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小袋纤毛虫病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balantidiasis
拚音 XIAODAIXIANMAOCHONGBING
别名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寄生虫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小袋纤毛虫病是由寄生人体大肠内的结肠小袋纤毛虫侵入肠壁所引起。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结肠小袋纤毛虫的生活史包括滋养体期和包囊期。滋养体卵圆形,体表有紧密而稍呈斜行排列的纤毛,能作规律性摆动。虫体前端有凹隔的围口膜,与漏斗形的胞咽相连,壁上有纤毛。食物经纤毛摆动从胞口送入体内,形成食物泡予以消化,残渣由体后端的临时性胞肛排出体外。虫体中部有一个肾形的大核和一个球形的小核。包囊圆形,囊壁外层厚、内层薄。囊内有大核、小核和伸缩泡等结构。包囊被宿主吞食后,在小肠内脱囊,逸出滋养体,寄生于结肠和肠内,以横二分裂法繁殖,小核行有丝分裂、大核行无丝分裂,继而细胞收缩成两个滋养体。本虫滋养体有时亦行接合生殖。接合生殖时,首先两个个体在胞口的附近接连起来,交换部分核质后,彼此分开,最后各以二分裂法进行繁殖。滋养体在大肠下段形成包囊,包囊期是结肠小袋纤毛虫生活史中的休眠期,包囊内的虫体不进行繁殖。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本病多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散发于世界各地。中国罕见。
人群
强度与传播 结肠小袋纤毛虫除能感染人外,亦能感染猪、猴、鼠等,并以猪的感染率最高,西藏个别地区可高达88%。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人因吃了被包囊污染的食物而感染。结肠小袋纤毛虫在新宿主体内需有一段适应共生菌群的时期,一旦适应后,虫体即可大量繁殖。对本虫的致病性看法尚不一致。多数学者认为有致病性。
中医病机
病理
病理生理 虫体借本身的机械运动和分泌透明质酸酶的作用侵入肠组织。其所致病变的病理学特征酷似溶组织阿米巴病。盲肠和直肠为主要病变部位,偶而也可侵及回肠末端和阑尾。已知其在肠外的寄生部位有肠系膜淋巴结、肝、胸膜、肺、阴道、子宫、膀胱等处。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粪便直接涂片查出本虫的滋养体和包囊可确诊。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临床表现可分为三型:无症状型、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起病突然,病者常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症状,一般病人可不药而愈。少数营养不良者,可在发病后数日内死亡。慢性病例可出现周期性腹泻,大便呈粥样或水样,常有粘液,但无脓血。受寒或摄食含大量脂肪等不消化的食物常是腹泻的诱因。本虫也可引起阑尾炎,但罕见引起肠穿孔,或随血液、淋巴液扩散到他处者。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直接涂片查出本虫的滋养体和包囊。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为甲硝唑(灭滴灵)。替硝唑的治疗效果良好。
中医治疗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人的感染率常源于猪,因此预防在于注意个人卫生。
历史考证
相关文章
 伤风寒
 蝎红散(《普济方》卷三七四引《傅氏活婴方
 乳香膏(《普济方》卷三一五。)
 苓姜饮(《仙拈集》卷四。)
 绣球黑木耳
 癌症.给部长一封信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