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本草求真:肉桂"引火归元"析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作者:老农


肉桂的作用中有“引火归元”一说,不知出于何书,但此说一出引起不少人的误解,以为肉桂具有“潜藏”的作用,能够将上焦之火封藏于下焦,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处方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用点附子不太容易上火,而用肉桂稍多患者就会诉说出现咽痛等“上火”症状,肉桂不但没有“引火归元”反而“促火上炎”。张锡纯曾经论述:“附子但味厚,肉桂气味俱厚,补益之中兼有走散之力,非救危扶颠之大药,观仲景《伤寒论》少阴诸方用附子而不用肉桂可知也。”我们再看近现代的火神派用药,附子可用到一二百克,用肉桂鲜有用到这么大剂量的,看来肉桂确实比附子性质“活泼”,用之不当或剂量过大会引起火热上炎。明显与“引火归元”一说相矛盾。那么古人说的引火归元应该怎么理解呢,肉桂确实能引火归元,但它只适用于一种特殊情况:即下焦阴寒过剩,真火无处容身,被迫逃往上焦,口舌咽喉出现上火的症状或面色红赤,这是阳气即将外亡的危重情况,治疗无疑是扶阳抑阴,温补下焦阳气。补足下焦阳气后,下焦的阴寒虽然消失了,可是真阳还在上焦浮着没有归元。这时下焦的阳气对上焦的真阳说:“回来吧,下焦已经是我们阳气的地盘了。”上焦的真阳想回去,可是往下一看,中间的道路仍然是阴云密布,汪洋大海,深知自己如果直接往下走,还到不了家就会被阴寒灭掉,所以真阳不敢归元。这时下焦的阳气又想办法了:派人把真阳接回来,要想冲出重围,接应同伴回家,必须选择一味性质活泼的药物,静而不动的药物是不能胜任的。我们常说干守而不走,附子走而不守,而前面又曾引用张锡纯的论述,肉桂比附子还要活泼。这样接应是任务就非肉桂莫属了。有了肉桂的接应,真阳得以安全的返回火宅。因此说肉桂能引火归元。是帮阳气找到回家的路,不是硬把阳气压到下焦。可以说肉桂的这种作用类似于通脉四逆汤中加葱白的作用,通脉四逆汤加减法中有“面色赤者,加葱九茎”,面赤是下焦阴寒逼阳上浮,用通脉四逆汤可以祛下焦阴寒,但上下焦之间的道路不通,而葱白辛能发散,能通上下阳气,所以尽管面部有热还是用辛温的葱白,也是“引火归元”的作用。可以说在经方中,用为引火归元作用的是葱白,不是肉桂。那么肾气丸中用肉桂不是引火归元吗,在《金匮》关于肾气丸的原文中是找不到用肉桂引火归元的迹象的。后世赵献可等人对肾气丸的作用作了进一步发挥,这就应当另当别论了。可见肉桂能引火归元,不是因为它能封藏,也不是说能象牛膝一样引火下行,恰恰相反,是取其“通”性,“升”性。我们平时利用它这种作用的机会不多,因为那是极其危重的情况(在目前的医疗环境下,一般病到这种程度都不找我们中医看了,所以这种情况我们大家可能在病房都见过,但没用过)。如果对“引火归元”没有清醒的认识,把肉桂用于外感温热的咽痛或相火妄动的情况,希望用它把火“引”下来,那只能火上浇油,加重病情。但在用清热药的同时用少量肉桂是允许的,可以防止冰扼热伏,这时是用的其反佐作用,而不能说是引火归元。由此我们想到了有些医家用黄连、肉桂治疗口舌生疮,有人以为这就是肉桂引火归元的证明。如果单用肉桂取得疗效的话,我们承认这是引火归元,可是这里还用了黄连,再用引火归元的理论就没有说服力了。我认为黄连肉桂治疗口疮的机理可以从两方面来解释,从整体层面来说,其方名就表达了作用机理:“交泰”。黄连降心火;肉桂升肾水,心肾交泰,恢复了机体的平衡状态,所以局部的口疮得以痊愈。另一种机理是通过局部来解释,口舌生疮是属于“火”,黄连能清火,用点肉桂是反佐,防止冰扼热伏。这两种解释都比引火归元易懂,而令人信服。
   

或有人问桂能降气,如桂枝加桂汤、苓桂枣甘汤,既然能降难道不能封藏吗?我们要看桂能降气降的是什么气,如果降的是阳气,那么我们承认它有封藏作用,而恰恰相反,它降的是阴寒上冲之气,降阴气正是其升阳气的表现。大家看一眼阴阳鱼就明白了,象翘翘板一样,阳气上升的同时,阴寒就下降了。所以桂能降气可以说成是:升是原因,降是结果。
   

或又有疑问:桂能平肝,既然能“平”,难道不能封藏吗,我认为这类似于桂能降气的问题。桂能疏肝是原因,平肝是结果。平肝仍是用其通散之力,肝气有郁时就能有肝气旺的表现,能把郁疏通开,肝气自然也就平了。就像鞭炮,把火药裹得紧,封得严,它能震耳欲聋;把它的封泥去掉,再放到时候只能“噗哧”一声就完了。肉桂平肝也是把肝的淤滞疏通开,肝气就没那么旺了,和柴胡郁金是一个道理,而不是象龙骨牡蛎磁石那样能平肝潜阳。
   

总之肉桂能“引火归元”是因为其能走散,而不是因为能潜藏,所以只能用于阴寒逼阳欲脱的危重证,而不能用于一般的相火妄动或外感温热等情况。
   

本文并不能就此画一个句号,还有一个疑问不能解决:“木得桂而枯”,能克木的为金,“八月桂花遍地开”,金秋时节开花,也表明桂与金有一定的联系。既然有金性,就应该有肃降之性,这与前面论述的桂性走散不能统一。或许可以“抵抗论”予以解释(参看拙文《论药物的明暗两性》):“桂花能在天气肃杀的季节开放,说明其有抵抗肃杀之气的能力,这就更加证明了肉桂的作用向上向外”,究竟应该看待这个问题,希望朋友们参与探讨,给予指教。不管理论怎样解释,肉桂比附子更容易使人“上火”是实际情况。
-----------怪不得我晚上吃了一颗附桂地黄丸,早上嘴唇马上起个泡,再不敢吃。!!!
-----------我给一位女性虚劳朋友用了一点肉桂就上火了
-----------我的体验原来也是如此。原来少量运用就上火。后来发现大量(四分之一茶匙粉末),长期也并不像以前那样动辄上火。体验变了。桂我一直认为与心同质。吃桂就是强心补心。
火的看法,我早就变了。火是元气之外泄。其常态居于地下,是岩浆也。
-----------“  八月桂花遍地开”  的 桂花树,木犀科木犀属,又名“月桂”、“木犀”,俗称“桂花树”         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树皮,  是樟科植物。
-----------本文并不能就此画一个句号,还有一个疑问不能解决:“木得桂而枯”,能克木的为金,“八月桂花遍地开”,金秋时节开花,也表明桂与金有一定的联系。既然有金性,就应该有肃降之性,这与前面论述的桂性走散不能统一。或许可以“抵抗论”予以解释(参看拙文《论药物的明暗两性》):“桂花能在天气肃杀的季节开放,说明其有抵抗肃杀之气的能力,这就更加证明了肉桂的作用向上向外”,究竟应该看待这个问题,希望朋友们参与探讨,给予指教。不管理论怎样解释,肉桂比附子更容易使人“上火”是实际情况。

-------肃降性和向上向外的抵抗性同时都有吧,但桂枝尖的抵抗性远大于肃降性,肉桂的肃降性则稍大于抵抗性。内服后的药效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是吗?
-----------不才先生理解的有深度,在此有一篇关于桂能克木的帖子,可作为上文的补充,请方家指点

桂枝调肝作用的分析

桂枝的作用一般概括为发汗解肌、温经通络、通阳化气、壮心阳、降逆气等。另外桂枝还可以对肝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主要包括两方面,即疏肝与平肝,也有人提出桂枝能补肝,其实补肝是从属于疏肝的,因为肝的作用是生发、疏泄,桂枝帮助肝气疏通就相当于补充了肝的作用,所以这里把补肝并入疏肝作用中,下面就桂枝疏肝平肝的作用机理做一分析。
首先明确一下桂枝的五行归属问题。古人讲“木遇桂则枯”,能克木者为金,而且桂有降逆的功效,能降者为金与水,所以有一种说法认为桂具有金性,这样对桂能平肝就有了合理的解释,但对桂能疏肝却不能自圆其说了,我们来分析一下木遇桂则枯的真实含义。传统的文献对“木遇桂则枯”的解释是将桂钉入树木中能引起树木的死亡,邓小虎先生编著了一本书叫做《百病之主—桂枝说》[1],上面对桂能克木的解释更令人信服:“又《说文解字》记载:‘桂,江南木,百药之长,梫,桂也。’桂还有一个名字叫梫,意为肉桂树浓郁芳香之气,可以抑制其他树木的生长,久而久之,其他树木死亡而只剩肉桂树,形成“间无杂树”的纯桂树林。桂枝的这种特性被赋予中国哲学“比类取象”的思维方法,就是克木、伐肝。”通过这篇文献我们可以理解,桂克木的原理类似于抗生素,因为抗生素是霉菌产生的杀死细菌的孢子,都是为了消灭和自己竞争的对手。是属于同类的竞争,和五行相克的金克木并不是一回事。也就是说桂能克木不能表明桂属金而有肃降之性。桂仍然应该属木。由此我们知道,相克应该有两种情况:即同类相克和异类相克,五行相克是属于异类相克,同一物种之间的相克属于同类相克,前者好比笔和橡皮的关系,后者好比铅笔和毛笔的关系,橡皮可以把铅笔写的字擦掉,所以说橡皮克铅笔;毛笔可以用更深的颜色把铅笔字涂黑,所以同是笔类,但毛笔过强,它就会同类相克。既然桂性属木,木是生发阳气的,怎么来解释桂能降逆的作用呢,我们要看桂能降气降的是什么气,如果降的是阳气,那么我们承认它有封藏作用,而恰恰相反,它降的是阴寒上冲之气,降阴气正是其升阳气的表现。大家看一眼阴阳鱼就明白了,象翘翘板一样,阳气上升的同时,阴寒就下降了。所以桂能降气可以说成是:升是原因,降是结果。由此我们知道桂的性质是温热的属春木,而不是秋金。
桂能疏肝,分两个层次,即气分与血分。先看气分疏肝,当肝气郁滞还没有横逆的时候,可以用桂枝来疏肝,这种肝气郁滞是肝本身的力量不足,不能有效的疏通气机,人常表现为萎靡不振,倦怠乏力,食欲不佳等,因为桂枝属木,同气相求的缘故可以助肝木一臂之力,也就是前面论述的补肝即疏肝的意思,所以说尽管肝脏以阴血虚为多见,阳气虚也不是绝对没有,张锡纯即认为补肝阳当用桂枝、黄芪;再来看桂枝入血分疏肝,肝为藏血之脏,桂又能入血分而畅血行,从这个意义来说,桂枝行血即疏肝。桂枝疏肝和柴胡、郁金有什么区别呢,应该说没有本质的区别,无非是桂枝更适合于肝阳气不足的情况,而且桂枝属于木中的强者,疏肝的力度较强,用其疏肝时量宜小,用量一大就表现为平肝作用了。
桂能平肝,前面论述了桂克木是同类抑制,既然桂的木气较强,自然也就能平肝木。但事情却不是那么简单,并不是所有的肝旺都可以用桂枝来平。一般来说肝旺可分为三种情况:即肝气横逆、肝火妄动、肝阳上亢。桂枝平肝只适用于肝气横逆的情况。前面提到桂枝疏肝是用于肝气郁滞还没有横逆的时候,为什么郁滞还不横逆呢,因为肝气弱,“横”不起来,如果肝气不弱而又受到郁滞时情况就不同了,它会乘脾犯胃,甚至连肺都敢招惹(《伤寒论》中“此肝乘肺也,名曰横”)。怎么把这个肝气平下去呢,用金性的药物压制吗,或许能够暂时缓解一下,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为肝为将军之官,不喜欢压制。用柴胡等疏肝吗,肝气已经横逆了,和肝气郁滞时情况又有了质的不同,因为它的实力要比单纯郁滞时更加充足,单纯的疏通虽然是肝脏所喜,可是将军也可能因此更加狂妄。怎么办,这时只有用恩威并重的方法,用桂枝。首先桂性升发,能够疏通,同时桂又有同类抑制的作用,不会让肝木得意忘形,好比说一个人发怒了,如果让他的上级开导一番,效果应该是很好的。所以用肉桂叫平肝,用柴胡叫疏肝。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肝气虽然平了,桂的这个上窜之性怎么解决,因为这里有的是同类相克,以暴制暴的手段,桂制服了肝,谁来制服桂呢,张锡纯用桂平肝时,加龙胆草就是为了对桂枝有一个制约作用。正是因为桂用上窜之性,所以说桂枝平肝只适用于肝气横逆,而不适用于肝火妄动与肝阳上亢,肝火妄动的主要矛盾是火热为患,与桂枝等于火上浇油;肝阳上亢的主要矛盾是上实下虚,与桂枝后加重了气机的上升。对于肝阳上亢的耳鸣目赤眩晕等,桂枝可能不能胜任,张锡纯的代表方镇肝熄风汤中不用桂枝,而用牛膝、代赭石、龙骨、牡蛎等。
小结:桂枝具有疏肝与平肝的作用,疏肝适用于肝郁而没有横逆的情况,之所以没有横逆是因为肝的实力相对不足,如果更加不足,桂枝就表现为补肝作用了。因此桂枝的疏肝与补肝作用只有量的差别,没有质的区别。桂枝的平肝作用适用于肝气郁滞又横逆的情况,能够对肝木起到即疏通又抑制的作用。最后注意肝火过旺或肝阳上亢的情况不太适合用桂枝来平。而适合用清肝泄火或镇肝潜阳的药物,如龙胆草、牛膝、龙骨、牡蛎等。
参考文献:
[1] 汤小虎,邓中甲.  百病之主—桂枝说.  人民卫生出版社. 12.
-----------请问楼主:我今年虚岁50,觉得有点肾虚,现在每天吃少量桂附地黄丸,合适吗?是不是可能会引起上火?
-----------个人浅见,肾气丸应该是不太容易上火的,因为是少火生气,问题不能单纯的分析肾气丸上不上火,还要看体质及现在的证,您现在不正在吃吗,说明已经吃了一段时间了,自己的感觉最能说明问题。至于最后的效果,前人有这样的说法:补充阳气只要症状不加重就是有效了,滋阴的话症状不减轻就是无效。挺有道理的。

[ 本帖最后由 老农 于 2010/1/14 20:25 编辑 www.med126.com]
-----------也没吃多长时间,现在也就一周吧,开始吃桂附地黄丸就遇到上火感冒,现在还鼻塞,真无法判断了!先停停再说吧!
相关文章
 精明之府
 风燥
 国家中医药局:取消中医是对科学的肆意否定
 请教高人~平衡针的问题~谢谢
 碧桃浸液(《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芎藭汤(《产科发蒙》卷四)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