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常见病疗养院:惊喘21年论治验案1则(原创非首发)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惊喘21年论治验案1则(原创非首发)




作者:丹江游子 整理于2008年1月8日10:54:15

患者刘改荣,女,38岁,农民,于1991年8月16日初诊。

主诉:阵发性哮喘性发作21年。

病史:患者18岁那年与几位姐妹一同在河边割草,中午收工时,去草堆上那草往篓子放时,从草堆里窜出一条大蛇来,把个几姐妹吓了个半死,个个是魂飞魄散,心悸气短,好一阵子才平静下来。

自那次之后,患者留下了一个哮喘根,每遇惊动或者是一个响动便会诱发哮喘发作,每发则张口抬肩,心悸动,短气不足以息。平素心烦意乱,头昏耳鸣,喜静,厌恶噪杂之声。若是夜间惊动,发则喘息振动,把个床也带动的摇晃起来。

患者平素性情温和,善解人意,遇事也不爱与人争执,总是谦让有加。21年来求治大小医院无数,都以哮喘而治,然施遍中西医法不效,求神拜佛也无济于事。不发则罢,发则数月不能停止。

刻下:喘息大作,张口抬肩,心悸短气,心胸憋闷,巅顶头痛牵及前额后头,口唇发紫,舌质紫瘀如,舌苔黄而厚腻,舌体胖大,脉弦滑动数。每次发作时,先见四肢发软,呼吸困难2天后,则现心胸闷痛,继之则喘息大作,不得平卧,身体肌肉振振抽动,振动过后则诸症稍缓。平素患者体质尚实,声音清亮,胖而不臃,然则头昏耳鸣,心烦意乱,喜静恶噪还是长相伴随之 。

治疗:时以哮喘论治,本想以针刺急救,取穴:天突 列缺 尺泽。不料刚刚刺入,反使其喘愈加严重,无奈取针,再细一辩证,另谋它法,仍以针刺疗治,取穴内关 照海 印堂即时而止,喘不再作。后以针刺中药结合论治,累计治疗次数数月痊愈,至今未再复发。

机理探析:《内经》云: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患者乃因惊恐所致,必伤肝肾。所谓恐伤肾,肾气既伤,肾不纳气,气无以为纳,则浮游于上,故见喘促短气,不足一息,张口抬肩以帮其纳气。肾藏志,肾气已伤,无以主志,志不明则意乱心烦,神无所依,唯以求静而平其志,故喜静恶噪。惊伤肝胆则气乱,气乱行而不循经,血无以归藏,则血亦乱行,久则血滞经闭,瘀血内伏不化,故见口唇发紫,舌质紫瘀如酱。瘀血内伏不化,气血紊乱不堪,久必化热,热扰神明,心胸憋闷而心悸。浊热上逆,壅滞上窍,则巅顶头痛,耳鸣头昏,舌苔黄而厚腻,舌体胖大。胆气不足,则会因惊而发喘息。脉弦滑动数,乃为瘀热内伏,气血紊乱之象。纵观脉证,患体气血紊乱岔行已久,经络脏腑俱皆受累,然体质尚实,无需过虑,无非少阴妄行,厥阴血滞,气不归经,若能使其导之归位,则气血循经而能正行,就可无大碍矣!

今取穴内关、照海、印堂能即时消喘,实乃精妙法则也!今取穴内关、照海、印堂能即时消喘,实乃精妙法则也!内关开胸通脉,导神归藏;照海通肾纳气,引经归位;印堂升发胆气,镇惊通络。三穴配伍,共凑回阳化瘀,强心通脉,固肾纳喘之功!

笔者随后以此为理析之,处方用药施治,一并告知:若需根治,必须回阳化瘀,强心通脉,固肾纳喘,然绝非朝夕所能为之,需待脉缓平和,舌瘀化尽,方可无虑。3剂药后于当月23日再次来诊,依前法再治,予之汤剂2剂。不想效果神验,竟达半年未再发作,患者也不来诊,无以为治。后因夜间失窃,再次诱发,于当地诊治20余日不效,再来求余诊治。舌脉症状,见之如前,未甚变化。仍以前法针药并施,效如孚鼓,又是立马消喘,静如常人。再予处方3剂,喜谢离去。

自此次治疗后,患者是每隔个3、5个月发病一次,来诊时均依辩证论治,每次均能即时效验,如何劝其连续治疗以巩固其效,患者却总是不以为然。直到1993年7月31日再来诊时,方才说动患者,处方汤剂3剂,又配以中药散剂2月一料予之。

服后于1993年9月27日因再发喘息2天而再来诊时,舌上瘀紫黯斑化去十之六七,舌苔白燥,脉得见之,表现为沉实结代,再予之汤剂2剂,配以散剂3月1料。

1994年3月7日,患者因头痛耳鸣来诊,喘息未再发作,查看舌质绛红,青紫瘀斑尽皆退去,脉现滑实之象,予之汤剂2剂,再配以散剂2月1料,嘱其服完后当可痊愈,永无再发之理!自此可算谓之大功告成矣!

具体治疗用方经过如下:

一诊、1991.8.16.处方:全虫6.蜈蚣2条.琥珀9.石菖蒲15.黄连9.吴茱萸6.木香6.土元10.麦冬18.生地黄15.川芎12.仁12,红花9.赤芍15.丹皮15.远志12. 3剂,水煎服。针刺:照海 内关 印堂

二诊、1991.8.23.诉服上药,头痛减轻,但脑内轰鸣作响,夜不得眠,求以再诊。处方:丹参30.丹皮15.黄连9.木香6.麦冬15.赤白芍各15.生地黄15.当归10.川芎10.法半夏10.黄芩9.柴胡12.枳壳10.石菖蒲15.炙甘草8.吴茱萸3.玳瑁15.代赭石30.后两味药用水先沸煮30分钟后再纳其余诸药。2剂,水煎服。针刺:照海 内关 印堂 百会 率谷 太阳 三阴交 涌泉 丰隆 神门

三诊、1992.1.8.今诉因为夜间窃贼行窃,被惊而发喘息气逆,在家经治20余日不效,想想前次治后,至今没再发病,思之还是来求我治方位上策。今见气促喘息,心胸闷痛,吞酸噪杂,大便干结,舌脉如前。处方:丹参30.檀香5.砂仁5.元胡15.当归20.白芍15.柴胡9.枳壳9.炒川楝子6.火麻仁30.杏仁12.海螵蛸12.黄连9.木香9.炙甘草8. 3剂,水煎服。针刺:照海 内关 印堂 足三里

四诊、1992.5.27.患者喘症再发,喘息短气,咳嗽咳痰,胸闷懊恼,心悸怔忡,舌脉如前。处方:乌附片6.法半夏15.双皮20.川贝母12.杏仁15.苏子10.五味子15.栀子15.黄芩15.麦冬15.淡豆豉15.丹参30.桃仁12.红花10.川芎12.炙甘草9. 3剂,水煎服。针刺:内关 照海 印堂 内廷 膻中

五诊、1992.7.30.患者胸脘憋闷,喘息气逆,口苦而干,干呕欲吐,尿黄便秘,舌脉如前。处方:桃仁15.红花10.丹参30.赤白芍各15.川芎12.降香9.白术15.防己20.椒目9.大黄9.炒葶苈子4.云苓15.桂枝6.生甘草8.乌附片6.淡竹如15.细辛3. 针刺:内关 照海 印堂 足三里

六诊、1992.8.6.诉服上方后写下许多粘冻沫状之物,胀闷减轻,喘息不作,惟感胸痛如针刺,微咳,求以再诊。处方:桃仁12.红花9.生地黄15.赤芍9.川芎9.桔梗8.川牛膝12.丹皮9.麦冬20.明党参15.吴茱萸6.桂枝6.枳实15.香附15.丹参30.柴胡12.法半夏15.炙甘草9.黄连6.生15.大枣9枚.3剂,水煎服。针刺:内关 照海 印堂 膻中

七诊、1992。8.15.诉左耳鸣,头昏重蒙,胀痛不舒,周身陈困重着,四肢乏力,近日经血来时脘胁窜痛,舌质绛紫,右边黯紫色重,舌苔黄白相间而厚腻,左脉滑,右脉濡细而滑。处方:苍术30.香附20.川芎15.柴胡15.蔓荆子12.升麻9.青皮20.苡米30.寄生30.法半夏12.牛膝15.羌活9.黄芩15.连翘15.焦山楂15.石菖蒲15.郁金9.2剂,水煎服。针刺:内关 照海 印堂 百会 足三里 曲池 阴陵泉

八诊、1992.8.31.诉耳鸣依旧,胸脘闷胀,嗳气不舒,舌苔厚腻而黄,舌绛紫,脉弦滑。处方:桃仁18.红花18.川芎15.赤芍9.香附30.佛手15.桑白皮12.柴胡15.青皮12.栀子20.苍术15.建曲15.厚朴9.郁金6.胆南星9. 针刺:听宫 翳风 内关 照海 印堂 涌泉

九诊、1992.10.31.诉耳鸣,头内轰鸣,烦躁难眠,喘息气逆,腹满胀大。处方:桃仁25.柴胡6.香附15.木通9.赤芍9.法半夏6.青皮9.双皮9.苏子9.川芎9.石菖蒲15.郁金6.甘草9.大腹皮10. 针刺:照海 内关 印堂 听宫 率谷 中渚 足临泣 内廷

十诊、1992.11.5.诉头痛耳鸣,多梦易警,牙痛口腻。处方:桃仁15.红花9.川芎9.生地黄15.牛膝15.桔梗9.香附6.当归6.赤芍9.柴胡9.枳壳9.甘草9.黄连10.石菖蒲12.滑石20.全虫6.蜈蚣2条.炒姜虫15.飞朱砂3.(冲服) 3剂,水煎服。针刺:照海 内关 印堂 百会 足临泣 中渚 合谷 内廷
_________________
病不许治者不治!言他术而不信乎医者不治!骄恣不论于理者不治!功渡有缘人,法传有缘人,病治有缘人!一切随缘也!QQ:570518845


-----------十一诊、1993.4.29.患者逆气喘息,胸脘胀满发作两天,尿黄便秘,心悸气短。处方:防己25.桂枝12.红参12.云苓30.乌附片8.桃仁25.大黄12.炒葶苈子10.甘草9.知母20.黄柏15.牛膝15.炒二丑5.炙柯子6.椒目15.大枣12枚. 2剂,水煎服。针刺:照海 内关 印堂 丰隆 右阴陵泉 左公孙 左间使 水分

十二诊、1993.5.9.诉逆气喘息不作,头痛心悸。处方:防己25.桂枝12.红参10.云苓30.乌附片8.桃仁25.大黄10.椒目15.炒葶苈子10.甘草6.牛膝15.川芎10.红花10.枳实15.柏子仁10.地龙10. 大枣12枚。3剂,水煎服。另予之:镇脑宁胶囊20粒,2粒/次,3次/日;心脑康胶囊20粒,2粒/次,3次/日。饭后温水送服。针刺:照海 内关 印堂 三阴交 神门 百会

十三诊、1993.7.31.诉前次治疗后,感觉今年夏天基本没再和往年一样头昏脑胀,蒙痛耳鸣,烦躁难眠。近日喘息欲作,但不是太大,求以上方为主再取3剂,并求制丸散之剂以巩固其效。处方3剂同5月9日。散剂制方如下:
防己60.桂枝30.云苓90.红参30.炒葶苈子60.乌附片30.牛膝60.桃仁60.大黄40.川芎30.降香30.郁金40.知母40.百合40.甘草30.赤芍60. 共为细末,每服6g.3次/日,饭后温开水送下。

十四诊、1993.9.27.诉于2天前再发心悸气短,逆气喘息,胸痛憋闷,难受欲死。查舌质青紫瘀斑已退去大半,舌苔白燥,脉沉实结代。处方:炙甘草12.桂枝12.云苓30.红参15.防己25.桃仁25.乌附片10.炒葶苈子10.降香20.川芎10.赤芍15.生地黄30.火麻仁30.椒目15.地龙15.大黄10.百合15.生姜15.大枣12枚. 2剂,水煎服。针刺:照海 内关 印堂 膻中 足三里 天突 右神门 中冲(点刺放血)。
另处方1剂:防己60.桂枝40.云苓90.红参30.乌附片30.丹参60.桃仁60.大黄40.川芎30.赤芍60.炙甘草60.火麻仁60.百合50.栝楼仁70.煅牡蛎50.知母30.焦生地60.椒目50.石菖蒲90.上药共为细末,6g/次,3次/日,饭后温开水送服。

十五诊、1994.3.7.诉近日头痛耳鸣,牙龈肿痛,口苦咽干。其前喘息逆气,心悸短气没再发作。查舌上瘀紫黯斑尽皆退去,舌质红绛,舌苔薄黄微腻,脉滑实。处方:川芎10.香附30.丹参30.柴胡15.炒姜虫15.地龙15.黄芪30.坤草15.云苓30.桃仁25.赤芍30.炙甘草15.郁金15.石菖蒲15.炒葶苈子15.大黄12.椒目15.生姜15.大枣12枚.2剂,水煎服。针刺:照海 内关 印堂 合谷 内廷 足临泣 中渚。
另处散剂方1剂:川芎150.香附100.柴胡80.桃仁60.赤芍60.法半夏60.青皮60.木通60.苏子60.炙甘草90.大腹皮30.石菖蒲120.郁金30.炒葶苈子60.大黄100.丹参150.烫内金180.焦生地240.阿胶60.麦冬60.红参60.陈皮60.上药共为细末,6g/次,3次/日,饭后温开水送服。并告知其病自此以后可保永无再患之虑。

按:此病当属中医喘证、胸痹、心悸范畴,现代医学称之为心脏神经官能症。然其患病久远,血瘀气滞非常严重,欲化其陈年淤血,谈何容易?医者即使有其能耐,患者若不配合,又何以为治?是以做医难其又难!纵观本例疗程,可窥其一二,患者最终尚能听从医者之劝,才得祛沉疴于顷刻之间也!

患者以气逆喘息为主症,以气岔血滞,饮邪作祟为主要证机,所谓“惊则气乱”,然其惊恐所伤主在肝肾,不过此病患证主在惊乱之机,以“气乱血滞,饮邪作祟”为其病变过程中的主要发病机理,是以治疗应以调理气血,化饮通络为其治疗大法。笔者在其后的治疗过程中正是以此为法,始得起此沉疴,使其痊愈也

本案治疗后期所用“葶苈子”取意利水消饮来平喘,是为猛药,但不猛何以逐饮祛邪乎?yin邪作祟,遏阻气机,亦是气逆喘促的一大原因也。痰饮去则气机通,喘息则可平矣!至于葶苈子在临床上的使用剂量也是颇多争议,笔者以为,临床上但用无妨,其不仅用于肺间水气,亦可用于心间水患,还可用于肠间饮邪停留,用之对路,可收神效也!!



下面引用由悉尼张有和在 2008/01/10 08:07pm 发表的内容
此病人所患不是通常意义上之哮喘。本人经验可用白人参片6-8克,开水浸渍取汁温服,如显效当在10分钟内。此应属心神虚亏之证,供参考。

丹江游子:
先生所言不差,确实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哮喘,确切地说,应该是为西医所谓的“心脏神经官能症”范畴。喘只是一个临床症状而已,然其病机是以气乱血滞为主要机理。按其脏腑论证,当在肾肝心三脏及其所属经络。此为鄙人浅见,谨望多于斧正!

下面引用由古墓厉影在 2008/01/10 10:07pm 发表的内容:
似应从痰而治, 体内陈痰不化, 气机无论如何是调不顺的.

丹江游子:
先生所言不差,患者确有痰饮作祟之证,此乃一个气岔血滞,饮邪作祟之证,是以治疗应以调理气血,化饮通络为其治疗大法。
相关文章
 该如何理解针对疾病的正确饮食原则?
 益脑散(《外台》卷三十六引刘氏方。)
 中医经典那么多方子那么多---为何没有对于
 转帖 —— 大家试试有效不?
 老公有口气怎么治疗
 清金退热饮(《女科指南》。)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