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痛证当辨病因与病位痛证是临床最常见病之一。习惯上对痛证多从痛之部位分述,如
头痛、
胸痛、脘痛、
腹痛、骨痛等,继再各以八纲辨证。前人有“气伤痛”之说,若气血禾通则症见为痛。
考之诸家所论,痛有因寒、因热、因风、因湿、因滞、因血、因气、因火、因虫、因虚之分。何老以为大约痛属于寒、热、湿、滞、血者,一般见证多有固定,少有移动,即古人所谓“守而不走”。而痛属于风、气、虫者,一般见证虽亦有固定痛处,但多见痛处移换,即所谓“走而不守”。
但其中因火热所致之痛,以部位有异,既有“守而不走”
者,亦有“走而不守”者。
《素问·举痛论》专文论痛,言之较详:“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常日: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按者,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无益者,或喘动应乎者,或心与背相引而痛者,或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者,或腹痛引阴股者,或痛宿昔而成积者,或卒然痛死不知人有少问复生者,或痛而呕者,或腹痛而后泄者,或痛而闭不通者;凡此诸痛,各不同形……”在这段文字下面,又阐述了各种形态痛的病理病机和五脏六腑痛的诊断法等。就当时而论,对病证的认识是相当细微完备的。
其特殊的一点是, “举痛论”所说痛的病因,主要是“寒气”,而其分析的各种痛的病机,则由“寒气”客在何处而痛的症状不同,而病理变化亦不同。可以推想,这篇专论的作者,若非观察过大量痛证病人并加以认真分析,是判断不出如此精细的。当然,虽说的多为“寒气”这一病因,但从各段叙述里也体现出痛证从初由“寒气”而形成了各证各自的八纲变化。所以谈到“寒气客于”时不必拘泥于所讲的都是因于寒而致的痛。可惜的是当时作者没有提出治疗各种痛证的方法。
当然,在临床实践中痛证还是不能离开痛的部位而辨证的,何况痛证常常是与其他症状同时存在着。比如头痛,有的头痛与外感风寒鼻塞、身热、
咳嗽等同时出现;有些头痛是某些传染病的一种症状;有些头痛是与肠胃疾患相关联等等,就不能就痛论痛了。其他如胸痛、脘痛、腹痛、骨痛等也是如此。但就痛为症的病人来说,则就以治痛为主了。
二、痛证论治方药举例何任教授于临床之治痛证,常常不光是治痛,同时重视治致病的原因,举例如下。
例一:因于外感风邪,头痛见于两侧太阳穴或额颊,并形寒、身热、鼻塞、声重、苔白,脉浮者,多以
连翘、
银花、
桑叶、
菊花、
白芷、
荆芥、
川芎、
甘草、
防风、
薄荷之类,以疏风止痛。此方系《和剂局方》
川芎茶调散加味。外感风邪见头痛者,所谓“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也。
例二:因于寒凝气滞之
胃脘痛,喜温食,苔白便溏者,多为寒凝气滞,责在肝胃,寒气凝阻不通所致。常用高良
姜、制
香附为主,视其见证,若肝气郁滞而化火,痛连胁肋,时作时止,并见烦躁,喜进凉物,脉弦数,苔黄舌红者,则配合
延胡、
川楝子等以疏肝泄热,行气止痛。宜用
良附丸合
金铃子散。辨证得当,多能获效。
例三:因于血瘀所致胸腹疼痛,常见肝经血瘀,则胸胁作痛,或瘀血停滞之妇女月经痛,少腹拒按,经行不畅,疼痛不已。常以
蒲黄、
五灵脂、
当归、
赤芍、
白芍、川芎、
丹参、
桃仁、
红花等以活血祛瘀,或加
乳香、
没药、延胡、川楝子,多获显效。此合《局方》
失笑散、桃红
四物汤、金铃子散而成。原失笑散为治产后心腹痛者。故产后血瘀之腹痛亦用之多效。
例四:因于诸郁之疼痛。
朱丹溪谓:“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七情六欲所致病痛,常见胸腹闷痛,如结如痞,或见吞酸
呕吐,饮食不消,苔黄腻,脉弦者。常以川芎、
苍术、
栀子、
神曲、制香附即
越鞠丸作汤剂。视症情加
郁金、
八月札、
川朴、延胡、
佛手片之类,见效甚捷。
例五:因于血虚受寒,血脉凝滞,运行不畅,四肢失于温养而常寒,虚寒使脉络不畅。常形成腰、股、腿、足之疼痛,苔白脉弦而虚者,用当归、白芍、
细辛、
炙甘草、
大枣、延胡、淡
附子、
党参、
生姜等。肢体虚受寒邪,首当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经得温,脉得通,则疼痛自止。此仿仲景当归
四逆汤意而加味,为何老常用之效方也。
例六:因于痹证,经久不愈,气血不畅,瘀血滞阻,周身酸痛,及于颈、肩、脊、腰、臀腿等处,痛处不移。以
羌活、
独活、
秦艽、川芎、
桃仁、红花、生甘草、当归、没药、
牛膝、五灵脂、稀莶草等。痹证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台之成痹,久不愈乃使瘀阻。故取王清任
身痛逐瘀汤方加味。服用剂数宜略多,时间亦宜略长,则取效可巩固。
例七:因于冲任虚寒,瘀血阻滞,
崩漏下血,少腹冷痛。宜温经散寒,祛瘀止血。用当归、川芎、白芍、党参、
桂枝、
阿胶珠、
丹皮、
吴茱萸、延胡、姜
半夏、炙甘草、制香附,颇能收效。此《金匮要略》
温经汤加减。除可用治虚寒瘀阻腹痛外,对冲任不足之崩漏亦常收补益调血脉之功。
盖仲景谓:“……瘀血在少腹不去”,温经汤功之在于祛少腹之瘀血也。
从以上7例可以看出临床用治痛证之大概。中药专门止痛之品,虽有而不多,故治痛证多在观测所以致痛之原因。
针对原因,则虽投以非专门解痛药品,仍能收桴鼓之效。如风痛之用羌活、防风、
蕲蛇,寒痛之用
小茴香、
肉桂、附子;湿痛之用苍术、
薏苡、
泽泻;热痛之用栀子、
知母、
黄芩、
大黄;气痛之用
枳壳、
槟榔、川朴、香附、
木香;血痛之用桃仁、红花、乳香、
芍药;郁滞痛之用神曲、鸡金、
谷芽;虫痛之用川楝、
乌梅;虚痛之用党参、
黄芪、当归、
白术、
地黄、肉桂、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