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数据库 > 正文
嗜睡症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一般描述:  
嗜睡症被定义为白昼睡眠过度及睡眠发作,并非由于睡眠量的不足。通常与精神障碍有关。
症状描述:  
白天睡眠过多或睡眠发作,无法以睡眠时间不足来解释。每日出现睡眠紊乱,超过一月,或
反复的短暂发作,引起明显的苦恼或影响了社会或职业功能。缺乏发作性睡病的附加症状或
睡眠呼吸暂停的临床证据。没有可表现出日间嗜睡症状的任何神经及内科情况。
诊断要点:  
白天睡眠过多,持续一个月以上。不存在下述情况:睡眠时间不足。从呼醒到完全清醒的时
间延长,或睡眠中呼吸暂停。发作性睡病的附加症状(如猝倒症、睡眠瘫痪、入睡前幻觉、
醒前幻觉等)。脑器质性疾病或躯体疾病所引起的嗜睡。以睡眠障碍为症状之一的其他精神
障碍。
疾病辨析:  
发作性睡病。睡眠呼吸暂停相关的嗜睡症及其它器质性嗜睡症。
治疗方法:  
痰湿内困
证候:嗜睡而伴见身体重者乏力,头目昏沉,胸闷纳呆,痰多泛恶,舌苔白腻,脉濡缓或细
滑。
治法:健脾助运化痰湿。
主方:二陈汤合平胃散加味。
用法:
加减:湿而偏热者加黄连3g,竹茹9g;兼有食滞腹痛者加焦三仙9g,枳壳12g;小
便赤涩者加泽泻12g,滑石15g。
心气不足
证候:嗜睡多梦,精神萎靡,心悸短气,健忘易惊,恶寒恶劳,动则易汗,面色少华,舌淡
苔薄,脉沉细无力。
治法:易心气,温心阳。
主方:养心汤加味。
用法:
加减:自汗,怕冷,肢厥者加附子6g,桂枝6g,防风9g;多梦者加生龙骨30g,生
牡蛎30g。
脾气不足
证候:进食后困倦多寐,神倦纳差,肢怠乏力,腹胀便溏,舌胖嫩,苔薄白,脉无力。
治法:益气健脾助运。
主方:六君子汤加味。
用法:
加减:
肾阳虚
证候:昏昏欲睡,神疲食少,懒言易汗,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大便溏薄,或五更泄泻,小
便不利或夜尿频数,舌淡苔白,脉沉细微。
治法:温补脾肾。
主方:肾气丸加味。
用法:
加减:大便干者加苁蓉9g,当归15g;中气下陷者加黄芪15g,升麻6g,柴胡3
g;自汗甚者加防风9g,小麦30g,五味子9g;五更泄泻者加四神丸15g。
瘀血阻滞
证候:头昏头痛,神倦嗜睡,病久健忘,舌质紫黯或有淤斑,脉涩。
治法:活血通络祛瘀。
主方:通窍活血汤加减。
用法:
加减:兼有气滞者加青皮9g,陈皮9g,枳壳12g;兼有热象者加黄芩9g,焦山栀9
g;兼有阴虚者加生地15g,丹皮9g;兼有气虚者加黄芪12g,党参12g;兼有阳
虚者肉桂6g,炮附子6g;兼有痰浊者加制半夏9g,陈皮6g,白芥子9g。
肝胆湿热
证候:神思不爽,昏闷如醉,多睡少起,头目眩晕,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胸胁胀满,舌苔
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理肝胆湿热。
主方:龙胆泻肝汤加味。
用法:
加减:小便短赤加通草9g,滑石15g,竹叶9g;热盛并发黄疸茵陈30g,大黄9
g,黄柏12g;胸膈胀满加瓜蒌仁9g,柴胡12g,莱菔子12g;饮食不振加苍术9
g,厚朴9g,藿香9g,砂仁6g。
相关文章
 慢性鼻炎
 月事
 干姜丸(《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年轻民间中医人须走“快慢”结合的成长发展
 舌诀
 感恩黄煌系列篇之一理论篇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