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本草求真:入秋大补前芡实打头阵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近日天气有几分凉爽,气温逐渐下降,人们便习惯地想到要补一补。专家指出,夏天气温高,人们胃口不好,多不思饮食,因此,日常吃的大多是瓜果、粥类、汤类等清淡和易消化食品,脾胃活动能力减弱,秋凉后如马上食入大量难以消化的补品,势必加重脾胃的负担,甚至损害消化功能。因此此时进补的原则是既要营养滋补,又要容易消化吸收。

  芡实调整脾胃功能

  秋凉后如马上食入大量难以消化的补品,势必加重脾胃的负担,甚至损害消化功能。因此此时进补的原则是既要营养滋补,又要容易消化吸收。芡实就具有这一特点,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涩。有补脾止泻、益肾固精、祛湿止带的功能。用于梦遗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等症。”其含碳水化合物极为丰富,含脂肪很少,因而极容易被人体吸收。并且人体经过服用芡实调整之后,再服用其他补品消化系统就能适应了。

  广东省中医院药学部赖潇潇中药师介绍说,芡实被誉为“水中人参”,有健脾养胃,益肾固精的作用。并有南芡、北芡之分。南芡主要产于湖南、广东、皖南以及苏南一带地区。北芡又称池芡,主产于山东、皖北及苏北一带,质地略次于南芡。中医养生学认为,芡实抗衰延年,最益脾胃,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到老年仍然身健体壮,面色红润,才思敏捷。原来据他在书中自述,主要得益于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天天食用煮熟的芡实,所以才腰腿壮健,行走有力。提倡在秋天进食芡实,它的意义还在于可调整被炎夏所消耗的脾胃功能,脾胃充实以后,再吃较多的补品或难消化的补药,人体就能适应了,对身体也就有益无碍了。

  芡实治遗精与老人尿

  据知,芡实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约为75%,而脂肪只含0.2%,所以很容易被人体所吸收。它不但能健脾益胃,还能补充营养素,平时消化不良,或出汗多又容易腹泻的,经常吃芡实粥,或煮红糖水喝,效果不错。如果芡实与瘦肉同炖,对解除神经痛、头痛关节痛、腰腿痛也有好处。

  市场上的芡实呈半圆形,表面有棕红色内种皮,一端为黄白色。《本草纲目》记载:“芡实能治遗精”。方法是用60克芡实、15克北芡同煮烂。此外,常吃芡实对老年人的尿频症有助益。

  芡实一次不要吃得过多

  芡实虽然有很多营养成分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粗纤维、钙、磷、铁等,但芡实性质较固涩收敛,不但大便硬化者不宜食用,一般人也不适合把它当主粮吃。芡实分生用和炒用两种。生芡实以补肾为主,而炒芡实以健脾开胃为主。炒芡实一般药店有售,因炒制时,要加麦麸,并掌握一定的火候,家庭制作不方便。另外,亦有将芡实炒焦使用的,主要以补脾止泻为主。值得注意的是,芡实无论是生食还是熟食,一次切忌食之过多,否则难以消化。“生食过多,动风冷气,熟食过多,不益脾胃,兼难消化,小儿多食,令不长。”平时有腹胀症状的人更应忌食。

  食用芡实的方法很简单

  秋季用芡实进补,最简单的是制作芡实粥:将炒芡实50克倒入锅内,加水煮开片刻,再加淘洗干净的大米100克,粥成即可食用。常吃可健身体,强筋骨,耳聪目明。

  也可制作芡实糊:将炒熟的芡实1000克研磨成粉,临服时,取50~100克粉末冲开水调服。随自己喜好,可加入芝麻、花生仁、核肉等。

  民间常用炒芡实60克,瘦牛肉100克,加调料煮烂食用,也能取得较好的疗效。用芡实60克、红枣10克、花生30克,加入适量红糖合成大补汤,具有易消化、营养高、能调补脾胃、益气养血等功用,对体虚者、脾胃虚弱的产妇、贫血者、气短者具有良好的疗效。

  若用芡实与瘦肉同炖,对解除神经痛、头痛、关节痛、腰腿痛等虚弱症状有很大的好处。

  秋季饮食:少吃辛,多吃酸

  广东省中医院药学部赖潇潇中药师介绍说,秋季饮食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少吃辛,二是多吃酸。所以秋天饮食要少食辛味食物,如葱、、蒜、韭菜辣椒等。在此基础上多吃些酸味食物,以补肝气,如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樱桃子、柠檬山楂番茄荸荠等。

  其次是早晨多喝粥。专家认为秋天早晨多吃些粥,既可健脾养胃,又可带来一日清爽。
-----------什么是芡实?有没有俗称?我在北方没听说过。请详细介绍一下,最好有图片。
-----------我们江苏好象叫鸡头米,阳澄湖有剥了壳的卖40元一斤
-----------此处有芡实的图片和详细介绍.

一下是地址:

http://www。shiliao。com。cn/2005/3-17/17164810275.html
-----------烧粥和汤都很好吃的
-----------凡收涩补气必加。益元气使不泻,补气效果倍增。
相关文章
 这种症状感冒用以下这种办法冶疗正确吗?
 卓氏白膏(《外台》卷二十四引《范汪方》。
 嗜睡 都有点什么原因?
 隔毒丸(《普济方》卷一四一。)
 三岁半的儿子流鼻涕,好象带有红色的血丝,急
 化寒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