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描述:
|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增多,超过骨髓代偿功能而发生的贫血。按临床发 |
病急缓分为急性溶血和慢性溶血两类。 | |
症状描述:
|
急性溶血表现:常见发热、寒战、恶心、呕吐、头痛、腹痛、腰背及四肢疼痛。黄疸较重, |
尿色深红,贫血加重迅速,重者可发生休克或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 | |
慢性溶血表现:长期苍黄,黄疸,肝脾肿大,身体衰弱。可有急性溶血突然发生骨髓功能衰 | |
竭。 | |
实验室检查:
|
红细胞增多的表现: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乳酸脱氢酶活性增高;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高 |
,结合珠蛋白减少或消失;尿血红蛋白呈阳性,尿胆元增加,红细胞寿命缩短。 | |
红细胞代偿增加的表现: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增高。外周血出现幼稚红细胞及嗜多色性点彩红 | |
细胞;骨髓幼红细胞显著增生。 | |
疾病辨析:
|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
黄疸型肝炎。 | |
溶血尿毒综合征。 | |
治疗方法:
|
湿热蕴结 |
证候:身目俱黄,唇甲苍白,小便黄赤,脘腹胀满,肝脾肿大,食少纳呆,或见发热烦渴, | |
大便干结或溏泻,舌红,苔黄腻,脉数。 | |
治法:清利湿热,补养气血。 | |
主方:茵陈五苓散加减。 | |
用法: | |
加减:伴发热加生石膏、知母;黄疸重者加金钱草、炒山栀;肝脾明显肿大加莪术、丹参。 | |
肝肾阴虚 | |
证候:面色苍白,两颧嫩红,低热盗汗,肌肤不泽,手足心热,口干,肝脾肿大,大便干结 | |
,尿黄或赤,舌红少苔,脉细数。 | |
治法:滋补肝肾,益气养血。 | |
主方:六味地黄丸加减。 | |
用法: | |
加减:低热不退加青蒿、地骨皮;肝脾肿大加鳖甲、柴胡;便秘加玄参、花粉。 | |
脾肾阳虚 | |
证候:面色[白光]白,唇甲色淡,畏寒肢冷,腹部冷痛,肝脾肿大,大便溏薄,小便清长 | |
,食少缲,体倦乏力,舌淡苔白,脉沉细。 | |
治法:温补脾肾,益气养血。 | |
主方:十四味建中汤加减。 | |
用法: | |
加减:便溏加炮姜、赤石脂;畏寒肢冷加炙附子、肉桂。 | |
气血两虚 | |
证候:面色萎黄,口唇色淡,头晕心悸,气短乏力,自汗,肝脾肿大,或见目黄,尿黄,舌 | |
质淡,苔白,脉细无力。 | |
治法:益气养血,补益心脾。 | |
主方:八珍汤加减。 | |
用法: | |
加减:兼有黄疸加茵陈、竹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