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epiphysiolysis of proximal humerus |
拚音 | GONGGUSHANGDUANGUGOUFENLI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骨折、骨损伤,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肱骨头骨骺、肱骨大、小结节骨骺,分别在1、3、5岁出现,在5~8岁时3个骨骺融合形成肱骨上端骨骺。于20岁与肱骨干之骺端融合。骨骺闭合前任何年龄均可发生肱骨上端骨骺分离。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直接或间接暴力均可使肱骨骨骺分离。如骨折端向前移位可穿破三角肌纤维造成开放性骨折。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多见于7岁以上的儿童,以13~15岁之间发生率最高。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肱骨上端骨骺分离一般分为①滑脱型:骨折线充全通过骺板,骨骺从干骺端滑脱,一般不引起发育障碍。②干骺型:骨折线通过骨骺板并带一块三角形的干骺端骨片,此型常见,一般也不引起发育障碍。③经骺型:骨折线经过关节面及骨骺,此型应正确复位,否则易引起创伤性关节炎。④压缩型:此型因纵轴压缩所造成,而晚期多出现发育障碍。 也有人主张分为稳定型与不稳定型。骨骺前后移位小于干骺端断面l/4,向前成角<20°的内收型,为稳定型骨折。骨骺前后移位超过干骺断面1/4,向前成角>20°之内收型者,为不稳定型骨折。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肱骨上端骨骺分离和肱骨解剖颈骨折诊断标准: 1. 外伤史; 2.年龄(儿童考虑骨骺滑脱,成人为解剖颈骨折); 3.局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 4.局部有压缩、纵轴叩击痛; 5.X线:拍正位、侧位(穿胸位或外展侧位)。 |
西医诊断依据 | 根据外伤史、年龄、体征结合X线片检查,可明确诊断。 |
发病 | |
病史 | 外伤史。 |
症状 | |
体征 | 在患儿跌倒手部着地,或肩部着地后出现局部疼痛、肿胀、肩部活动功能障碍,有压痛和纵轴叩击痛,检查时要注意患肢的血运及感觉运动情况,以便确定是否合并血管、神经损伤。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X线检查,拍正位、侧位(穿胸位或外展侧位),以明确其骨折的类型和移位情况。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由于肱骨上端骨骺的生长能力占上臂长度生长的80%,儿童塑形能力较强,因此对发育及功能不致带来明显的影响,预后一般良好。多无功能障碍。经骺型及压缩型晚期可能出现发育障碍及创伤性关节炎或出现患肢短缩、肱骨头内翻畸形,如血源破坏,在干骺端可出现头坏死。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无移位的或轻度移位的肱骨上端骨骺分离无需复位,仅以三角巾或颈腕带悬吊贴胸固定即可。并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对有移位的一般手法难以复位,考虑用手术切开复位,粗丝线或骨圆针交叉内固定。不可用螺丝钉固定,以免损伤骨骺。手术的方法仍是以肩关节前侧入路,三角胸大肌入路,注意保护头静脉,从三角肌与胸大肌之间进入肩关节处,对有移位明显的难以暴露出肱骨头者可将喙肱肌从喙突上切断,充分显露出骨折处,用粗丝线或交叉针固定,避免用螺丝钉固定。并早期功能活动,早期拆除内固定的交叉针。 |
中医治疗 | 手法复位很难成功,主张手术治疗。其药物治疗,小儿发育较快,生长能力亦强,可用中药,亦可不服中药,若用仍遵循三期辨证用药原则。强调练功治疗早期进行,防止关节僵硬,亦有利于功能康复。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 祖国医学虽在元代就有认识,但一直与肱骨外科颈骨折混在一起,复位、治疗方法均与肱骨外科颈的分类治疗方法相同,按外展和内收型而给以治疗,其实真正的肱骨头骨骺滑脱,手法复位很难成功,反复多次复位必然影响骨骺的发育,给患儿带来不利于生长的影响,因而主张手术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