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
王洪图教授
274页,也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养生原则的临床应用的第二个问题。这就是指导临床,审时施治,根据春夏秋冬,阴阳升降,时间的特点来治疗。教材对中国问题是从三方面来讲。
也就是根据四时阴阳升降,来选用相应的阴阳升降的药物。顺四时来选用不同的药物。同时引证了《本草纲目。四时用药例》。当然,李时珍说得清楚,这只不过是四时用药的一种举例而已。并不是完全的。李时珍的《四时用药例》叙述了薄荷、荆芥之类辛温,可以顺春升之气,香薷、生姜之类辛热,顺夏浮之气,人参、苍术、白术、黄柏之类,甘苦辛温,顺长夏化成之气,芍药、乌梅之类酸温,顺秋降之气,黄芩、知母之类苦寒,顺冬沉之气。而且提到李时珍讲,“所谓顺时气而养天和也”。顺时气而养天和,顺从自然界之气,来保养天真之气。这是举例。我们临床用药根据具体情况,也应当,甚至于说是必须注意到这些问题。
就是结合时间,参考时令来调整阴阳。这里边教材又提到,从两个方面来谈。
你要从药物的寒热温凉来说,那正好是相反的。都是这句话,我们长期学中医了,理解这个意思,可以想到是根据具体情况。确实应该这么用。如果有些人他没有真的学过中医,他听你这么说,他会反你他说你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他不了解嘛,可不是。
这是第二个参时调阴阳的问题。
这跟第二个有相似之处。比如说有些病人,举例来说,这是举的冬病的一些咳喘、痰饮。其实是由于阳气不足,不能化水饮。到冬天,一遇寒冷之气,自然界阴气一盛,他的寒气就更盛,阳气更不足了。所以这个情况,到冬天当然也应该治,但是因为这些痰喘这类病,往往是经年不愈的病。所以。遇到机会的时候,在夏天就应该予以治疗。因为夏天在温补阳气的时候,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所谓的冬病夏治。当然也有夏病冬治。也就是那些阴虚阳盛之人,每到夏天,都可以犯病,除了他犯病的时候找到医生给他治,应该注意,在他没病的时候,甚至于在冬季就要开始给他注意。培养阴精。从治疗,从养生培养病人的阴气。阴精之气足了,到夏天阳热的时候,就可以耐受了。不至于耐冬不耐夏,出现这类的情况。所以冬病夏治,夏病冬治。也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临床应用的一个方面。
这一篇我们就讲完了。下面我们讲养生的第三节,也是最后一节。教材274页,《灵枢。天年》篇。篇名的解释,“天”就是先天,就是自然。先天的,自然的。年,就是年寿,寿命。多大年龄,多长寿命。先天,或者说天赋予的,自然所赋予的,所以叫天赋。因此天年这一篇,从篇名上看是这样,从它内容上也是讨论这个问题。就是天赋予的年寿。或者是人应该先天所具备的寿命。我们常说,天赋的寿命也可以,换句话说,就是人们正常的寿命。笼统来说,从物种角度考虑,人的正常寿命是什么?至于个体而言,每个人的寿命他也有一个天赋。这人该活多长寿命。生下来就有一个天赋了。当然,后天的注意保养,注意调摄,那是保护他的天赋,保证他的天赋。那又是一个重要方面。但是毕竟生下来有一个天赋在内。
因为本篇从内容上讲,主要是研究人的产生,胚胎的形成。新生命的出世, 一直到生命的历程不同的阶段。有从少到壮、到老、到死,这样一个不同的历程。同时呢,人和人又有不同,天赋又有区别。所以这篇讲的天赋,既是有整体的人群,所谓物种的天赋,又有个体的,什么样的人寿命可以长一些,什么样的人,天赋的寿命就短,讲的这样一个问题。所以篇名叫做“天年”。
第一段是论生命源于先天。就是生命怎么来的?源于先天。这个先天,当然是指的父母之精,阴阳之精。
黄帝问于歧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
歧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黄帝曰:何者为神?
歧伯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讨论的是人之始生的问题,人的生命形成的问题。
“黄帝问于歧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以什么为基础?一般的说是阴为基,阳为用。在讲《阴阳应相大论》的时候,提过这种观点。他是问何气筑为基?
“何立而为楯?”用什么去使他具有卫外的功能,或者说,用什么来保卫他?楯,教材有注音,【shun3】,捍卫,栅栏的意思。栅栏本身就是捍卫的意思。原意是栅栏的意思。教材有注释,《说文》是“阑栅也”,也就是栏杆,引申为遮蔽和捍卫之意。就是说,捍卫是阳气的作用,卫外而为固也。就是说人的生命开始的时候,用什么为基础,用什么作为阳气护卫着这个生命?具有一个实体,属于阴的。又必须得有一个属于阳的东西来护卫它,结合起来。这是中医的《内经》的,对于万事万物的一个基本观点。必须有阴阳才有万事万物。没有阴阳,就没有一切。“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什么事都离不开阴阳。所以这个“何气”和“何立”,是说的阴气和阳气。以什么为阴,以什么为阳,构筑了生命。
“何失而死?何得而生?”由于什么样的过失,由于什么样的失,什么失去了,过失或者丢失,都可以。由于什么过失,或者由于丢失了什么?人才死亡?何得而生?得到了什么?人才有生命。或者生命才能继续维持。这当然是医学所要讨论的。最基本的问题。
“歧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母为阴体,父为阳,母为阴,所以以母为基础,以阴精为基础,以父之阳精为捍卫,那么阴阳结合,才具备了生命的基础。
“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神失去了,就死亡。有神才有生命,这个神,既是精神活动的神,又是整体生命活动都是有神。所谓的生命活动的一种表现就叫做神。所以一看到这人,看他有神没神?看看眼神,看看面色,听他说的声音,甚至于看他行为举止,就看出来有神没神。因此这个神,是反映人体机体整个活动的一个现象。当然也包括人的精神意识。得神者生,失神者死。
“黄帝曰:何者为神?”,这又问了,什么是神啊?下面论述说的是神。当然,这个何者为神,教材有注释,说的是神机,说的是生命的根本。“何者为神?”有注释,神,是神机,是指生命力。何者为神?问神何以形成?因为这个神的含义很广。在这里就是指的神机。《五常政大论》一篇讲了,“根与中者,命曰神机”。就叫做神机。“根于外这,命曰气立”,神机就是说生命之机。这是指的可动的。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界。它的生命存在,那个关键的东西叫做神机。而那个植物类它的生命的存在,那个关键的,把它叫做气立。神和气还是有不一样,神高于气。因此,这就是说,何者为神,讲的是神机。讲的是生命之本的问题。
“歧伯曰:血气已和”,下边这就是神,何者为神啊?“血气已和”,调和了。血气通畅了,调和了。
“营卫已通”,血气调和,与营卫已通,其实意思是相近的。营卫也属于气血之类。已经通畅了。它们运行有它们自己的规律。不但充盈,而且调畅,按照它的规律运行。同时,
“五藏已成,神气舍心”,这个神,相对来说,就是比较具体的神,研究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那个神。舍于心。
“魂魄毕具”,魂魄也招生简章全了,就是气血也充足了。形体也具备了,五脏就是形体,形体也具备了,神气也充足了,完全了。这个魂魄,前面有神,这有魂魄,其实五神都具备了。神魂魄意志,完全了。因为五脏成了,神魂魄意志就完全了嘛。因此这个魂魄,是代表神魂魄意志而言。毕具,就是完整了,完全具备了。
“乃成为人”,这样就是人了。也就是神全了,人就形成了。神要不全,这就不叫一个完整的人。这里头不是谈了生命源于先天父母之精血吗?阴阳之精气吗?阴阳之精气相结合,然后再神全了,也就是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魂魄毕具了。还有神气舍心,魂魄毕具。这样讲叫做形成为人了,也叫做有神了。不然的话,那时还不能叫做有神。在那之前,不能叫有神。
教材275页。人体胚胎生成的理论,按我们现在来讲,似乎是一个最浅近不过的问题,从医学上来讲。但是从《内经》时代来看,两千年以前,那种医学基础,那样的医学水平,恐怕这个观点,在世界上也还是很先进的。即使是到现在来看,它还很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这里头谈到,胎孕的这个理论,也就是父母之精的强弱,来看待胎孕这个问题,还有重要意义。说其意义有二:
对于胎儿的护养于胎教,是自古以来中医就有这类的学问。就叫胎教。从胚胎发育至分娩,这段过程,也就是胎儿发育的过程,其脏腑肢体相继成长,神气依次具备,这全靠母体气血的滋养,而母体情况如何,必然影响胎儿发育。就是这么一个问题。因此对于孕妇要适当的,很好的加以护理。同时,还有注意胎教的问题。护理问题这里谈到,孕妇的饮食起居,劳逸房事,情志感发,这些东西如果有所失调,这是一个问题,会影响孕妇的健康,当然就影响胎儿。或者外邪、跌仆,已经针药失当,都能伤胎。这就直接影响胎儿了。
再有胎教问题,就是胎儿在母腹中的时候,妇女应该保持的精神状态,应当所接受的外界的环境,不论饮食上,要营养丰富,要阴阳调和的食五味,五味调和的,在活动上,要适当的形体活动。也不能怀孕就一点不动。但是又不能很剧烈的活动。在精神情志上,要保持愉快,调畅,尤其是精神上的刺激,这个胎教问题就更大了。
《内经》关于胎教问题提到过,比如说《素问。奇病论》有这类问题,《素问。奇病论》讲,奇病,就是特殊的一些疾病,它说有一类病是妇女在怀孕的时候,胎儿在母腹中的时候,得的病,那不就是先天的病吗?比如说有一种它说是癫疾。有的人理解为,写成“巅疾”,我看也可以。巅是巅顶之疾,这是癫疾。两个字似乎都可行。但是解释成这个“巅”字的多。说“人生而癫疾者,何也?”《奇病论》说,小孩出生的时候就有癫疾,如果说是“癫”疾,那就是现在说的癫痫。生而癫疾者,何也?岐伯回答说,“其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令子发为癫疾。”。他妈妈。孕妇受大惊的时候,精气乱了,气上而不下。令子发为癫疾。所以妇女在怀孕的时候,应该保持精神情绪各方面的平静。应该规避一些不良的刺激。当然你说其母有所大惊,跟听一听非常舒畅的音乐,那感觉绝对是不一样。气血不同,对胎儿的影响就不同。当然现在也有人研究,说是胎儿在什么月份上,他已经有一些感觉了。有一些听觉这类的东西。所以胎教是值得研究的学问。对人类的健康是有意义的。
胎教这个词,其实我在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学医的时候,学医的时候还没注意,怎么学妇科,儿科的老师没太讲过。文化大革命中听到讲了,为什么呢?批判我们一个老教授,说他宣传胎运,说这是封资修,是迷信的。因为我们那个妇科老教授,他曾经写过文章,告诉妇女们注意,孕妇要注意胎教,结果文化大革命狠挨了一顿批。这一批,我们作为年轻老师,才知道,喔,还有这个学问呢!给提醒了一下。其实这个怎么会是迷信的呢?它靠着音乐,靠着活动,靠着什么去培养胎儿。怎么叫做迷信的呢?所以有些时候过分了。真理跨越一步,可就真是谬误。
这一段我们讲完了。下面看第二段,275页下边,这一段到276页还有一行,最上一行。275页下边那段是长寿的特征,这就是讲的个体,什么样的人,有什么特征?这样的个体的人长寿。
黄帝曰:人之寿夭各不同,或夭寿,或卒死,或病久,愿闻其道。
歧伯曰:五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
黄帝曰:人之寿百岁而死,何以致之?
歧伯曰:使道隧以长,基墙高以方,通调营卫,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满,百岁乃得终。
这是说具备这样的条件,人的体质好,禀赋充足,先天禀赋充足,一般具有长寿的条件。
“黄帝曰:人之寿夭各不同”,开始问,确实有的人长寿,有的短寿。
“或夭寿”,这个注家们认为可能丢个字,就“或夭或寿”。或者长寿,或者夭折,早死。
“或卒死”,有的卒死之人。当然卒死一般也短寿。可是见到一些。近年来,信息通道好了,所以经常看到一些报导,说谁谁谁身体挺健壮的,甚至于是运动员,挺有名气的人,突然死在运动场上了。这种报导还是有,现在信息好了,没有名气的人他也不报导,所以我看到,听到有名气的人,从报导资料信息上看到的,卒死。其实卒死也有先天因素。除了后天自己调养,当时没注意卒死之外,也有先天因素在内。
“或病久”,有的人倒不见得短寿了,但病恹恹的,拖了很多年,病久而不愈,这样一些情况,那个卒死没有什么病,他就死掉了。没注意,甚至于是原来没发现。
“愿闻其道”,这是什么原因呢?怎么有这样一些情况呢?
岐伯下边就是回答的生理机能健全与否的问题。生理机能健全,寿命就久,这是先从机能上谈的。当然也有形体问题。
“歧伯曰:五藏坚固”,坚固,可也就是包括功能在内了,坚固是什么?是五脏发育良好,阴阳协调,心阴心阳,肝阴肝阳,肾阴肾阳等等。五藏坚固,这坚固本身就行业功能良好的意思。阴阳协调的意思。不单是指它的形态。或者说更主要的不是说的形态。主要的还是说的功能状态。发育良好,阴阳协调,功能充足。所谓生理机能健全。
“血脉和调”,通畅而不滞塞,当然也不虚,充足、调畅而不滞塞。
“肌肉解利”,解利,就是滑润,流利。肌肉也滑润流利。不是说动不动就抻了,动不动就伤了。他肌肉很滑利,经得起运动。
“皮肤致密”,这是形态上的致密,而不受外邪。形体致密就不容易受外邪侵袭。
“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昼行于阳,夜行与阴,行于阳二十五周,行于阴二十五周,营行脉中,卫行脉外,所谓基本的循行路线,或者主体路线,保持它的正常的循行。
“呼吸微徐”,呼吸也通畅,呼吸很轻,又深。“微徐”是缓慢而深长,又没有呼吸的粗糙的声音叫做微。徐,是缓慢而深长。微,就是很平静,平静的呼吸。就不像有人呼吸很粗糙。不用听诊器,就这么听他“呼呼呼”响。而且很急促,那就不是微徐,就和微徐正好相反了,相反的东西。所以说气息调匀,不粗糙。这是呼吸微徐。
“气以度行”,这样的话,气血跟呼吸它就保持着协调,有一定的度数,因为人一吸一呼,脉行几寸,这在《内经》里头是有记记载的。一呼一吸,气血运行到几寸上,一呼一吸,气血运行多长的长度,所以气以度行。不能违反这个度。气血循行与呼吸的关系是有协调的。
“六腑化谷”,前面说了五脏坚固,这又谈到六腑,六腑的功能是什么呢?是运化水谷,传导化物,就是消化。消化系统的问题。化生水谷精微。六腑化谷是消化系统的问题。腐熟传导消化的饮食物。
“津液布扬”,化生水谷,才有津液产生,津液产生之后,还能够布散,布散到各处去,多余的还能排出去。所以叫津液布扬。
“各如其常”,上面所说的这些生理机能都是正常,各如其常。各自各的都是在正常的范围内。这个体格检查表列的是这样的。从五脏、六腑、气血、皮肤、呼吸,呼吸以及运行的度数相协调等等。乃至于消化系统,六腑功能问题。各如其常,这样的话,
“故能长久”,这样的人,从生理功能上考虑,他的寿命长久。第一段是从机能健全上考虑。是长寿的特征。
下面从形态上,发育形态是否良好上,发育良好的问题。
“黄帝曰:人之寿百岁而死,何以致之?”,有的人到了百岁才死,他为什么能够这样啊?换句话说,他不见得比一般的人生活条件,各方面要更好。确有如此,有这样的人,他这一辈子好像也没有太享过福,用我们一般人说的话,生活条件也不是很好,也没少操心受累啊,确有这样的人吧,活百十岁,九十多岁不少见。是为什么呢?
“歧伯曰:使道隧以长”,歧伯是从长相上看,从形态上看,这是天赋的,说,使道隧以长,隧是深隧。这个“使道”的解释,有两种,一个说是鼻子,鼻梁骨直而不塌陷。鼻梁骨直而长。但不是带钩。带钩的中国人不见得好。鼻子骨头长不出钩来。还有一个解释,是这个人中沟,就是唇这个沟,这叫使道。两种解释,两种解释都不太矛盾。从观象上来说,人的相貌上来说都是好现象。那鼻子塌了的执业药师,不是好现象。上嘴唇很短,牙齿翻着外露的,从长相上来说也不是太好。从天赋上来说。但是我们不能以貌取人。我们是说的天赋,禀赋。健康与否有这样一个看法。这是使道隧以长。
“基墙高以方”,基墙,也是说的面部,基,就是面部的骨骼,以骨骼为基。墙,是说面部的肉,肌肉。面部的骨骼是比较高,面部的肌肉也比较丰满。方,就是方大。所谓方面大耳,面部比较丰满。这也是一种好的现象。说是这个鼻子也塌了,牙齿外露出来,脸也很瘦,缩着了,这个样子长得不好。对寿命来说,我不是说人品不好,那是另外一回事。
“通调营卫”,通调营卫就气血充足。运行畅,运行通畅。而面部有红润,有光泽。通调营卫,引申下来是讲的,本来通调就通畅,营卫是说气血。也就是气血通畅而充足。从面部看来这么看到气血营卫充足呢?就是面部红润而有光泽。这也是看。
“三部三里起”,还是看面部,三部是上、中、下三部,吧那头面部分成上、中、下三部,起,就是高起而不塌陷,而不平塌。对啊,额头是额头,中间鼻子是鼻子,下颌是下颌,就没有缩回去的样子。哪个扁了都不好。所以说高起而不平塌。额头、鼻子、下颌都应该长得丰满。这是一个禀赋好的现象。
“骨高肉满”,还有骨高肉满,也是说的面部骨骼比较高,肌肉丰满。还是这意思。说这样的人,禀赋好,从健康程度来说,它可以长寿的基础。
“百岁乃得终”,所以说是百岁乃得终。
这就是从望人的面部,或者是了解人的情况,长寿特征。从生理机能健全以及发育是否良好。这两方面来考虑。是否能够长寿。这段是讲的长寿。
关于这个问题,从这样两个方面谈的,
下面再看第三段,277页。这一段是论人体生命各阶段,生命分成不同阶段,论人体生命各阶段及生理特点。各阶段及其生理特点。我先读一遍。
黄帝曰:其气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闻乎?
岐伯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完/4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