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国方剂数据库 > 正文
附子(生,去皮脐)、乌头(生,去皮尖)、天南星、干姜、甘草(炙)、川芎、细辛各等分。
来源:《三因》卷十五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别名
大芎辛汤
处方来源
《三因》卷十五。
药物组成
附子(生,去皮脐)、乌头(生,去皮尖)、南星、干甘草(炙)、川芎细辛各等分。
加减
功效
扶阳散寒。
主治
伤风寒生冷及气虚、痰厥,头痛如破,兼眩晕欲倒,呕吐不定;一切头疼、痰厥、饮厥、肾厥、气厥等证,偏正头疼难忍者。
制备方法
上为散。
用法用量
每服4大钱,水2盏,加生姜5片,茶芽少许,煎7分,去滓,食后服。
用药禁忌
发热者不宜服。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各家论述
《医略六书》:真阳内虚,寒邪得以深入,元气不能外敷上奉,故厥逆而头痛眩晕焉。川乌、生附扶真阳以御寒,南星、细辛通关窍以豁痰,干姜温中散寒,生姜散寒快膈,川芎活经中之血,炙草缓中州之气,芽茶化热以清头目也。此扶阳散寒之剂,为阳虚寒厥痛晕之专方。
备注
大芎辛汤(《得效》卷十)。本方方名,《医学正传》引作“芎辛散”。
相关文章
 伏温上灼肺金发喘逆咯血咳脓证治
 求:中医治肾结石方
 重楼
 旋筛巫云膏(《御药院方》卷九。)
 细柳煎(《仙拈集》卷三引《要览》。)
 《内经》“五精所并”新识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