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本草求真:[原创]表里虚实寒热辨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凡人之病,不外乎阴阳,而阴阳之分总不离乎表里虚实寒热六字尽之。夫里为阴,表为阳。虚为阴实为阳。寒为阴热为阳。良医之救人不过能办此阴阳而已。庸医之杀人不过错认此此阴阳而已。假如发热恶寒,鼻塞咳嗽头痛脉浮,舌无苦口不渴此病之在表者也。如或潮热恶热口燥舌黄,腹痛便涩脉沉,此病之在里者也。假如气短体弱,多汗惊悸手按心腹四肢畏冷。脉来无力。此病之本虚者也。若病中无汗,或狂躁不卧,腹胀拒按,脉实有力,此病之又实者也。假如唇舌俱白,口不渴,喜饮热汤,鼻流清涕,小便清,大便溏。手足冷,脉迟。此病之患寒者也。若舌赤目红,口渴喜冷烦躁,溺短便秘或唇燥舌干,此病之患热者也。凡此皆阴阳之分也。至于邪盛正衰,阴虚火亢等症。则又阴中之阳,养中之阴。其间毫厘千里,命在反掌。办此者安得而不慎。
  表治宜发散也。如初感风寒,发热头痛,但用苏梗一钱半 荆芥一钱半 防风一钱 川芎一钱 甘草五分 生二片 以散之。头痛巨加羌活六分 乳鼻塞或流清涕加半夏一钱半 茯苓 陈皮各一钱。如咳嗽则加桔梗七分 杏仁三钱 前胡一钱 之类。一则得汗而热即退。不必再服。但避风寒忌油腻。未得汗则再剂而止。若寒热往来欲作疟状,宜用柴胡八分 酒茶八分 赤芍一钱 制夏一钱半 甘草五分 大枣三枚 生姜三片 以和之。虚者加防党各二钱 此其症在表,切勿妄用枳壳神曲麦芽消导之药引邪入内。
  里治宜归经也。有虚实有寒热宜办其病在何脏腑,而之治法详脏腑门。惟喜怒忧思悲恐惊诏之七情。此里症之最难治者。但宽其心,而药始效。否则无益也。然症在于里大忌发散,散之则虚者汗脱。热者煽炽,医家动辄用表可惧哉。
  虚治宜补也,然有阴虚有阳虚,血虚者为阴宜补其血,轻者用生地四钱 归身一钱半 酒芍一钱五分 炙鳖甲二钱 橹豆皮三钱 海参三钱 北沙参三钱之类。重者庸熟地五钱 北枸杞三钱 北五味子七分 山萸肉二钱 菟丝子一钱 以填之。气虚者为阳虚宜补其气。轻者用党参三钱 土炒白术二钱 山药二钱 茯苓一钱半 炙草六分 红枣六枚 生姜一片之类。重者用人参一钱 黄芪一钱半 以振之。气欲脱则并加附子二钱 干姜二钱 以回阳。若气血兼虚则阴阳并补八珍汤、十全大补汤。皆圣药也。
-----------实治宜泻泄。心有火邪,肺有风寒,脾有食积虫痞湿热,肝有郁怒之气,胆胃包络膀胱大小肠各能受邪,皆为实症。治法详各脏腑门。然治实以速为功。若延迟日久,病未去而元气虚。则难以消导矣。
  寒治宜温也。寒在表则恶风寒,宜苏叶一钱 藿梗二钱 荆芥一钱 防风一钱 前胡一钱半 杏仁三钱 生姜三片 之属,以救其邪。甚则桂枝五分 麻黄五分 细辛六分。寒在里,则喜热汤,宜制半夏二钱 藿香一钱半 焦术一钱半 制厚朴一钱 吴茱萸八分 焦谷芽三钱 煨姜二片 砂仁二粒 之属。以暖其中。甚则附子六分 肉桂六分 干姜六分。风寒症唇舌必白,脉迟便利腹或冷痛,一投寒凉入口立脱慎之。
  热治宜凉也。然热症有实火有虚火。实火之症或因外感或因内郁所致。宜分脏腑治之。火之微者黑山栀一钱半 石斛三钱 地骨皮二钱 青蒿一钱半 丹皮一钱 连翘一钱半 麦冬二钱 天花粉一钱半 银花三钱 竹叶五片 灯心一握之属。甚者加黄连七分 黄芩一钱半 或用石膏四钱 知母一钱半。极甚则用大黄一钱半 龙胆草七分等。虚火之症或阳虚外热口不渴,唇不红,脉不数,宜四君子汤,以补其阳。或阴虚内热,舌成绛,头或痛,目或干,过午便热。宜四物汤六味地黄丸以补其阴。
  内伤外感杂治说
前言表里虚实寒热六字。病已尽在其中矣。而表里之中又有内伤外感之治等。内伤者里症也。而有气血痰郁四字之分。外感者表症也。而有风寒暑湿燥火六字之别。再详其治法。医无余蕴矣。
  内伤一曰气。气虚者宜四君子汤。若气实而滞者宜香苏散、平胃散。二曰血。血虚者宜四物汤;若血实而凝者宜手拈散。三曰痰。痰轻者宜二陈汤、六君子汤。若顽痰胶固,变生怪症或停饮膈间,宜滚痰丸、小半夏加茯苓汤之类。四曰郁。凡喜怒忧思悲恐惊皆能致郁。郁小者宜越鞠丸逍遥散。若五郁互结腹鼓胀满二便不通,宜神佑散。承气汤之类。此内伤之治也。
  a。四君子汤(治气虚不足之症):结古参三钱 土炒白术二钱 茯苓二钱 炙草五分 加生姜二片 大枣三枚 清水煎。古方用人参。如无力以西党参代之。
  b。香苏散(治气实而滞者或治时邪感冒头痛发热等):苏叶一钱半 陈皮一钱二分 香附一钱二分 荆芥一钱 秦艽一钱 防风一钱 蔓荆子一钱 川芎五分 甘草七分 加生姜三片 清水煎服。
  c。平胃散(治气实而滞者或治脾胃不和胀满呕吐霍乱等症):藿香一钱半 厚朴一钱半 苍术八分 陈皮一钱 清水煎服。
  d。四物汤(治血虚肝肾不足之症):大熟地四钱 归身二钱 白芍二钱 川芎一钱 清水煎服。
  e。手拈散(治血实而凝者或心腹作痛之症):醋炒元胡索一钱 灵脂一钱 草果一钱 没药一钱 右为末每服三钱,热酒调下。
  f。二陈汤(治痰之轻者。即治肺胃寒痰):制半夏一钱半 陈皮一钱半 茯苓一钱半 炙草五分 加生姜一片 枣二枚 清水煎服。
  g。滚痰丸(治顽痰胶固变生怪病):大黄四两 炒黄芩四两 礞石三钱 沉香三钱 辰砂二钱 以水为丸辰砂为衣,每服一二钱开水送下。
  h。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痰停饮膈间加苍术更效):姜炒半夏一钱 白茯苓一钱 炙草一钱 生姜三片 清水煎服。
  i。越鞠丸(治郁膈痞满):香附一钱 山楂一钱 神曲一钱 麦芽一钱 川芎一钱 苍术一钱 栀子一钱 右为末水调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开水送下。
  j。逍遥散(治肝经血虚木郁之症):柴胡一钱 茯苓一钱 白术一钱 当归一钱 白芍一钱 丹皮一钱 黑山栀一钱 薄荷五分 清水煎服。
  k。神佑散(治郁结腹胀肿满二便不通并治沉积变病。气血壅滞,湿热风痰之症):黑丑二两 大黄一两 芫花五钱 大戟五钱 甘遂五钱 轻粉一钱 右为末用皂角去子煎浓汤糊丸。每服必泻,勿可轻用。
  l。大承气汤(治郁结腹胀肿满二便不通并治邪热闭结或食积坚硬宜下之):大黄三钱 枳实一钱半 厚朴一钱 芒硝三钱。
小承气汤(治症稍缓):即前大承气汤去芒硝。
-----------外感一曰风。真中风是也。治表治中之偶感风寒也。风有中腑中藏中血脉之殊。中腑者与伤寒同。太阳症用加味香苏散。阳明者用葛根汤。少阳者用小柴胡汤。中藏者眩仆昏冒,痰声如锯。内有热风寒风二种。热闭则先用搐鼻散,次用以牛黄丸灌之。便结胀用三化汤。冷脱则汗珠头摇以附子理中汤急救之。或用三生饮。中血脉者口眼喎斜半身不遂,用大秦艽汤加竹沥 姜汁 钩藤 。二曰寒。伤寒是也。寒在表则与风之中腑治同。寒入里用附子理中汤。法详伤寒论。三曰暑。暑轻者,但烦渴用益元散足矣。暑重者汗喘昏闷用消暑丸灌之。寒包暑者头痛恶寒而烦渴。用四味香薷饮加荆芥 秦艽。若暑天受湿而霍乱。用藿香正气散主之。更有干霍乱症吐泻不得者。俗名绞肠痧。粥饮入口即败危症也。用陈香圆煎汤救之。四曰湿。或受潮热或食冷。面黄身重。用平胃散治之。若黄疸则目溺色黄,用茵陈大黄汤。茵陈五苓散。茵陈姜附汤。若发肿用五苓散,五皮饮。若渗入筋络,肩背臂痛用秦艽天麻汤。或蠲痹汤。五曰燥。此症惟秋冬时冬晴有之。而吃鸦片者更易犯其症。鼻干口渴咽痛舌燥目火便闭干热。不宜发表。宜用生地天冬麦冬 花粉 沙参 元参 归身 梨 蔗汁之类以润之。六曰火。治法详于前热治中。更审其脏腑。投凉则得矣。然中寒则暴痛。中暑则猝闷。中湿则痰塞。中火则窍闭。皆能猝然昏倒。然中风而是中风诏之类中风。勿概作中风治,此外感之治也。
   a。加味香苏散(治外感太阳症):软防风一钱 苏叶一钱半 陈皮一钱二分 香附一钱二分 蔓荆子一钱 荆芥一钱 秦艽一钱 川芎五分 粉甘草七分 加生姜三片 清水煎。
   b。葛根汤(治外感邪传阳明以此解肌):葛根二钱 升麻一钱 秦艽一钱 荆芥一钱 赤芍一钱 苏叶一钱(八分) 白芷八分 甘草五分 生姜二片 清水煎服。
   c。小柴胡汤(专治外感寒热往来少阳疟疾口苦耳聋胸满胁痛等症):柴胡二钱 赤芍一钱半 半夏一钱 黄芩一钱半 洋参五分 甘草一钱 生姜二片 大枣二枚。
   d。搐鼻散(治一切闷症不省人事吹入鼻中有嚏者生):细辛一两 皂角一两 生半夏五钱 右为末入瓷瓶勿泄气。
   e。牛黄丸(牛黄六钱 麝香六钱 龙脑六钱另研 羚角七钱半 当归七钱半 防风七钱半 黄芩七钱半 柴胡七钱半 白术七钱半 麦冬七钱半 白芍七钱半 桔梗八钱半 茯苓八钱半 杏仁八钱半 川芎八钱半 大豆八钱半 阿胶八钱半 蒲黄一两二钱半 人参一两二钱半 神曲一两二钱半 雄黄四钱另研 甘草二两五分 白蔹三钱七分 肉桂三钱七分 干姜三钱七分 犀角一两 山药三两五分 大枣五十枚 金箔一百五十片。右为细末炼蜜同枣膏为丸。每两作十丸。金箔为衣。
   f。三化汤(治中风入藏热极便闭结胀满等症):川厚朴一钱半 大黄一钱半 枳实一钱半 羌活一钱半 清水煎服。
   g。附子理中汤(治藏寒将脱之症用以回阳):人参二钱 白术二钱 附子一钱 干姜一钱 炙草一钱 。
   h。三生饮(治寒风中藏六脉沉细):生南星一钱半 生乌头一钱半 生附子一钱半 生姜五片 生木香二分 此方用人参两许同投更有益。
   i。大秦艽汤(治风中血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秦艽一钱半 炙草八分 川芎八分 当归八分 芍药八分 生地八分 熟地八分 茯苓八分 羌活八分 独活八分 白术八分 防风八分 白芷八分 黄芩八分 细辛二分 如阴雨加生姜三片同煎。
   j。益元散(治中暑烦渴用以利窍清暑):甘草一两 滑石六两
   k。四味香薷饮(治寒包暑头痛恶寒而烦渴等症)香薷一钱半 扁豆一钱半 厚朴一钱半 炙甘草五分 加荆芥 秦艽 若两脚转筋加木瓜 茯苓。清水煎服。
   l。消暑丸(治中暑沉重汗喘昏闷等症):制半夏四两 茯苓二两 甘草二两 共为细末用生姜汁糊丸。
   m。藿香正气散(治暑天受湿霍乱):藿香一钱 砂仁一钱 厚朴一钱 茯苓一钱 紫苏一钱 陈皮一钱 白术七分 制半夏七分 桔梗七分 白芷七分 炙草五分 清水煎服。
   n。茵陈大黄汤(治黄疸热闭):茵陈三钱 栀子二钱 大黄二钱    o。茵陈五苓散(治阴黄小便不利):茵陈二钱 白术二钱 茯苓二钱 猪苓七分 泽泻七分 薄桂五分
   p。茵陈姜附汤(治阴黄小便自利):茵陈一钱 白术二钱 附子五分 干姜五分 炙草一钱 肉桂三分    q。五苓散(治发肿小便不通):茯苓二钱 猪苓八分 泽泻八分 白术一钱半 桂枝一钱
   r。五皮饮(治胃经蓄水发为水肿):大腹皮一钱半 茯苓皮一钱半 桑白皮一钱半 陈皮一钱半 生姜皮八分
   s。秦艽天麻汤(治寒湿入络肩背臂痛):秦艽一钱半 天麻一钱 羌活一钱 陈皮一钱 当归一钱 川芎一钱 炙草五分 生姜三片 桑枝三钱 如挟寒加桂枝
   t。蠲痹汤(治同上。风寒湿三气成痹):海风藤二钱 羌活一钱 独活一钱 桂心五分 秦艽一钱 广木香八分 当归三钱 桑枝三钱 川芎七分 乳香八分 炙甘草五分 。
-----------看不懂,强看。
-----------这位山野居士医学思维明晰,行事特例独行
可谓民间高人
相关文章
 固精丸(《慎斋遗书》卷九。)
 经验丹方汇编 ◎目疾 上课笔记
 阴器痛
 麻黄止汗通肉解风痹汤(《外台》卷十六引《
 真犀丹(《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脑疽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