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针灸拔罐:金针王乐亭之捻转补泻法(转贴)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一、十二经补泻法: 手足十二经由于左右侧经络循行的方向不同,所以补泻的方法也不相同。例如:低血压的病人,应当补手阳明经的曲池,对于左侧曲池穴,医生的大指应向后捻针,其针体向右旋转(逆时针);若针刺右侧曲池穴,医生的大指应向前捻针,其针体向左旋转(顺时针)。如果病人是高血压,则患者之曲池应取泻法。其左、右两曲池穴之捻转方向完全相反。所以对于上下肢、左右侧以及用补、用泻的手法皆不相同。为了便于记忆,韩福如主任曾设表格,兹录于后说明之。
2、督任二脉补泻法:
督脉、任脉皆起于会阴部,均是由下向上循行,所以督任二脉之补泻捻转方向是相同的,都以医生的大指向前捻针为补;大指向后捻针为泻。
3、十二经、任督脉与五输穴的关系:
综合诸所述,手足十二经之中,手三阳与足三阴的补泻手法是一致的;手三阴与足三阳的补泻手法是一致的。任脉、督脉的补泻手法是相同的。总之顺经捻转、旋针为补;逆经捻转、旋针为泻。先师严格按照十四经的起止和循行方向进行补泻,再配合轻、中、重度之刺激量的补充,形成一整套简单易行,而且是卓有成效的虚实补泻手法。
4、留针时间:经气循行一周需28分钟48秒,故需留针30分钟为宜。

手足十二经补写手法分析表

经络

手阳明大肠手少阳三焦手太阳小肠足太阴脾足厥阴肝足少阴肾手太阴肺手少阴心手厥阴心包足阳明胃足太阳膀胱足少阳胆

任督脉

经络循行方向

由手走头自下而上由足走腹自下而上由胸走手自上而下由头走足自上而下

环  行

补 法
左侧术者大指向后,食指向前捻转,针体向右转动(逆时针术者大指向前,食指向后捻转,针体向左转动(顺时针)术者大指向前,食指向后捻转,针体向左转动(顺时针)
右侧术者大指向前,食指向后捻转,针体向左转动(顺时针术者大指向后,食指向前捻转,针体向右转动(逆时针)
泻 法
左侧术者大指向前,食指向后捻转,针体向左转动(顺时针术者大指向后,食指向前捻转,针体向右转动(逆时针)术者大指向后,食指向前捻转,针体向右转动(逆时针)
右侧术者大指向后,食指向前捻转,针体向右转动(逆时针术者大指向前,食指向后捻转,针体向左转动(顺时针)

相关文章
 毒盛肉腐证
 肛门尖锐湿疣
 当归补血汤
 动脉
 标气
 七味犀角汤(《圣济总录》卷一○八)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