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国方剂数据库 > 正文
麻黄(去节)2两,甘草(炙)2两,附子1枚(炮,去皮,破8片)。
来源:《伤寒论》。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别名
处方来源
伤寒论》。
药物组成
麻黄(去节)2两,甘草(炙)2两,附子1枚(炮,去皮,破8片)。
加减
功效
温经解表。
主治
素体阳虚,感受风寒,恶寒,不发热,或有微热,苔白,脉沉;肾阳不足,风湿外侵,通身浮肿。
制备方法
用法用量
上以水7升,先煮麻黄1-2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升,去滓,每日3次。
用药禁忌
临床应用
伤寒少阴病:余尝治上海电报局高君之公子,年五龄,身无热,亦不恶寒,二便如常,强呼之醒,与之食,食已,又呼呼睡去。按其脉,微细无力。余曰:此仲景先圣所谓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顾余知治之之方,尚不敢必治之之验,请另乞诊于高明。高君自明西医理,能注强心针,顾又知强心针仅能取效于一时,非根本之图,强请立方。余不获已,书:熟附片八分,净麻黄一钱,炙甘草一钱,与之,又恐其食而不化,略加六神曲、炒麦芽等消食健脾之品。次日复诊,脉略起,睡时略减。当与原方加减。
药理作用
各家论述
1.《沈注金匮要略》:麻黄附子汤中以附子固护表里之阳,且助麻黄、甘草通阳散邪。俾邪出而真阳不出,即开鬼门之变法也。……麻黄、附子一散一补,固本通阳,则病去而不伤阳气。
2.《准绳·伤寒》:麻黄、甘草之甘以散表寒,附子之辛以温寒气。
3.《金鉴》:此少阴脉而表反热,便于表剂中加附子以预固其阳,是表热阳衰也。夫发热无汗太阳之表,脉沉但欲寐少阴之里,设用麻黄开腠理,细辛散浮热,而无附子以固元阳,则太阳之微阳外亡。惟附子与麻黄并用,则寒邪散而阳不亡,此里病及表,脉沉而当发汗者,与病在表脉浮而发汗者迳庭也。若表微热则受寒亦轻,故以甘草易细辛,而微发其汗,甘以缓之与辛以散之者,又少间矣。
4.《古方选注》:以熟附固肾,不使麻黄深入肾经劫液为汗,更妙在甘草缓麻黄,于中焦取水谷之津为汗,则内不伤阴,邪从表散,必无过汗亡阳之虑矣。
备注
麻黄甘草附子汤(《医统》卷十四)、附子麻黄汤(《赤水玄珠》卷五)。
相关文章
 头汗
 通气饮(《痘科金镜赋集解》卷六。)
 该怎么预防乙肝引发肝癌
 桂心汤(《圣济总录》卷八十三。)
 心动过缓
 调营丸(《医略六书》卷二十三。)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