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一附院副院长陈剑教授日前在第三届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医学临床技能大赛”上证实:门诊医生平均只肯听病人述说病情19秒,超过这个时间,医生就会打断病人开处方。
“望闻问切”是中医的精华所在,原以为中国医生最喜欢多听病人讲病情了,没想到恰恰相反。病在患者身上,哪里痛哪里不舒服,
患者当然自己最清楚,感受最深切。尽管陈教授精确到19秒的说法有些让人忍俊不禁,但以我自己求医问药的亲身经历来看,的确是那么回事儿,感觉医生匆匆打断患者的现象,确实不怎么少见。
“倾听”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深受追捧。倾听不但是了解和掌握更多信息的最佳途径,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倾听”的姿态,本身就是对别人的尊重。医生匆匆打断患者,要么直接开方,要么开出一大堆化验单,以一种居高临下的习惯姿态,打断病人,自然缺乏最基本的礼貌。
当然,更重要的还在于,不能从患者的表达中得出病患的症结所在,匆匆开方,也是对病理事实的不尊重。如此行医,要么就是个庸医,自己无法判准病情;要么就是一个自以为医术精湛之辈,听19秒即知病因。甚至我还怀疑,如此快速看病,图的是多看几个病人,以职业良知换取利益最大化。
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医生都是道德模范,更不能苛求每个医生都是华佗再世、扁
鹊重生。但是,既然能听到19秒,为什么就不能多一点点耐心,多听十几秒呢?做一个“神医”固然很难,但做一个有耐心的听众,却很简单。多听几秒钟,也许你离一个好医生就又近了一步。
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游有方:
活在世上,得留点神,万一有个三长两短,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如若磕着碰着
感冒发烧,免不了要往医院跑,虽不至于三长两短,但医院特有的“三长一短”(挂号时间长、候诊时间长、交费买药时间长、诊断时间短)也足以让人头疼。医院本是“去病”的地方,如果因为“三长一短”而给病人添了心病(或者“新病”),这算怎么回事呢?
“三长一短”也是医院的老毛病了,有人专门写了论文来攻克这一疑难病症,效果如何不得而知,但似乎不容乐观。据《羊城晚报》昨天报道,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陈剑教授在第三届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医学临床技能大赛”上向记者透露,国内一份大样本调查显示,门诊医生平均只肯听病人述说病情19秒,超过这个时间,医生就会打断病人开处方。只肯听病人述说病情19秒,说的就是“三长一短”当中那“一短”。陈教授由此提出了“人文医学”的命题,比如医患之间有许多沟通技巧,医生的肢体语言,包括表情、语气,与病人、家属的距离,对病人及家属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了解等,就属于这一范畴。
按说,诊断时间短也可能是经验丰富的表现,要不老中医怎会那么受欢迎呢?但从陈教授的话来判断,只给病人19秒的时间,显然不是说医术老到,而是指态度轻率。怪不得病人不信任医生,连病人的情况都未了解完整就遽下判断,那开出来的药还不都是“胡庸医的虎狼药”啊。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其实作为诊病的基本程序,西医至少也不能不闻不问吧。闻与问,是为了病人好,也是为了医生好,否则你诊断的依据从何而来?一味求快,
萝卜快了不洗泥,能看得好么?看不好,医生和医院的声誉岂不要受影响?当然,如今医疗资源仍然紧缺,是病人求医院求医生,一次不成还得二次三次,哪次都得老老实实挂号排队交钱,医院和医生又何乐而不为?
这样揣摩医生和医院也许有诛心之嫌。医生这般“大干快上”据说也是不得已———病人太多,不快点哪里看得过来?听起来确实是那么回事。其实还是医院的安排不合理。患者的时间都浪费在挂号、候诊和交费取药上了,而这三个环节的时间若能节省出来,诊断的时间不就可以长些了么?毕竟,19秒实在是太快了,你就是神医也还是太快了,何况在科学昌明的时代根本就没有什么神医。大夫老爷、护士小姐们,跟医院的领导说说,改善一下工作流程,除了诊断外,多在其他环节上提高一下效率。我们各条战线内部都有业务交流,医疗系统应该也不例外,彼此取长补短,就是广大患者的福音。千万不能因为医院的“三长一短”而让患者有个三长两短,否则闹出医疗纠纷来也不好处理啊。
来源:南方都市报
-----------版主愿望非常好,但在现实中行不通。如果变成了“三短一长”,医院还怎么能挣钱,医生怎么增加收入?所以“三短一长”,绝对行不通、办不到。
-----------
心痛~~~~~~~
-----------嘿,越是大医院,越是专家门诊,越是时间短!
-----------越是时间短,越是大医院,方显专家本色,越显水平高,挣钱多,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