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数据库 > 正文
脂肪肝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一般描述:  
脂肪肝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的常见临床现象。绝大多数的脂肪肝是甘油
脂(TG)的堆积所致。多见于肥胖、大量饮酒及其它疾病患者。可分为弥漫型和局限型两
种。
中医称此病为肝癖,是肝失疏泄,脾失健运,痰浊淤积于肝。以胁胀或痛、右胁下肿块为主
要表现的积聚类疾病。
症状描述:  
轻型脂肪肝患者可无症状。但大多数病人有程度不同的肝区疼痛。少数病人可伴有轻度黄疸
严重情况下可有蜘蛛痣、乳房发育、月经过多闭经睾丸萎缩阳痿等。
体症描述:  
肝区压痛、反跳痛或可触及肿大的肝脏。
个别病人类似急腹症的体征。
脾脏肿大。
发病原因:  
如饮酒、缺乏营养(缺乏蛋白质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肥胖、糖尿病病人、应用皮质
激素、药物或毒物的损伤、妊娠后期等。
中医认为肝癖多因素体痰湿内盛,或嗜食肥甘,或肝失疏泄,脾失运化所致。肝脾不健,营
气不化而酿生湿浊,湿浊凝聚则形成痰,痰湿淤阻于肝则肝体肿胀,或进而致气血瘀滞,以
致瘀痰互结。
单纯本病一般预后良好,但常并发胸痹(心痛)、风眩、肥胖病等病。
诊断要点:  
多发生于体型肥胖的中老年人。起病多缓慢。
肝区疼痛,胁胀,疲乏,腹胀不适,体胖,苔腻,脉滑。
肝脏肿大、充实,表面光滑,无明显触痛。
实验室检查: 
形象学检查:★ B超可见后方衰减波,肝脏边缘变钝,严重时肝内血管纹理走向不清。★
CT检查示肝实质密度普遍或局灶性降低,甚至低于肝内血管密度,从而反差清楚。★
核素检查使用于局灶性脂肪肝与占位性病变的鉴别有困难时。
化验检查:★ 血浆蛋白:血浆蛋白总量下降或白、球蛋白比值倒置。★ 胆红素:血清总
胆红素超过20mmol/L,少数病人有直接胆红素增高和尿胆红素阳性。★ 染料排泄
试验。★ 血脂化验:甘油三酯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正常。
肝穿刺组织学检查:在光学显微镜下,肝细胞内、外脂肪浸润。严重者伴有局部炎症和坏死
疾病辨析:  
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中医鉴别:★ 肝热病、肝著(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一般有急性发病史,
体形多不胖,肝功能或转氨酶异常,B型超声波等检查可资鉴别。★ 肝痨(肝结核):有
痨病史及潮热、盗汗等症。★ 肝瘤、肝癌:B型超声波及CT等检查,为局限性占位性病
变,而非弥漫性肝肿大。
治疗方法:  
痰湿内阻证
证候:右胁胀痛,胁下痞块,腹胀不适,恶心欲吐,厌食油腻,体胖倦怠,舌苔腻,脉滑。
治法:化痰祛湿。
主方:平陈汤
用法:
加减:常加莱菔子、草决明泽泻等;胁胀胁痛,加枳实郁金延胡索;恶心欲呕,加藿
香、砂仁、生
湿热蕴结
证候:右胁胀痛或胀满不舒,口苦咽干,形体肥胖,肢体重着,脘闷纳呆,腹部胀满。舌质
红,苔薄黄稍腻,脉滑数。
肝郁脾虚证
证候:右胁胀痛,胁下痞块,胸闷腹胀,食欲减退,大便不实或溏,精神不振,舌苔薄白,
脉弦细。
治法:疏肝理气健脾。
主方:柴芍六君子汤
用法:
加减:常加山楂神曲木香等;便溏,加薏苡仁、苍术;胁痛,加郁金、川楝子
肝瘀痰阻证
证候:右胁刺痛,右胁下肿块,推之不移,局部压痛,体胖腹胀,舌紫或有斑点,脉弦涩。
治法:化瘀祛痰、软坚散结。
主方:化瘀汤
用法:
加减:刺痛,加乳香没药、延胡索;体胖、苔腻,加苍术、前仁、藿香
肝盛亏虚
证候:胁肋隐痛,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胸闷善太息,视物不清。舌质淡,苔少或薄白,脉
沉细。
评   介:  
治愈:症状消失,肝脏不大,血脂正常。
好转:症状减轻,肝脏及血脂有所改善。
未愈:症状未减轻,肝脏及血脂无改善。
相关文章
 方剂歌诀 理血剂 上课笔记
 中医是否有鉴别水好坏的方法?
 蓝实丸(《圣惠》卷三十三。)
 乌梅丸(《鸡峰》卷二十)
 天气太热,孩子不吃东西
 转:南少林的金刚铁板桥_专门强化腰背功能的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