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数据库 > 正文
神经性贪食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一般描述:  
食亦是因胃肠及胆腑湿热,肝脾不和,运化传导异常,食物经胃肠移易而过,食虽多而不生
肌肉。以发作性多食为主症,但检查无特殊改变的脾系疾病。
发病原因:  
内伤七情,肝胆疏泄失司,木郁克土,肝脾不和,痰湿内蕴,气郁化火,移热于胃肠,腐熟
传导异常,食物经胃肠移易而过,发为食亦。食虽多,因速过胃肠,不及化生精微,形体失
充。病性以实证为主,胃热炽盛、痰热内扰为多见。
预后一般良好。
诊断要点:  
食欲旺盛,进食量多,食后无不适感,肠鸣矢气,大便量多,身体不见肥胖,或反而消瘦。
病程超过3个月。
实验室检查: 
胃肠道检查无病灶发现。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各项放免指标正常。血糖、尿糖及葡萄糖试验
阴性。
疾病辨析:  
瘿气:以颈前肿大,善饥消瘦,急躁心悸,畏热多汗,手颤,眼突等为主要表现,三碘甲状
脾原氨酸、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甲状腺摄碘率等增高。
消渴:以口渴多饮,多食而瘦,尿多而甜为特征,尿糖阳性、血糖增高,葡萄糖耐量试验阳
性。
蛔虫病黄胖病:贪食表现较轻,可有嗜食异物,大便镜检有较多的蛔虫卵或钩虫卵。
治疗方法:  
胃热炽盛证
证候:食欲旺盛,消谷善饥,身体反瘦,口渴欲饮,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胃泄热。
主方:清胃散
用法:
加减:常加牛膝栀子黄芩便秘,加大黄枳实;咽干、口燥,加沙参麦冬石斛
玄参
痰热内扰证
证候:消谷善饥,胸胁满闷,口干口苦,咯粘痰,恶心欲呕,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
主方:黄连温胆汤
用法:
加减:便秘、腹胀,加厚朴、大黄;咽干、口渴,去生,加沙参、麦冬、花粉
其他疗法:  
单方验方:
★ 黄连、栝楼根各250g,鲜地黄汁为丸如梧子大,每次以牛乳送服50丸,每日2次
山药天花粉各250g,略炒香,研细和匀,分30包,每次1包,开水调服。
★ 生萝卜,捣汁饮用,或用萝卜汁煮粥食之。
体针疗法:取脾俞、胃俞、足三里、中脘、天枢、丰隆等穴,用泻法。
西药可酌情选用抗抑郁药(如多虑平等)、苯二氮[ ]类剂(如阿普唑伦等)。
意疗法:可选用厌恶疗法等。
评   介:  
治愈:症状消失,食欲正常。
好转:症状减轻。
未愈:症状无变化。
相关文章
 一炁丹(《医学集成》卷二)
 痘面青
 藕羹(《圣惠》卷九十六。)
 
 钱学森论中医
 小青龙汤治疗面神经麻痹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