位的方向大多是远节指骨向背侧移位,同时有侧方偏移。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在指间关节极度过伸,扭转或侧方挤压外力作用时可造成指间关节脱位。有时伴有侧副韧带损伤,严重者侧副韧带断裂。关节脱位后,关节呈梭形肿胀、疼痛、局部压痛,自动伸屈活动障碍。指骨间解剖关系异常。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根据手部的外伤史,伤后症状,体征结合手指X线正侧位片,诊断不难。 |
发病 | |
病史 | 外伤史。 |
症状 | |
体征 | 伤后关节呈梭形肿胀、疼痛、局部压痛、自动伸屈活动受限。如侧副韧带断裂,受累关节有异常侧方偏斜,即分离试验为阳性。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拍手指正侧位X线片,可以发现指骨间关节有明显异常。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应与指骨骨折相鉴别。指骨骨折,疼痛、肿胀、压痛部位在指骨,而不在关节,骨折端多向掌侧成角;而指间关节脱位,病变部位在关节部。拍指骨正侧位X线片,可以鉴别。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一、非手术疗法 (一)复位手法:多采用牵引推挤复位法。即患者取坐位,术者一手固定患肢掌部,另一手握患指末节,先顺畸形拔伸牵引,然后用拇指推指骨基底部向前方,同时食指托顶指骨头向背测,逐渐屈曲指间关节即可复位。 (二)固定方法:用塑形铝板或竹片,置于手指的掌侧,固定患肢于轻度对掌位1~3周。 二、手术疗法 (一)适应症:1.手法复位失败者。2.复位后不能维持对位者。3.陈旧性指间关节脱位。4.合并侧副韧带断裂者。 (二)手术方法:1.切开复位,细钢针内固定。2.切开复位,侧副韧带修补。3.指间关节融合术。 |
中医治疗 | 一、复位手法:见‘西医治疗’栏。 二、固定方法:用塑形铝板或竹片,置患指于轻度对掌位1~3周。亦可用邻指胶布固定。 三、练功活动:详见‘康复’栏。 四、药物治疗:早期应内服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剂,可选用舒筋活血汤加减,去除固定后,应重用舒筋活络的中药熏洗患手,如上肢洗方。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早期需要重视患指以外手指的功能锻炼。去除固定后,可作患指的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的主动伸屈活动,活动范围由小到大,逐渐进行。并可配合手法按摩,以理顺筋络,促进功能康复。 |
预防 | |
历史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