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岐黄密室:岭南中医药传奇:星群始创“中药炼剂”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谢霭文


1949年的广州,疮痍满目、百废待兴。新成立的市政府号召人民恢复生产、发展经济,这为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和有抱负的中医药界人士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1950年3月,在广州市中医药界知名人士的倡议下,集资组建了我国第一间中药提炼厂———“广州星群中药提炼厂”,厂址设在广州市十八甫路89号。参加奔走集资的中医药界人士在300人以上,时任广州中医公会主席的吴粤昌兼任董事长,张景述任总经理,徐楚生任副经理,丘晨波任厂长兼主任药师。中医药界知名人士何信泉、梁士、杨流仙、杜明昭、杜蔚文、梁乃津、邓铁涛、黄耀焱、司徒铃、罗次梅、胡济生等参与董事会或参与厂内的工作,并延揽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中西医师,药师、化学师等各方面人才。在外地参加试用和推广的有肇庆的梁剑波、增城的李维纲、汕头的倪克显等,这些人后来都成为名老中医或中医界知名人士。

当时,创业者起用“星群”作为企业名称也是颇有用意的。当年的中药炼剂是一项新兴事业,且别无分店,创业者对自己的事业信心十足、雄心勃勃,对炼剂市场前景抱有十分乐观的估量。他们预期,星群是首创的第一家中药提炼厂,日后还有第二家、第三家………星群作为名称,也有“星罗棋布”,遍地开花的意喻。事实上,1951年6月,由汕头华新中医联合诊所的中医师发起,星群中药提炼厂汕头分厂新张开业,由广州星群厂派出技术人员协助开办,此厂即为现时的汕头制药厂。

为了配合中药剂型的改革,星群药厂开设了星群联合诊所,为实验制剂和确定疗效的基地,组织了中药剂型改革委员会,创办了星群医药月刊,由吴粤昌任总编辑。该刊是解放后最早刊行的中医杂志之一,为中药剂型改革事业在全中国的推动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短短的几年时间,星群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炼剂产品有单味提炼制剂217种,古方成药36种,古方成药合剂33种,并有数种植化药品,令星群的中药炼剂生产进入了鼎盛时期。

来源:金羊网
-----------凡是广州人,我想没有几个不知道‘星群’的。
-----------□周丽华


一天,外贸部突然接到了一个从上海旅游公司打来的电话。这个电话非常特别,要通过翻译才能沟通。所为何事呢?接电话的小陈心想,我们去旅游也用不着上海旅游公司来帮忙吧。听了一会,小陈终于明白电话的来意。

原来,上海旅游公司接待了一个日本旅行团。有一个团友说这次来中国旅游,目的是要找到广州中一药业有限公司。刚到上海,他第一时间就要导游接通广州中一药业公司的电话,与广州中一药业公司接上头后,他才能安心开始这趟中国之行。原来这个日本团友是一个糖尿病患者,在日本,通过朋友的介绍服用了中一牌消渴丸及中一牌六味地黄丸后,病情迅速得到控制,体能出现了奇迹般的变化,得以重拾生活信心。

在上海旅游完毕,这个日本朋友第一时间来到广州中一药业公司,表达他对中一牌产品疗效的信心和感激之情。当了解到中一药业公司生产的产品涵盖人体各系统疾病的治疗,药品达130多个品种时,他在大加赞赏之余,表示要跟中一合作开发日本的市场,做中一牌产品的日本销售总代理。他再三要求与中一签订协议书,并要放下押金一万美元以表示他的诚意。

中一牌产品疗效确切,2004年销售收入达5亿多元。今年以来,多个知名产品一直旺销,企业工业总产值、销售、利润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现在,中一正以奋发图强的精神,在去年全新落成的12.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生产厂区上,全速打造全国糖尿病药品生产基地和华南地区消化道药品生产基地。

来源:金羊网
-----------岭南中医药传奇:消炎镇痛膏与柬埔寨国王  1977年,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来访广州,整个广州几乎倾城而出,夹道欢迎。  

西哈努克长期被风湿困扰,每逢阴雨天气双腿就疼痛难忍,到各国遍寻名医都没有治好。他到广州访问时,又逢风湿发作,随行的中国翻译见他难受,就给了他一片消炎镇痛膏。西哈努克睡前把它贴于膝盖,第二天早上起来疼痛竟然消失了。  

西哈努克找来那位翻译,想了解这功能神奇的消炎镇痛膏的来历。原来,消炎镇痛膏是当时的广州卫生材料厂在国外著名的“脱苦海”贴膏的基础上研制的,是中国第一个治疗风湿骨痛的含药贴膏。消炎镇痛膏解决了西哈努克多年的疾患,他本决定去参观并感谢消炎镇痛膏的发明和生产厂家———当时的广州卫生材料厂,但由于活动日程安排得很紧,西哈努克惟有派随行人员到该厂购买消炎镇痛膏,并一再叮嘱要对该厂的工人表示感谢。于是,广州卫生材料厂就与这位柬埔寨国王结下了渊源。  

后来,广州卫生材料厂改为广州卫材制药有限公司。2005年3月,该公司与白云山中药厂的外用药部分合并,成立了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外用药厂。今天,消炎镇痛膏和前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的这段故事仍然流传于白云山外用药厂的员工当中,他们为这个中国首创的含药贴膏———消炎镇痛膏而深感自豪。
-----------岭南中医药传奇:毛泽东与王老吉一段缘!
□谷雨



最近,某顾问公司受聘对王老吉进行深入调研,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发现了一本陈延年的笔记本。在这本记录广州风土人情的记事本中,有一段关于毛泽东与王老吉的故事。笔者根据顾问公司的报告记录,将故事整理出来。



1925年,毛泽东被分配到国共合作时期的中央宣传部工作。10月,他带着母亲、夫人和两个儿子住在广州东山庙前西街38号。有一天,他在家里同中共广东区委书记陈延年闲谈。毛泽东说:“我来粤后发觉广州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就是有很多王老吉凉茶店,‘王老吉’为何物?凉茶又是什么意思?”



陈延年说:“我也不太清楚。本人从苏联归国在广东工作,初时不能适应这里的水土,虚火烧不尽,恶梦夜夜生。后来,地方同志叫我饮了几次‘王老吉’就解决问题了。王老吉,大概是一种药茶。”



毛泽东风趣地说:“嗯,原来你同‘王老吉’的渊源不浅。王老吉———王老吉,王,你不正是共产党的王子(陈延年是当时中共总书记陈独秀的长子———编者注)?老,仁兄不正是从列宁故乡来的革命老手么?吉,是通常说的吉祥。共产党的领袖吉祥如意,奋斗到老,乃万民之福也,可喜可贺!”



陈延年哈哈大笑:“以马列老祖宗为指导的共产党是王者之师,有老百姓的支持,这本身就是一种吉兆。润之兄此次来粤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正合天道,这才可歌可泣!”



说罢,两位年轻人手拉手去喝王老吉。



光阴荏苒,转眼到了1928年。当时党的内外环境都很恶劣,一方面残酷的战争使殚精竭虑的毛泽东极度疲劳,另一方面党内排斥使意气风发的毛泽东精神上蒙受很大打击,他病倒了,周期性高烧,浑身酸痛,两脚无力。革命战友把他抬到福建省永定县苏家坡养病。有一天,他突然想起国共合作时期的广州,想起陈延年与王老吉的故事,就要贺子珍去买王老吉。在福建哪能买到王老吉呢?贺子珍只好去请朱老总帮忙。好在永定县离广东不太远,通过党的地下交通站很快就把王老吉弄来了。



毛泽东逐渐康复。一天,他在贺子珍的扶持下,站立苏家坡上遥望南粤,心潮澎湃,遂得《采桑子》一首:“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夏桑菊作为颗粒药剂,是星群公司的全国首创。经过市场的培育和洗礼,星群夏桑菊颗粒遍布广东及华南地区,销往港澳、美加等地区,惠及亿万人民。“星群夏桑菊,清肝兼明目,清热解疮毒”如今家喻户晓。

  说起夏桑菊的诞生,有一段故事。1980年,外商到星群参观并订购三个产品,其中一个是由桑叶菊花做原料,名为“桑菊饮”的干糖浆。当时参与洽谈的我方技术人员提出:“桑菊饮”是传统古方,除桑叶和菊花外,还有十几味中药,如果只用两味药,不能用此名称,不如多加一味夏枯草,取名为“夏桑菊”。夏枯草是民间常用的清饮药材,夏天用来煲水饮,具有消暑降湿、利尿降压作用,对岭南人的“热气”尤为奏效。这个建议得到双方一致赞成,“夏桑菊”就这样定名。

  1983年,星群公司对夏桑菊的工艺进行了修改完善,1984年初投入保健品市场。

  刚开始,市场反应冷淡,医药站也只是勉为其难地订了20万包。可夏桑菊服用方便的特点跟上了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日渐紧张的生活节奏,逐渐为广大消费者接受。

  随着《药品管理法》实施,星群药厂对夏桑菊的工艺规程又进行复核,增加质量标准,补充临床资料。经卫生局审查同意,夏桑菊于1985年7月转为准字号,正式以药品身份与消费者见面。1986年的年产量猛增至20500万包,利润支柱地位开始奠定。

  1988年,上海流行甲型肝炎,导致夏枯草奇缺。有些不法厂商就用全草做原料。而星群公司,不能购进夏枯草花就宁可停产,也不滥竽充数。以质量捍卫了“全国质量管理奖”的尊严,以质量获得了消费者的信赖。

  弹指一挥间,“夏桑菊”陪伴着我们走过二十多个暑夏了。
来源:金羊网  作者:谢霭文
-----------民国初年,广州有一位名叫陈燃高的少年在广西梧州的药店当雇工,得到坐堂医生的指导,便悉心研究中草药,颇有心得。他根据多年积累的经验,配制了治疗外感的药方,治好了不少病人。后来,他返回广州,开始行医卖药,常奔波于广州与香港之间,在轮船上推销药品。

    有一天,在往香港的船上,一位乘客患病,高烧以致昏迷。船上员工不知所措,急找陈燃高帮忙。他把了把病人的脉,说是患了癍痧,立刻煎了一剂药让病人服用。船还未驶到香港,病人的症状就已经消失了。数天之后,病人亲自来到轮船回访,见到陈燃高,感激不已。原来此人是新加坡一个矿场的经理,说矿场工人多患此病,恳求陈医师依方制作一些成药让他带回去。陈燃高答应了,于是配制了很多剂药茶,用纸袋包好,卖给这位经理。陈燃高把这药称为“外感平安茶”。

    后来,陈燃高在带河路开了一家药茶店,开始大量生产外感平安茶。由于茶包包装不方便,运输途中容易破损,而且剂量也不易掌握,他又将药材磨粉,加些粘合剂,将药粉压成四方形的茶块,成为便于携带和运输、剂量准确、便于服用的成药。

    外感平安茶治疗感冒之恶寒发热、周身骨痛、头重乏力疗效很好,不论症状有多重,病人每每一剂见效,两剂病除,因而深受群众依赖。一时间,“外感平安茶,癍痧发热有抓拿(把握)”成为人们的口头禅。陈燃高就为自己的店打出了“陈燃氏堂”的招牌。外感平安茶远销省港澳、新加坡及南洋群岛,而后又销往美洲,后来发展到海外,凡有华人的地方,多有外感平安茶出售。

    外感平安茶是治疗四时感冒的良药。方中岗梅、葛根清热泻火生津;黄芩连翘苦瓜干、地胆草、山芝麻清热泻火解毒;藿香大头陈、香需、土荆芥祛风解表、化湿消暑;土茯苓解毒除湿;水翁花布渣叶清热消滞;大腹皮枳壳芒果核行气导滞;甘草调和诸药,因而全方共奏清热解表、化湿消滞之功效。

    随着时间的推移,至当今时代,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加快,无暇再煲中药,渴望制成一冲即饮的汤剂。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适应市场要求,根据外感平安茶的药性、所含化学成分的特点,采用现代科学方法,提炼其有效成分精制成颗粒冲剂,分为有糖型和无糖型,可供不同患者使用。


信息来源:金羊网
-----------180多年前,南海河清堡黎氏同族4人合股,在惠爱大街的清风桥边(原中山五路94号)办起了这家前店后作坊的中药铺,以经营中药配剂为主,兼营一些膏丹丸散,店名就叫采芝林。


□林宣


讲起广州的药铺,很多人都会想到“采芝林”。

说来,采芝林创于清朝嘉庆年末,已有180多年历史了。当时,南海河清堡黎氏同族4人合股,在惠爱大街的清风桥边(原中山五路94号)办起了这家前店后作坊的中药铺,以经营中药配剂为主,兼营一些膏丹丸散,店名就叫采芝林。由于药材药味齐,自制的清火眼丸和枇杷膏疗效又好,药铺所处的惠爱大街是广州市府中心,所以很快兴旺起来。当时有一位番禺举人刘华东,他的才气远近闻名,黎获得他的“采芝林”手书,立即做成黑漆底凸金字的大招牌,参花挂红,悬放在店堂正中。一时间,采芝林声名起,生意越做越旺。

1933年,采芝林由黎氏第五代子孙黎子铭执掌,增加经营了许多珍贵药材,如麝香熊胆珍珠羊角、犀牛角等,气魄更大了。采芝林成了广州的大药铺,在杂药配剂同业中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地位,因此黎子铭被选为广州杂药配剂同业公会理监事。

物转星移,解放后的1956年,采芝林公私合营,改变了前店后作坊的经营方式,中药店与制作业分离,被定为广州地区4间中药配剂重点店之一。几十年来,采芝林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其良好的形象和信誉在市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96年元月1日,广州市药材公司以其所属的96间国有零售药店为基础,成立以“采芝林”为商号的全国首家大型药业连锁企业———广州采芝林药业连锁店。半年后,采芝林药业连锁店即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药品质量险”,担保市民吃上“放心药”。

目前采芝林的经营范围已扩大很多了,包括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西药、保健食品、医疗器械等。采芝林还不断增加和完善各项便民措施和服务项目,比如提供夜间售药、免费为配剂顾客煎药、代客加工药粉、电话购药热线市内免费送货上门等等,深得民心。最近又见采芝林在打“社区服务”牌,在各大社区推出爱心会员卡和建立健康俱乐部,可说是与时俱进了。

“采芝林”这块老招牌,经历时代风雨的考验和磨砺,显得更为光亮。
-----------□史常


始创于清朝乾隆年间的敬修堂药业至今已经有215年的悠久历史,它的创立有着一段传奇故事。

敬修堂的创始人叫钱树田,原本是个商人,但自幼酷爱医术,有一颗济世救人之心。钱树田经营丝绸生意,经常来往于浙江和广州之间。他沿途施医赠药,救治了许多患病百姓,因此,名声越传越远,越传越神了。

有一年,广州有一巨商的儿子患了重疾,久治无效,奄奄一息,全家忧心如焚,到处寻访名医高手而不可得。有人建议他请钱树田医治。

钱树田贩货一到广州,就受到厚礼邀请。这使钱树田进退维谷:贸然前往,一旦失手则担当不起;不去吧,又怕得罪当地富豪。思来想去,最后还是硬着头皮去试试。他毕竟涉医多年,对各种病症博闻广见,一诊视巨商儿子的症状,心里就有了底。

钱树田外施拔痧手法,内灌“回春丹”妙药,很快就治好了那孩子的病。巨商感激钱树田救子之恩,以厚金酬报,钱树田执意不肯收受。钱的品行使巨商赞叹不已,当他知道钱树田想开办药厂而缺资金时,便出资相助,使钱的抱负得以实现。于是,1790年,敬修堂在广州城南门口挂牌营业,据说,“敬修堂”这一雅号就是这位巨商赐予的。

很多广东人对“园田牌”这个药品商标都会感觉亲切,而这个牌子正是敬修堂创始人钱树田亲自设计的,赋予了“方圆大地,广施妙药,普济众生”的含义,可见以好药济世的企业理念,由来已久。今天,敬修堂已经成为国内上规模的著名中成药企业。

前些时,敬修堂还联手暨南大学和广州市科技局,共同推出“中药西制”新课题———“消热消炎宁作用靶点和相关物质基础研究”。可别小看这个“基础研究”,因为中药现代化最后一个难点,就是要搞清楚中药中的药理活性成分,说白了,就是要研究清楚其中关键的作用物质是什么,为什么能够治病,这就是所谓的“中药作用靶点研究”。作为敬修堂的老字号产品,大家都知道清热消炎宁对流感和咽喉炎有效果,但为什么有效果?还需要引入西药的研究方法论一一用现代医学原理进行充分清晰的阐释。这是中医药与时俱进的重要一步!
-----------□毛国纯

戈尔科夫是一位住在莫斯科郊外的退役军人,生于1932年。老人在黑海舰队当少将时曾受过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接见,有着一段引以为荣的个人史。

然而,不幸降临了。1990年冬,58岁的戈尔科夫在甲板上巡岗时感到头昏,接着有间断性眩晕感,下眼皮总无端颤抖,左手臂尤其是手指很麻木。一天夜晚,他突然昏倒。

从这一天起,他再也离不开病房。他办理了退役手续。医生对他说,他患了脑血栓,需要长期休养治疗。这一年,不幸又遇上苏联解体,军费削减,薪水减少,他的生活陷入困境之中。

他只好靠当护士长的夫人卡列娜和当中学历史教员的女儿接济治病。望着夫人日渐忧愁的脸容,看着失去银铃般笑声的女儿,他很痛苦,想过自杀。

1998年,曙光终于出现了。这一年春天,广州奇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华佗再造丸经俄罗斯国家卫生部批准,以进口药品注册开始大规模销往俄罗斯,陆续进入各大城市的医院和药店。医生说,这是一种纯植物药配方的中成药,治疗脑血栓和脑出血皆有效,用于淤血或痰湿闭阻经络之中风瘫痪、拘挛麻木、口眼歪斜、语言不清等症状。华佗再造丸的配方起源于中国首都北京的一位老名医家族祖传200余年的治中风验方,在中国已让数百万中风患者重新站起来了。戈尔科夫想试试这种药,便要家人为他买了12盒华佗再造丸服用。

服完两个疗程,奇迹出现了:冰凉的手心开始有了温暖,头晕头痛日渐减少,食欲和睡眠也好多了,僵硬了7年的左半身慢慢有了感觉。他继续服用华佗再造丸。不到一年,他已经能在女儿的搀扶下拄着拐杖到军港看看了。看着自由飞翔的海,威武的军舰,他心情舒畅很多。这越发地增强了他彻底战胜中风的信心。

再按维持量服了数个疗程,几乎已康复如初。在女儿的陪伴下,他不用拐杖也能散步了。他对女儿说,真想到中国看看,去感谢研制此药的华佗先生。女儿不禁笑了起来,告诉父亲:“华佗是中国古代的一名神医,您要坐上时空穿梭机去见啊?”

这个海外的传奇故事,仅是华佗再造丸治愈数百万患者中的一个传奇故事罢了。
相关文章
 加味地黄汤(《医学传灯》卷上)
 产后妄言妄见
 三棱化瘿丸(《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
 求:蜂针的有关资料
 我看禽流感
 29.温疹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