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数据库 > 正文
膈肌痉挛、胃神经症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一般描述:  
呃逆是因进食生冷、辛辣,或情志郁怒等因素刺激下,膈间之气不利,引动胃气上冲喉间。
以呃呃有声,声音短促,持续不能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特发性疾病。
发病原因:  
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致寒邪中阻;或嗜食过热、辛辣,酿生胃肠积热;情志失调,郁怒不
节,肝失条达,横逆克伐脾胃,运化失常,聚湿生痰,痰气互结,素禀脾胃阳虚,或胃阴亏
虚等,均可致使膈间之气不利,引动胃气上冲喉间而为呃逆。
本病预后一般良好,多能经治而愈。少数可因病情复杂或失治误治而久延难愈。
诊断要点:  
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常有进食过冷、过热、过于辛辣,或情志郁怒等诱因可询。
以呃逆为主症,呃声频频,呈持续状态不能自制,可伴呕吐,情绪紧张,胸膈脘腹间疼痛,
或有嗳气、纳呆,甚则厌食或拒食、不寐等症。
偶发呃逆,或病危胃气将绝时之呃逆,均属短暂症状,不列为呃逆病。
X线钡餐及胃镜等检查无器质性病变征象。
疾病辨析:  
呃逆病之呃逆,须同嗳气、干呕等症状鉴别:嗳气其声音沉长,为气从胃中上逆;呃逆声音
短促而频,其声发至喉间。干呕者,病人作呕吐状,但有声无物,或仅有少量涎沫而无食物
吐出。
治疗方法:  
胃寒气逆证
证候:因寒冷刺激所致,呃声沉缓有力,膈间及脘部不舒或有冷感,遇寒愈甚,得热稍缓,
口不渴,或伴呕吐清水,苔白滑,脉沉紧或沉弦。
治法:温中散寒、降逆止呃。
主方:丁香
用法:
加减:兼见痰气互结者,加陈皮、制半夏枳壳刀豆壳、莱菔子、厚朴等;兼痰瘀互结者
,加陈皮、法夏丹参郁金蒲黄等。
胃热气逆证
证候:多因进食辛辣、饮酒等所致,呃声响亮,冲逆而出,口臭烦渴,多喜冷饮,大便秘
,小便短赤,苔黄或黄燥,脉滑数。
治法:清热和胃、降逆止呃。
主方:竹叶石膏
用法:
加减:一般宜去人参,加竹茹柿蒂等;兼见肠道实热者,加枳实、厚朴、大黄;血瘀气滞
者,加橘皮苏梗、郁金、丹参、蒲黄。
痰气阻膈证
证候:呃逆连声,呼吸不利,脘胁胀满,抑郁恼怒则发作,情志舒则稍缓,嗳气、呕恶,饮
食不下,头晕目眩,苔薄腻,脉弦滑。
治法:理气化痰、降逆止呃。
主方:旋覆代赭石汤
用法:
加减:湿痰者,加陈皮、白术茯苓等;热痰者,加枳实、竹茹、橘皮、黄连等;气滞,加
沉香木香槟榔乌药、枳实等;血瘀,加仁、红花、丹参、郁金等。
脾胃阳虚证
证候:呃声低沉无力,气不得续,泛吐清水,脘腹不舒,喜热喜按,食少疲乏,手足不温,
大便稀溏,舌淡苔薄,脉弱。
治法:温阳益气、和胃降逆。
主方:附子理中汤
用法:
加减:兼见寒凝气滞者,加丁香、白豆蔻吴茱萸、陈皮等;寒凝血瘀者,加荜澄茄、丹参
三七桃仁、蒲黄等。
胃阴亏虚证
证候:呃声急促,气不连续,烦躁不安,口干舌燥,不欲饮食,大便干结,舌红而干或有裂
纹,脉细数。
治法:滋阴益胃、降逆止呃。
主方:益胃汤
用法:
加减:兼气滞热郁者,加苏梗、黄连、橘皮、竹茹、枇杷叶、刀豆子等;血瘀气滞者,加苏
梗、橘皮、桃仁、刀豆壳。
其他疗法:  
单方验方:
★ 新鲜鬼针草30g,水煎至200mL,每日分2次服。
★ 柿蒂9g,水煎服。
南瓜蒂4只,水煎服。
★ 橘皮100g,去瓤,水煎服。
体针疗法:取内关、膈俞、太冲、胃俞、中脘、足三里等,平补平泻手法。或用指压内关穴
10分钟以上。
耳针疗法:取神门、枕、心、脑、胃、肝、交感、皮质下等。
西药治疗:可酌选促进胃蠕动药(胃复安、吗丁啉、西沙比利等);缓解痉挛药(阿托品
普鲁本辛等);中枢镇静剂(氯丙嗪奋乃静等);神经调理剂(安定、谷维素、硫酸苯乙
肼等)。
取嚏疗法:以纸捻、棉签等刺激鼻粘膜,使打喷嚏。
拔罐疗法:取膻中穴拔罐,约20-30分钟。
评   介:  
治愈:症状消失,饮食正常。
好转:症状好转,仍有轻微呃逆。
未愈:症状无变化。
相关文章
 神效散(《杨氏家藏方》卷十四。)
 中医国外合法化 成都中医大里斯本开分校
 智齿发炎,不用抗生素怎么治疗?
 岭南草—宽筋藤
 老人疼痛,求助
 从心论治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