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某,男,57岁,2003年10月l日初诊。患者诉
心悸、胸闷1月多,不能正常生活,住院西医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出院后病情又加重,欲求中医治疗。诊见:胸闷
胸痛,心慌心悸,多汗肢凉,气憋背冷,腰膝酸软,
脘痞纳呆,神疲乏力,面色晦暗,舌暗淡,苔白腻,脉结代。心脏听诊:心率68次/分,期前收缩8次/分。9月25日24小时心电图示:房性期前收缩及室性期前收缩,多发于凌晨时至上午10时,多为室性期前收缩。中医辨证属脾
肾阳虚,心神不守,寒滞血瘀,
心脉痹阻,治宜补益脾肾,温经通脉,
养心安神,宣痹止痛。药用心痹舒胶囊,每服4粒,日次,并辅以汤剂。基本处方:
党参20g,炒
白术9g,
黄芪,
枣仁20g,yin羊藿20g,五昧子9g,
当归9g,
丹参,广
地龙20g,
苦参20g,
桂枝9g,瓜萎9g,
生地20g,首乌藤20g,制附片9g,生
姜3片,
大枣6枚,炙
甘草6g。
水煎服,日1剂。
以上方药服用1周,患者心悸、胸闷、疼痛减轻,期前收缩明显减少,精神转佳,情绪稳定。继续服药10余剂后,诸证悉除,嘱其继续坚持服用心痹舒胶囊。后多次随访,一直未有复发。
按:心阳根于肾阳,人近老年阳气渐亏,心肾之阳气不足,推动无力,必致心脏搏动节律紊乱,血行迟涩成瘀。中土虚弱,宗气不足,无以走息道而行呼吸,贯心脉而行气血,而致心悸、胸闷、气短,故心
脾肾阳虚是本病的本质。
阳虚日久,必迁及阴分,“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不化津,阴液必耗,故本病可见气阴两虚之证,可见脉缓与脉数交替发作,数脉见细涩虚软,沉取无力。张景岳指出:“数脉之病,唯损最多,愈虚则愈数,愈数则愈危”,故认准病机,以温补脾肾、益气补血、活血通脉之法施治,岂有不效之理。
-----------
本帖最后由 flyingbird 于 2013/11/25 10:45 编辑 www.med126.com/pharm/这个案例是百度文档《
心律失常辩治经验》里面的。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