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医师交流:芍药汤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本帖最后由 yixing妙善 于 2012/5/17 17:23 编辑 www.med126.com/shiti/

芍药




【组成】
芍药一两(30g)  当归半两(15g)  黄连半两(15g)
槟榔二钱 (  6g )   木香二钱 ( 6g )    炙甘草二钱(  6g)
大黄三钱(9g)       黄芩半两(15g)     官桂二钱半(  8g  )   

   

【用法】
上药父咀,每服半两(15g),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温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清热燥湿,调气和血。

【药理作用】
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菌、抗阿米巴原虫、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中医证】
湿热痢疾证。痢疾,腹痛,便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西医病】
急性肠胃炎、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过敏性结肠炎、胰腺炎等病的临床表现符合湿热痢疾证者。

【方证分析】
本方所治之证乃湿热浸yin,壅滞气血所致。湿热侵袭,下迫下注,则出现痢疾;湿热壅滞,经气不通,则腹痛;湿热损伤脉络,则便脓血,赤白相兼;热势迫于下,湿浊壅滞于下,则里急后重;热灼于下,则肛门灼热;热伤阴津,则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皆为湿热蕴结之征。治当清热燥湿,调和气血。

方中黄连、黄芩,清热燥湿解毒,善清大肠之热,并止痢,为君药。湿热胶结,以大黄泻热于下,使湿热毒邪从下而去,与黄连、黄芩相用,以使湿热从下而去;热伤脉络,血脉壅滞,以当归、芍药活血养血,调理血脉,以治便血;浊气壅滞不行,以木香、槟榔理气行气,调理气机,以治后重,与当归,芍药配伍,调理气血,即“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共为臣药。官桂辛热通畅气机,兼防黄连、黄芩、大黄清泻寒凉凝滞,为佐药。甘草补益脾胃,顾护胃气,调和药性,为佐使药。诸药配伍,以奏清热止痢,调和气血之效。


配伍特点:
清热药配泻下药,清泻于下;寒凉药配辛热药,使寒药不凝;行气药配理血药,以治便脓后重。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是治疗湿热痢疾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下痢赤白,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辨治要点。

2.加减用药:若大便脓血多者,加地榆、生地黄,以清热凉血止血;若后重明显者,加薤白砂仁,以醒脾行气除胀;若口渴明显者,加天花粉、芦根,以生津止渴等。

3.阳虚者慎用本方。

4.痢疾初起有表证者先治表证。

转帖学习。



相关文章
 平补理痨煎(《不居集》上集卷十一)
 论医理不应掺杂命理和佛学
 枸杞根汤(《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共享]人体经络图
 山药
 仁医刁本恕 妙手治愈怪病无数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