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3岁,6月初开始患口腔炎、发热等症,医院排除“手足口病感染”后,予以抗生素静滴,获愈,然口腔炎时常复发。11日开始体温39.5℃,高烧不退,表现情绪激动、夜深3点必哭闹,有汗味酸、粘腻,静注输水即时获愈,可是6个小时后,体温又复升39℃以上,再静注输水(验血,不断更换药物)、退热栓...如此反复至20日。父母无法忍受孩子输太多水,另求诊于本地某中医,断为肝火旺盛,予以柴胡注射,另投:“桑叶5g 银花5g 连翘4g 桔梗6g 黄芩4g 麦冬4g 芦根5g 甘草3g 杷叶4g 大青叶3g ”服后得眠,但高烧依旧反复,再进二剂,高烧愈烈。22日复求助于西医,继续验血、吊水,日吊两次,早上体温得到控制,下午静注尚未完成,体温猛升至40℃,连用两枚退热栓,体温又得以控制。折腾了半个月治疗无效果,父母欲哭无泪,不知所措,于23日经人间接介绍于笔者诊治。 分析:患儿没有恶风、恶寒、流涕表证,即知邪已入里,由于是电话诊治,诊断上有一定局限性,故以五运六气依气候分析为主要依据。 时值三气太阴湿土主事,客运阳明燥金太过,然主气少阳相火,客气少阴君火司天来临,二火交加,湿气蒸发,湿热之重可想而知,阳明燥金必然遭克而郁,故此时段易出现湿热困脾,大便不畅,或咳喘等症状;如果火挟湿反侮水,会小便赤痛或心痛目赤等。此例主要症状是反复高烧,汗味酸并粘腻,明显是太阴湿土挟君相二火为患,湿热困蒸脾胃,阳明燥金遭郁,热积大肠故也,加上患儿乙酉年出生,亦是阳明燥金不及,即湿热病也,试投苍术白虎汤加减: 方药:石膏15g 麦芽10g 葛根10g 花粉10g 夏枯草10g 滑石9g 黄芩8g 女贞子15g 青蒿8g 神曲10g 白薇10g 苍术8g 此方主要是温脾除湿,又清热并佐生津救阴。 另,外洗药:鬼箭、薄荷、苏叶适量,黄泥一块,煎水外洗引湿邪。 结果服一剂腹痛,马上大便排出极多米糊状黄色污物、腥臭,日排三次,当天体温降至37.5℃保持不变,次日再进两剂,依旧腹痛排出污物,体温37℃不变,神爽。26日转四君子汤加滋阴品善后。 乔元写于医林易海2008.0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