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
伤寒明理论教程:渴
来源:渴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伤寒渴者,何以明之?渴者里有热也。伤寒之邪,自医学全.在线执业护士网表传至里,则必有名证,随其邪浅深而见焉,虽曰一日在皮,二日在肤,三日在肌,四日在胸,五日在腹,六日入胃,其传经者,又有证形焉,太阳主气,而先受邪,当一二日发,头项痛而腰脊强者是矣。太阳传阳明,则二三日发,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也。阳明传少阳,则三四日发,胸胁痛耳聋,此三阳皆受病,为邪在表,而犹未作热,故不言渴。至四五日,少阳传太阴经,邪气渐入里,寒邪渐成热,当是时也。津液耗少,故腹满而嗌干,至五六日,太阴传少阴,是里热又渐深也。当此之时,则津液为热所搏,渐耗而干,故口燥舌干而渴,及至六七日,则少阴之邪,传于厥阴,厥阴之为病,消渴,为里热已极矣。所谓消渴者,饮水多而小便少者是矣!谓其热能消水也。所以伤寒病至六七日,而渴欲饮水,为欲愈之候,以其传经尽故也。是以厥阴病云,渴欲饮水,少少与之,愈者是也。邪气初传入里,热气散漫,未收敛成热,熏蒸焦膈,搏耗津液,遂成渴也。病患虽渴,欲得饮水,又不可多与之。若饮水过多,热少不能消,故复为停饮诸疾,经曰,凡得时气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饮水,饮不能多,勿多与也。何者?以腹中热尚少,不能消之,使更与人作病也。若大渴欲饮水,犹当依证与之,与之常令不足,勿极意也。言能饮一斗与五升,又曰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至于大渴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皆欲润其燥而生津液也。凡得病反能饮水,此为欲愈之病,其不晓病者,但闻病饮水自瘥,小渴者乃强与饮之,因成大祸,不可复救,然则悸、动也。支、结也。喘咳噎哕,干呕肿满,下利小便不利,数者皆是饮水过伤,而诊病之工,当须识此,勿令误也。

相关文章
 胰子汤(《医宗说约》卷六。)
 华佗急救法神方
 北沙参
 [原创]表里虚实寒热辨
 请专家们看看下面的文章对甲型H1N1猪流感的
 请问女性月经期可以敲胆经吗?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