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jellyfish dermatitis
|
拚音 |
HAIZHEPIYAN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皮肤科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海蜇皮炎(jelly-fish dermatitis)是由于接触海蜇触手刺丝囊释出的毒性液体所引起的急性皮炎。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海蜇是数种水母的通称,每年6-10月,成熟的水母常浮游海面。当人们在从事海产养殖或游泳时可被海蜇触手刺螫。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见于从事海产养殖或游泳者。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当人们在从事海产养殖或游泳时可被海蜇触手刺螫,约3-5min后,受螫部分可感觉刺痒、发麻或灼痛感,随后出现红斑、丘疹或荨麻疹样损害。重者可有淤斑,在1-2d内形成小疱或大疱。因触手呈长条形,故损害多由点状损害排列成长条形或地图形。若全身被螫,面积较广时,可有疲乏、肌痛、失眠、出汗、口渴、气急、胸闷等,对毒素敏感者可于刺螫后2h左右出现血压下降或肺水肿,甚至死亡。在进行海蜇加工时,接触海蜇的部位,在10min左右开始瘙痒,8h左右发病,皮疹主要是红斑、丘疹、丘疤疹,常密集成片,瘙痒明显,抓后有糜烂渗出。如海蜇毒液溅到身体其他部位亦可引起发病。一般在停止接触4-5d至1周后痊愈,如再接触仍可发病。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防治上,对于皮炎可用收敛剂,如明矾水冷敷,或用含有止痒水的炉甘石洗剂,亦可外用1%氨水或10%碳酸氢钠水冷敷,内服抗组胺药及葡萄糖酸钙。对严重的呼吸困难、肺水肿,应立即抢救.并输液以稀释毒素,加强排泄。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平时要做好宣传工作,在下海时切勿赤手推移海蜇,在海产加工时要加强个人防护,局部可涂防护膜或用饱和明矾水浸泡接触部位,每日1次。
|
历史考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