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数据库 > 正文
格林巴利综合症、多发性神经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一般描述:  
肢痿可能与感染热毒、接触毒物、饮食失节等有关,经气阻痹所致。以四肢末端对称性感觉
与运动障碍,肌肉萎缩,皮肤薄嫩而干燥,出汗异常等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痿病类疾病。
发病原因:  
可能与热邪毒,或食吸毒物、接触毒物,或饮食失节、营养缺乏等有关,邪毒内犯脏腑,传
舍经络,阻痹经脉,壅遏气血,耗伤气阴,筋脉肌肤失其濡养,萎弱弛缓不用所致。
本病预后较好,但少数病变可致肺衰、心衰。
诊断要点: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男性略多。可有感染温毒、食吸毒物或接触毒物、饮
食失调、营养缺乏之类病史。
因病因不同,起病和病程有急性、慢性、复发性之别。病变由远端开始并向近端扩展,缓解
时自近端向远好转。
双侧对称性受累发病。感觉障碍初起时常有烧灼感、四肢麻木、蚁行感等感觉异常,或触痛
及肌肉压痛等感觉过敏,进而有痛沉、触沉、震动觉减退或消失,呈手套-袜状分布。运动
障碍表现为肌肉松弛软弱,萎弱无力,不同程度的瘫痪,远端重于近端,可出现手足下垂,
拖拉步态。皮肤发冷、光滑、变嫩或干燥起裂,指趾甲松脆,出汗过多或无汗。
四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可有面瘫、吞咽及发音困难。
实验室检查: 
电生理检查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肌电图神经-肌肉单位减少,多相性电位增多。部分患者
脑脊液检查见蛋白质增加而细胞数不增加的分离现象(蛋白-细胞分离)。
疾病辨析:  
痿躄:虽亦可见四肢感觉与活动障碍,肌肉萎缩,但常以下肢为主,并无皮肤嫩燥、汗出异
常等表现。
治疗方法:  
肺燥津亏证
证候:病起发热,或热后突然出现四肢末端对称性感觉和活动障碍,皮肤干燥,心烦口渴,
咳呛少痰,咽干不利,小便黄少,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脉细数。
治法:清肺润燥。
主方:沙参麦冬
用法:
加减:桑叶桑枝;加银花芦根
湿热阻络证
证候:四肢末端对称性感觉和运动障碍,身体困重,发热,胸痞脘闷,小便短赤涩痛,舌苔
黄腻,脉细数。
治法:清热化湿通络。
主方:加味二妙散
用法:
加减:可加薏苡仁、威灵仙、桑枝、蚕砂等。
瘀血阻络证
证候:四肢感觉、运动异常,刺痛固定、拒按,皮肤干燥,舌质紫暗或有斑点,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舒筋通络。
主方:补阳还五汤
用法:
加减:可加牛膝鸡血藤、木瓜
有肾亏虚证
证候:四肢痿软,肌肉萎缩,感觉、运动异常,腰脊酸软,头晕耳鸣遗精遗尿,妇女月
经不调,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强艋壮骨。
主方:虎潜丸
用法:
加减:可加怀牛膝、黄芪杜仲续断
其他疗法:  
急性期防止心衰、肺衰的发生。恢复期加强营养,同时加强功能锻炼。
针炙疗法:
★ 体针疗法:选用夹脊穴及环跳、承扶、昆仑透太溪、阳池等穴。
★ 耳针疗法:选肝、脾、肾、肺、内分泌等穴。
理疗:可对四肢进行温热疗法,可采用超短波、脉冲电刺激等。
西药可选用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亦可选用维生素等神经营养药,如维生素C、维生素B
1、维生素B12、ATP等。必要时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单方验方及中成药:
★ 制马钱子0.3g,研末,每日3次,10日为1疗程,间隔3-4日再服,一般不超
过3个疗程。
★ 健步虎潜丸6g,每日2次。
★ 截瘫丸4片每日3次。
河车大造丸1丸,每日3次。
评   介:  
治愈:症状、体征消失,肢体感觉与活动,正常生活能自理。
好转:症状、体征减轻,肢体感觉与活动好转。
未愈:症状、体征、肢体感觉与活动无改善。
相关文章
 妇人
 第五节 乳房肿瘤
 菟丝子
 锻炼,会发生什么?(转医盲文章)
 小女不思饮食
 宿食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