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国方剂数据库 > 正文
平胃散加半夏曲(炒)、藿香、白茯苓、白术各等分(一方去白术,用赤茯苓)。
来源:《普济方》卷一一八。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别名
处方来源
《普济方》卷一一八。
药物组成
胃散半夏曲(炒)、藿香、白茯苓白术各等分(一方去白术,用赤茯苓)。
加减
功效
主治
寒湿所伤或脾虚停湿,身体重着,腰脚痠痛,面足浮肿,腹胀痞满,大便溏,小便涩,及湿疟,泄痢。大病后,及疟痢疮疥后,脾土虚弱,一身之间,惟面与双足浮肿,早起则面甚,晚来则足甚。湿热痞满不食。泄泻溺涩,脉缓者。坐卧卑湿,或冒雨露,或著湿衣而伤湿、发热恶寒、身重自汗,骨节疼痛,腰脚痹冷。伤食兼湿。
制备方法
用法用量
用水2盏,加生大枣,水煎服。
用药禁忌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各家论述
《医略六书》湿滞伤脾不能健运,而湿流关节,气闭不行,故腰脚肿重,泄泻溺涩焉,苍术燥湿强脾,厚朴散滞消肿,陈皮理气和中,藿香温中快胃,白术燥脾湿以健中,半夏理脾湿以醒胃,茯苓渗脾湿,甘草缓中州,生姜以温散寒湿也,使湿散脾强,则肿退泻除,而小便亦利矣。此除湿健中之剂,为湿滞伤脾肿泻之专方。
备注
相关文章
 神与气合
 卷之三\小儿科
 乳汁不下七十二
 (五)《灵枢·营气》篇
 硫黄丸(《普济方》卷三十六引《卫生家宝》
 痛风的学习和实践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