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心源》脉法解-寸口脉法中:心与小肠侯于左寸,肺与大肠侯于右寸,肝胆候于左关,脾胃候于有关,肾与膀胱侯于两尺,心主三焦随水下蛰,亦附此焉。 而在“浮沉大小”中则有:木邪横侵,土被其贼,脾不能升而胃不能降,于是两关之脉大。左关之大者,肝脾之郁而不生也;右关之大者,胆胃之郁而不降也。胆木化气于相火---------于是右寸之脉大。肝木主升,肝木不升,生意抑遏而生下热,于是左尺之脉亦大。右寸之大者,肺金之上逆也。左尺之大者,肝木之下陷也。 好像后段与前段相矛盾,不能理解,读《四圣心源》而脉法不甚明了,请各位老师指教脉法到底应该怎样学习?
-----------
本帖最后由 xiaodiega 于 2013/1/2 17:58 编辑 www.med126.com回复 三燕慕容 的帖子按照黄师脉法,左路从尺-->关-->寸,是往上升发的过程;右路从寸-->关-->尺,是往下敛降的过程。具体的脏腑对应参见第一段。若人体正常升降的功能发生障碍,脉象会郁在关部,因关部(脾胃肝胆)乃升降之枢纽。左路不升,除关部郁结外,尺部亦郁而大;右路不降,右寸亦相应郁而大。
其实也不难理解。把左右六部套成一个圆圈形的水管,想象里面有水,正下方是个储水管,而左中、右中分别有水泵,一个往上抽,一个往下送。然后水从正下方往左流出,以左下角为出发点,顺时针流动,左中,左上,右上,右中,再经右下角,流回到储水罐中。那么这时如果左中、右中的泵出问题了,水堵在那儿了,那两个位置就会鼓胀起来。然后左下角的水的流动受到障碍,跟着也鼓了;右上角水往下流的趋势受到障碍,那儿也鼓了。。。
至于肝胆脾胃的脉位对应问题。若纯粹按左升右降,肝脾升,胆胃降的路子,自然左配肝脾,右配胆胃;若按更传统的配法,则应该是左关配伍肝胆,右关配伍脾胃。事实上肝胆脾胃本身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脉法并非只有左升右降一种理解。也可理解为左阴右阳,左为血分,右为气分。若左脉总体细软多为血分不足,右脉总体无力多为气分不足。左关涩滞,为肝血不畅,左寸弱甚,为心血不足。右寸关滑大,为痰湿较甚,等等。另从五行角度,左尺-->关-->寸,为水生木,木生君火;右尺-->关-->寸,为命火生土,土生金。右关见弦,为木克土。右寸洪大,为火克金。两尺虚旺,为水虚不能敛藏相火;左关尺俱细弱,为水少不能生木;右关尺俱不足,为火不暖土,等等等等。初学似乎芜杂,相互之间有矛盾;理解到一定程度,便觉得其实并不矛盾,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表达而已。比如左路从肾水到肝木到心火,肾藏精,肝藏血,心主血,都是血的一路;右路从肺金到脾土到命火,肺主一身之大气,脾主后天水谷之气,肾司先天之元气,也都是气的一路,五行与气血也并不矛盾。而按黄师理解,血之性偏于温升,气之性偏于肃降,左路由阴出阳主升发(对应春生夏长),右路由阳入阴主敛藏(对应秋收冬藏),故此左升右降。临床上虽不完全如此(比如肝除主行血外,亦司人体偏内的、五脏六腑之间气机的条达。肺与肝都与气有关,一个偏卫外,一个偏达内。肺气也有升举的一面,如
补中益气汤、
升陷汤等,重用
黄芪,辅以升柴,即针对大气下陷。活血药亦有升有降,如
川芎常与川
牛膝搭配,一升一降。而作为气分药的
桔梗与
杏仁,亦是一升一降以调肺气,等等。气为动力,血为阴质,气以煦之,血以濡之,气行血亦行。事实上气与血、升与降不能完全割裂),但作为入门,大体上、综合地这样来理解也就可以了。
-----------
回复 xiaodiega 的帖子 拜谢,我会慢慢理解的。我早年习西医,无机缘而未从之,然学习兴趣不减,近来对中医兴趣日浓,心存敬畏。偶识《四圣心源》,爱不释手,又入民间中医网而知行者老师,医医金针老师以及各位国医老师,甚慰。看到大家积极互勉,互相帮助,我国医必兴。
-----------
本帖最后由 活人活 于 2013/1/3 06:59 编辑 www.med126.comxiaodiega 发表于 2013/1/2 10:19
回复 三燕慕容 的帖子
按照黄师脉法,左路从尺-->关-->寸,是往上升发的过程;右路从寸-->关-->尺,是往 ...
‘而按黄师理解,血之性偏于温升,气之性偏于肃降,左路由阴出阳主升发(对应春生夏长),右路由阳入阴主敛藏(对应秋收冬藏),故此左升右降。’
----临床上,
高血压病人发作时左右两尺脉气(此暂借气字以表述脉之复杂现象)向寸部上冲是怎回事?为什么临床上的病象没有按黄师所说的左升右降模式?如何来套。人体左右配对,没有以五行家一些乱套太极的个人观点所改变,肺经左右手下注没有左手肺经血上升而右手肺经气下降的个人想法所改变,五行乱套现象经过历代无数学者的个人见解加插以泛滥严重,更高于贪污腐败。
人体自然的脉气
流注只有一种,没有第二种,而人的理解却有千万种,理解不到本源上去,没有和临床实际的人体现象保持一致都是脱离了实际,走向了错误,那怕他之前的理解是正确,他现在和将来的理解也将错误。
-----------楼上朋友所论,本人部分同意。理论归理论,理论可以学习,但实际应用时一定要和临床实践相结合,抱有一定的存疑的精神。内经、
伤寒、金匮大体可信(可信度应有90%以上)。但后世医家之书,不可不看,却不可过信。
黄师之书作为入门可以。但学到一定程度,有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再回过头来看黄师之书,便觉得书中太多主观臆断、太多凭空推想,太多公式化和书生气。更像是一本理论家、而非临床家写的书。至少,临床家写书不会这么写。比如杂病解中,每篇之前都有一句断言。固然其中有很多精到之处,却也有不少是以偏概全。如“
腹痛者,土湿而
木贼之也”“反胃者,阳衰土湿,下脘不开也”之类。其脉法也相当的公式化。但作为初学者,在没有相当的临床经验和判断能力之前,是很容易为书中的“完美的圆”所吸引,仰止赞叹,过于沉溺其中,以为执其理即可治天下,听不进任何的逆耳之言,甚至往易经河洛术数等等上面去附会,从而走上凭空蹈虚、脱离实际的歧途。
黄元御自称直接传承四圣之学,但事实上,若精读伤寒金匮,便会发现这两本书的风格与四圣心源相差何等之大。那是真正平实的临床记录和来源实际的理论总结。无空谈,少玄谈(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一类的除外),扎扎实实。当然也正因其过于简练,理法上多多少少有些支离难解,才引来了后世那么多注疏之书,有务实的,也有务虚的。。。
不过话说回来,事物都是两面的。黄氏脉法固然有其公式化和书生气之处,对于初学者入门来说,个人以为仍要胜过濒湖脉学、诊家枢要一类的书。因为后者,理法更为支零琐碎,只能强记二十八脉与其主病,而不能在尚缺乏临床经验的前提下用一个较为圆融一体的理、用周流一气贯通起来。黄氏四圣心源等书,也同样如此。作为入门是不错的。只是不要过于迷信、过于沉溺其中,甚至如某些网友所说一本书读上十年八年(人生有几个十年八年?),非得背得滚瓜烂熟(从临床实用角度背四圣心源,远不如背伤寒金匮),那就有点迂了。
补充关于濒湖脉学、诊家枢要等书:这些书更接近于前人脉论与经验的汇总,更贴近临床。但初学者读之,有如天书,只能死记硬背,而且很难融会贯通,应用起来更容易死搬硬套(某某脉主某病一类)。所以个人以为一气周流、理法贯通的黄氏脉法更适合作为入门(因为对于成年人来说,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要比死记硬背容易得多)。只是不可拘泥于此,在有了一定的临床体会之后,可以多翻翻濒湖脉学、诊家枢要一类的书,从中找些实际经验,作为有益的补充。
-----------
回复 活人活 的帖子> 人体左右配对,没有以五行家一些乱套太极的个人观点所改变,肺经左右手下注没有左手肺经血上升而右手肺经气下降的个人想法所改变,五行乱套现象经过历代无数学者的个人见解加插以泛滥严重,更高于贪污腐败。人体自然的脉气流注只有一种,没有第二种,而人的理解却有千万种,理解不到本源上去,没有和临床实际的人体现象保持一致都是脱离了实际,走向了错误,那怕他之前的理解是正确,他现在和将来的理解也将错误。
也有不同意的地方。楼上朋友有点过于唯物主义的嫌疑。中医,不完全是所谓的唯物主义,也不可全用现代科学、生理解剖来解释。否则完全左右配对,如何理解临床上确实大多数人左右脉象不同、甚至相差悬殊?如何理解往往左尺弱确实肾虚,右关大确实病在脾胃?而且抛开表面症状,纯按这类脉象用药,很多时候就是有效?按照解剖学观点,就那么短短的一小段动脉,能说明什么问题?还在一小截里分出寸关尺、脏腑对应,更属玄乎...至于五行,只是一种说理的工具而已。而且人法天地而生,其气与四时相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木火土金水,从气的周流与生克的角度去理解,本来就合于天人之道。水生木,木生火,看起来不那么“科学”,但总比A生B,B生C要直观易解的多。
当代中医,大体可分为四类:
1. “中西结合”,西体中用,用西医的理论、西医的诊断手段去看病,然后给些“对症”的汤剂或中成药。此乃医之下等,人数上却最多。这类不提也罢。
2. 方证对应,重实证不重医理,或只重伤寒经方,不承认内经医理的一派。日本古方派、以及国内当红的某些经方医生多属此类。这类现在在网上也很红。临床有效率较高。但个人以为,只属于“医工”“技师”的层次。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或者套用笑傲江湖中的华山支派,这一派属于“剑宗”。
3. 重伤寒金匮,也同样重视内经。以内经之理来理解伤寒,乃至理解后世各家学说。这是重“理”的一派,可比于华山派中的“气宗”。
4. 将医学上攀到易经、河洛、术数的高度。
至于本人,才疏学浅,入门未久,尚未到登堂窥室的程度,本来没有资格评论各家的高下。但凭直觉,我会选择“气宗”而非“剑宗”。在这一路上,才能学到真正的医道,而非仅仅是一些技术层面上的东西。至于第四流派,我并不否认易经、河洛、术数这类学问的价值。事实上我若干年前也对易经下过一番功夫,也曾沉迷其中(我也相当喜欢佛理,觉得佛理甚至能解释当代宇宙论和量子论中的许多悖论。我并非是个唯物主义者。在解释“我”之存在的偶然性和不可思议的问题上,第八识生死流转,我觉得要比人择原理让人信服的多)。至于象术与医学之间的关系,究竟是否如某些人所说那么深,以我的学识才力,是无法妄断对错的。但个人以为,这条路过于艰深,千百人中或许有一二绝顶聪明之人能借此窥得天道,但对于大多数智力普通的芸芸众生来说,还是满足于人间道、扎扎实实地学好人间的学问为好。否则一意往这条路上走,到头来往往穷首皓经,于临床实际一无所成。至于有些人搞的所谓易医结合,翻来覆去只是几个乾坤颠倒、坎离相济,那说白了也就是拿易经中的少数的几个卦象来作为医学中的说理工具而已,毫不稀奇,也谁都能懂。从古至今,也早就被人说烂了。那个相离天道,尚相差极远。
-----------
本帖最后由 活人活 于 2013/1/3 20:42 编辑 www.med126.com回复 xiaodiega 的帖子跟你聊下一些实相。学五行易理最易犯毛病的有一个是主客颠倒。古书言"昔者圣人画卦以示象"明确指出了易学藏象说,所谓象是指客体,举个比喻,如人照镜,镜中有个我,这个我是客,本我是主,我们可以通过镜子来检查自己身上的毛病,但是镜中的我所犯的毛病,我们是不能治,如果去治镜中的我,则是主客不分,颠倒事实真相,搞胡了。五行易理是象学,是示象,(要与神通功能遥治一类区分清楚)是通过五行易理作工具(好比镜子)来照人体身上的毛病,本体真我才是主,五行易理照出来的那个是客。主客不分,就是搞糊了,更著书立说岂不是成了搞糊学说?事实上历代不少这样的搞糊学说,所以说这些现象不低于贪污腐败现象。
-----------
回复 活人活 的帖子高!o
-----------
本帖最后由 活人活 于 2013/1/4 06:12 编辑 回7楼
以五行易理为镜须要明白的问题,这些工具不过是开发人体本赋,如宋人邹雍所体会的心耳目与宇宙实相相应现象,人体的灵性功能在当年禅宗六祖的一句偈的来由故事讲得非常清楚:"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神秀禅师画龙,慧能六祖点睛---"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指的也是五行易理一类工具方法开发出来的自我本赋,但这个本赋受后天拘束太大,只要不勤擦又蒙尘,照出来的世间象又似是而非或搞错,这是学易层次不高常出现的问题,所以不论古今,—个把易理五行吹得玄乎又玄的人,不必看他什么,就凭他充满着对世间物欲的一份贪婪执着,说水平多高说不通。这是走五行易理的路要明白的事情,以免误己又误人。
-----------
回复 活人活 的帖子请指点如何学易与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