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描述:
|
胆疸是因胆石、蛔虫、肿瘤、手术等阻压或损伤胆道,使胆汁排泄受阻,不能泄入肠道而淤 |
积入血,溢于肌肤。以右胁下疼痛、黄疸为主要表现的疸病类疾病。 | |
发病原因:
|
由于胆瘅、胰瘅等,湿热邪毒蕴积,胆汁疏泄受阻,或因胆石、蛔虫、胰癌、胆癌、手术等 |
阻压或损伤胆道,使胆汁排泄障碍,不能泄入肠道而淤积,逆入于血,溢于肌肤,故见胁痛 | |
、黄疸,形成胆疸。若梗阻消除,胆汁得以疏泄,则病情可得缓解。 | |
诊断要点:
|
可有胆石、蛔厥、胆瘅、脘腹部癌肿、胆道手术等病史,存在导致胆汁排泄受阻的证据。 |
皮肤呈暗黄、黄绿或绿褐色,皮肤瘙痒明显,尿如浓茶,大便呈浅灰色或如陶土,常伴有厌 | |
食油腻、腹泻、右胁下或上腹部疼痛等症。 | |
实验室检查:
|
血清中结合胆红素明显增高,凡登白试验呈直接反应。血清总胆固醇、碱性磷酸酶明显增高 |
,脂蛋白-X阳性。 | |
尿中胆红素强阳性,但尿胆原减少或缺如。粪中尿胆原减少或缺如。 | |
疾病辨析:
|
肝热病、肝瘟、肝癌等:有肝实质损害与病候,肤色浅黄或金黄色,轻度瘙痒,尿色加深, |
大便色淡黄,血清中非结合和结合胆红素均中等增高,凡登白试验呈直接或双相加速反应, | |
肝功能异常,B型超声波等检查可资鉴别。 | |
血疸、蚕豆黄、胎黄等:有导致溶血的原因,或食新鲜蚕豆史,或见于婴儿。肤色如柠檬色 | |
,无瘙痒,尿如浆油,大便色正常,病重者常见皮肤苍白,血清中非结合胆红素明显增高, | |
凡登白试验呈间接反应。 | |
治疗方法:
|
湿重于热证 |
证候:身目俱黄,黄色较鲜明,头重身困,胸脘痞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或大便 | |
溏垢,小便短黄,舌苔厚腻微黄,脉弦滑或濡缓。 | |
治法:清热利湿。 | |
主方:四苓散 | |
用法: | |
加减:恶心呕吐,加法夏、白豆蔻、生姜;脘腹痞胀,加厚朴、藿香、苍术。 | |
热重于湿证 | |
证候: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腹部胀满,口干,口苦,恶心欲吐,小便短少黄赤 | |
,大便色白、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 |
治法:清热利湿。 | |
主方:龙胆泻肝汤 | |
用法: | |
加减:常加茵陈;便秘,加大黄、枳实。 | |
胆经郁热证 | |
证候:身目黄染,右胁疼痛,牵引肩背,口苦口渴,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短少,舌质红,苔 | |
黄腻,脉弦数。 | |
治法:清泄胆热。 | |
主方:清胆汤 | |
用法: | |
加减:常加茵陈、金钱草等;发热,加黄芩、栀子;胁痛甚,加延胡索、郁金、白芍;便秘 | |
,加大黄、枳实。 | |
热毒炽盛证 | |
证候:发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其色金黄鲜明,高热烦渴,胁痛腹满,神昏谵语,舌质红 | |
绛,苔黄而燥,脉弦滑数或细数。 | |
治法:清热解毒。 | |
主方:茵陈蒿汤合清瘟败毒饮 | |
用法: | |
加减:寒湿困脾证 | |
证候:身目俱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头重身困,恶心纳少,脘痞腹胀,大便溏垢,神疲 | |
畏寒,口淡不渴,舌质淡,苔腻,脉濡缓或沉迟。 | |
治法:温中散寒、健脾渗湿。 | |
主方:茵陈术附汤 | |
用法: | |
加减:一般可加厚朴、茯苓、泽泻等。 | |
瘀滞肝络证 | |
证候:黄疸日久,胁下肿块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不移,肤色暗黄,舌质暗红或有斑点,脉 | |
弦细而涩。 | |
治法:化瘀疏肝。 | |
主方:膈下逐瘀汤 | |
用法: | |
加减:有结石,加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属于癌肿,加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石见穿。 | |
其他疗法:
|
针炙疗法:阳黄取胆俞、阳陵泉、内庭、太冲,用泻法。阴黄取至阴、脾俞、胆俞、中脘、 |
足三里、三阴交,用平补平泻加炙法。 | |
评 介:
|
治愈:症状消失,黄疸消退,实验室指标正常。 |
好转:症状减轻,黄疸减轻,实验室指标好转。 | |
未愈:症状未减轻,黄疸不退或加深,实验室指标无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