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本草求真:泻下热积用大黄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都多少懂些医理,以此作为修身养性,侍奉父母的基础。
    
     有一个刺史姓万,他平时就以自己懂医为荣。一次,他吃了不少螃,因担心蟹肉性寒致病,所以自己服了些理中汤(由人参、干甘草白术组成)来驱除寒气。但是服药之后出现了胃疼、口渴、二便不通等症状。他只好请当时的名医吴大夫给自己诊治。吴大夫诊察后认为,如果病情因吃蟹而起,就应该有胃寒之象。而现在病人脉象洪大,尽是一派火盛的表现,这是由于误服了干姜这类燥热药物而导致的。热伤胸膈,造成燥热积于中焦。所以应该用凉膈散(由大黄芒硝、甘草汕栀、薄荷黄芩连翘竹叶组成)来导热下行,泻下热积。但是万剌史看到方中有芒硝、大黄,因而不敢服用。病情拖延,目渐加重。吴大夫看到病人的情况,于是用大黄作丸,用汁送服。藕能解蟹毒,又能缓解大黄的猛烈之性。服了两次之后,即泻下热积而病愈。
相关文章
 固体总量测定
 论初起肿疡
 空调病 腹泻 治疗故事
 铨择薛侍郎等服石后将息补饵法一十五条
 素食一个月,皮肤病不药而愈
 孩子高烧不退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