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小儿脾胃食滞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stagnation of spleen and stomach(children)
拚音 XIAOERPIWEISHIZHI
别名 西医:婴幼儿腹泻,急性胃肠炎,营养不良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病证
西医病名定义
中医释名 小儿脾胃食滞之证,常因小儿乳食不知自节,或喂养不当,或过食肥甘生冷及难以消化食物所致,乳食不化,停滞胃脘,影响胃腑受纳、腐熟及脾气运化输布功能,以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而出现一系列症状。本证病位在脾胃,多属标实之证
西医病因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小儿脾胃食滞之证,常因小儿乳食不知自节,或喂养不当,或过食肥甘生冷及难以消化食物所致,乳食不化,停滞胃脘,影响胃腑受纳、腐熟及脾气运化输布功能,以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而出现一系列症状。本证病位在脾胃,多属标实之证。常出现于积滞、泄泻呕吐腹痛、疳证等疾病中。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吞酸嗳腐,恶心呕吐,胃纳减少,脘腹胀满,或腹痛拒按,大便不调或酸臭不化,舌苔或垢或腻,脉沉实紧滑,指纹紫滞。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中医治疗 治疗法则: 消食导滞,理气和中。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1)保和丸山楂18克、神曲6克、半夏9克、茯苓9克、陈皮3克、连翘3克、莱菔子3克。本方适用于过食积滞者。(2)香砂六君子汤人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半夏6克、陈皮6克、木香6克、砂仁6克、生2片、大枣四枚。本方适用于脾胃虚弱,而见脾虚食滞者。以上方药,水煎,取汁100~250毫升,每日1剂,分3~4次温服。
2.加减变化:使用(1)方时,若呕吐酸腐较显著,见面赤唇红者,加黄连3克、竹茹10克,改用姜半夏,加强清热降逆止呕之功效;若呕吐频繁而面白少华,唇舌淡者,去连翘,加丁香2克,干姜6克,灶心土10克,温中降逆止呕;腹痛甚者,加槟榔10克,木香10克,理气以止痛;腹满较甚者,加厚朴10克,枳实10克,达导滞散积消痞满之目的;腑实不通者,再加生大黄10克,以泻为度。使用(2)方时,如嗳腐吞酸,脘腹饱胀,腹痛拒按,大便腐臭,是伤食太甚,应用攻补兼施之法,当根据小儿体质壮实情况,选择加用神曲、山楂、谷芽麦芽莱菔子等消导之品,或再加枳实、大黄。
(二)外敷药物
1.罨包法:小儿积滞腹胀、大便不适,可用皮硝2~3两,用布包后置于脐腹,用绷带固定1~3日。若积滞内停兼有风寒者,用连须葱白生姜、豆豉各等分,加食盐少许,一起捣烂,罨肚脐眼上,用绷带固定。
2.热熨法:用豆豉、生姜、葱白、食盐各等分,一同炒热,用布包裹,以摩熨肚腹治疗积滞内停,腹部满痛者。
(三)取嚏探吐:乳食停积胃脘时日不久,邪在中焦不得下行,小儿出现呃逆酸腐症,且体质壮实者,可取羽毛探吐法,用手指、棉签或压舌板之类刺激咽部探吐,吐出积食后,与少许淡盐汤,以养胃气即可,但操作时,谨防损伤小儿咽部粘膜。
(四)灌肠疗法:猪胆2枚,取汁盛放于碗中,隔汤炖透,用时加开水配成50%胆汁液,以40毫升左右灌肠,或用蜂蜜适量,微火煎,手捻作锭,置于谷道中。上二法,适于乳食内滞,胃肠燥热,大便干结者。
(五)饮食疗法:若呕吐、腹泻症状显著者,可暂时禁食,母乳喂养儿暂停哺乳,并缩短每次哺乳时间;人工喂养儿可暂停1~2次喂养。禁食时间不要超过6~8小时。停止禁食后,人工喂养儿可先给米汤,稀释的牛乳。母乳喂养儿可逐渐延长每次喂奶时间,病情好转后应稳步逐渐恢复至正常饮食。
施治要点:
(一)祛积滞要分上、中、下。积势在上者,因势利导,引而吐之。可用瓜蒂散、盐汤或羽毛等探吐,使宿食积滞迅速消除,得吐即停用本法。积滞在中者宜消导,用保和丸类;积滞在下者,应通腑泻积,用枳实导滞丸。消积宜速,且食滞一消,攻伐即止,并应健脾养胃,稍加调理,可用健脾丸
(二)消积祛滞须兼顾正气。若乳食积滞而无明显虚象,体质壮实者,则用消食导滞法。若积滞兼有脾胃虚弱者,则应消中兼补,使积滞消而不损伤脾胃。若素体瘦弱,脾胃已虚而有积滞者,补中兼消,即扶正为主,消积为辅,达到养正而积自除的目的。
(三)小儿脾胃食滞,是因“食”引起脾胃气滞,其中有真伤食,是小儿脾胃素实,因其能食,以致太过,而食伤脾胃,轻者,只须暂停乳食,重者以探吐、消导之法,用保和丸即可。若小儿脾胃素虚,纳食本少,或略有增加,而停食不化,此为脾虚不能消谷,应以香砂六君子汤助脾健运,多服自消,不可妄用消导攻伐之品。
中药
针灸 1.针刺:取中脘、天枢、足三里、内关、梁门,平补平泻法。
2.耳针:取食道、贲门、脾、直肠下段等穴,浅刺不留针,或压王不留行籽或绿
豆。每日或隔日一次,3~4次为一疗程。
推拿按摩 清板门、运内八卦、清大肠、补脾土、分腹阴阳、拿肚角、按弦走搓摩、揉天穴。摸腹,按顺时针方向轻摩腹部,3~5分钟,促使肠道气机运转,排出积气与积食,而使腑气通畅。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若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脾胃积滞者,要注意床边隔离,洗手等措施,防止相互传播。对衣物、尿布、用具及便盆应分类消毒,污物放入污物桶内。若腹胀明显者,可试行腹部热敷,或肛门排气。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相关文章
 穴位,胃经
 求教:女人有痛经史怎么治疗呢? 及姜汤的
 芜荑散(《圣惠》卷五十七。)
 沉香曲(《丸散膏丹集成》。)
 ▆◣艾灸 哮喘 急救 及保健案例纪实
 吹喉散(《尤氏喉科秘书》。)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