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脉法精微:哪位有关于脉诊仪的最新研究消息?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用现代科学手段,阐释古老的脉学,使之可视,容易教学,还可成为一种诊断依据,如同心电图似的,成为我等中医大夫手中的常规检查方法,这是一个进步。
请问谁知道脉诊仪研究到什么程度了?在哪儿有这方面的信息?
-----------台湾地区2002年出的王唯工所写《气的乐章》一书中以共振理论解释经络,并提到作者发明的脉诊仪。
-----------台湾地区计算机辅助技术应用于中医研究概况
资料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所属地区:中国大陆
摘自《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年12月 第9卷 第12期》
陈榕虎(福建中医学院 福州 350003)

  台湾地区计算机应用于中医药研究起步比较早,特别是将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应用于中医诊断与治疗方面有不少的研究与尝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1 计算机技术在中医诊断中的应用
1.1 在中医脉诊中的应用
1.1.1 研究开发并改进脉诊仪
  计算机辅助研究脉学、脉波的原理是:利用压力转换器、电容微音器或应变器,取寸、关、尺位置,测定浮、中、沉脉的讯号量,所得的讯号量先经过高通及低通滤波器过滤,再经过类比后将讯号数字化转入计算机。转入计算机的脉波与数据库中的脉波通过计算机进行比较,以此来判断病人的脉象。

  1977年,汪叔游开始从事脉波图形判读的研究,建立一套中医脉波图形判断标准以此了解人体脏腑状况。初期,汪教授应用多频道记录仪和自制的压力转换器测出25种脉波图形;至20世纪80年代,电子计算机辅助应用于脉波的研究,1981年即有报导应用8743微计算机代替多频道记录仪;1984年苹果II微机替代8743机;1987年开始使用内存16兆IBM机;1988年又研制了DataFax.数据库管理系统;近几年随著计算机技术的更新换代,脉诊仪的研究也随著更新换代。

  王唯工教授独创的“共振理论”认为,脉波是血液的压力波在流经脏腑中与心脏共振产生的,他利用压力转换器取得脉波,发现不同频率共振波的强度与不同脏腑的健康状况相关连,设计了一套专供脉波研究的仪器。

  1989年,赖舜彬应用数据库技术开发“脉波测量暨分析系统”,同时发明了三指取脉的硬件装置。

  1990年,黎恩彰开发“机械手指暨脉波分析系统”。该系统是一种计算机智能系统,不但包含分析功能还加入一项脉波信号的希伯氏转换特征分析,还改良了三指取脉的硬件装置。

  1993年,杨炳坤应用单晶微计算机研发“可携式智能型脉波谐波即时测量与分析系统”。该产品是一种独立的可携式的量测系统,临床通过后投向市场,在台湾市场上造成旋风式的影响 。

  1998年,林钦裕以脉诊把脉的原理来推论传感器及其架构,设计出供中医脉诊使用的多脉波讯息感测仪,在脉波讯号感测及撷取系统研究方面取得一定突破。

  综上所述,台湾计算机应用于脉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脉波仪的开发上。脉诊仪开发的思路不同,但开发的过程首先强调波型样本的搜集与比较,并配套研制和开发了各种数据库系统进行分析对比;在脉诊科学化研究中对传统较含糊的脉象概念,经量化分析使其有较明确的数值定义。目前研究得出一套换算公式,对于脉图定义与判读都有详细说明。脉波仪的制作仍存在许多瓶颈,脉波讯号的分析方式还局限在一阶导函数、频谱分析、功率频谱等。传统中医概念上的脉诊意义未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如二十八脉象与脉搏之间的关系等无法说明。

1.1.2 脉诊仪临床应用研究
  脉诊仪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事例较多,建立临床基地和现场,收集和发现各种病例的脉波图型,配合脉诊仪开发和临床疾病的验证,同时脉诊仪的开发逐渐升级,也越来越智能化。

  1993年,郑瑞棠、陈大义运用中医脉诊仪配合西医诊断糖尿病的资料分析,得出中医脉波在糖尿病诊断具有独特的波形。黄素华运用脉诊仪配合血中生化检测发现,高血压患者与正常人的脉象波峰高幅、斜率的变化均出现有意义的变化,从变化中辨别出高血压阳亢型、肝肾阴虚型、阴阳两虚型。

  1988年,台湾交通大学的黄东正研究“关于人体外脉搏信号测量系统设计与讯号分析”。探讨肝炎与高血压病人体外脉搏信号,发现肝炎与高血压病人及正常人之血压脉搏波形在频谱上确实存在显著差异。

  陈逸光“以微计算机分析中医脉波图形之软件设计”作为其硕士毕业论文,并于1996年将二种脉诊分析仪运用于冠心病研究之中,讨论了冠心病患者在二种脉诊仪上的脉波显示差异。

  1998年,沈建中以王维工设计的脉诊仪(脉搏谐波频谱分析仪)对正常儿童、气喘病发作期儿童、气喘病缓解期儿童进行脉波分析,发现缓解期儿童与健康儿童左右脉波的频谱分析上有显著差异。

  1998年,林宜信以脉诊仪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全过程进行脉波跟踪对比,发现代表心脏系统C0(右侧)和代表三焦系统的C9(右侧)有明显差异,提示放疗后患者心血管及唾液腺受一定程度的损害。

  1983年起,王唯工以物理学结合中医脏腑经络学说开始研究脉波诊断系统,独创“共振理论”,并应用该仪器进行了“协助中医诊断的可行性研究”、“经络研究”、“中药归经研究”等,取得了丰硕成果。

  1999年,翁清松以自制的红外线手指脉波量测系统对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患者进行量测,并利用LabView、Matlab与Delphi进行资料的撷取与分析处理,最后以Wirnk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明显判别出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的脉波差异。

  1997年,傅式恩依据人工智能学中“基于范例的推导”原理,设五类模块来撷取各种脉象的规则,开发具图形识别技巧支持功能的,具有自动脉波辨别能力的计算机辅助系统。

1.2 计算机在中医望诊中的应用
  1998年,苏振隆教授利用计算机进行舌诊的定量分析研究。临床上以50个健康人的舌象特征:舌色、舌形、苔色做辨识,应用Delphi3.0编程,利用计算机建立一个“舌诊定量分析系统”,系统流程为:影像校正、影像单位换算、影象分割、舌色与苔色分析、舌形分析、苔质分析等,归纳出健康人舌象分布的特点及舌质与舌苔变化的规律性。该系统已初步具备舌诊的功能,并将进一步扩大舌特征病历样本的收集,建立样本数据库。苏教授还针对45位健康人及55位上消化道病症患者的舌影像进行舌特征之分析,结果发现:两者主要的差异在于上消化道病症患者的舌苔所占百分比明显地大于健康人的舌苔所占百分比,并且舌苔多集中分布于舌中间部位(即脾胃区),其中又以白苔为主。

  1998年,邱创乾利用红外线摄影技术,取得舌头红外线影像,建立舌影像与脏腑对应关系之参数数据库。该实验撷取42名正常男女的红外线舌头影像,并针对肝胆、脾胃、心肺区的温度分布进行分析统计,观察舌面温度最大值,整体平均值等,以分析舌头整体温度分布状态。邱氏还使用高分辨率彩色摄影系统记录储存舌影像,将舌体影像的颜色及空间纹理及舌苔特征等量化处理,该系统对腻苔和腐苔之辨识率分别达77.3%和100%。

  胡威志利用红外线摄影机及自行开发的分析系统,分析正常人与消化道病人之舌影像。结果发现,上消化道病人的舌头平均温度低于一般人,舌中与全舌的温差则高于一般人,并由此分别胃炎与十二 指肠溃疡及胃溃疡舌象的差异。

  陈文秀对舌象采RGB三原色、HSL颜色模型探讨中医舌诊定性与定量的关系。

  计算机在望诊中的应用原理是利用高科技的摄影技术搜集健康人群的舌象,同时也收集各种病态舌象,分别建样本数据库。该项研究目前仍局限在舌象标本特例的搜集,并对部分病例开展中医传统意义上的舌象比较研究。

1.3 在中医闻诊中的应用
  中医闻诊是以患者声音的变化作为诊断的依据,传统闻诊带有主观和经验,被医学界认为不科学。台湾中医界藉助计算机技术在闻诊上建立科学依据。1998年中国医药学院罗纶谦在中医门诊中筛选阴虚患者60名为实验组,另60名非虚者为对照组。录取英文母音/a/一短声,将撷取有效之声波波形分成前、中、后三段进行频谱分析,结果显示:1、共振频率均值方面,第一共振频率均值,非虚组高于阴虚组,但第二共振频率均值则是阴虚组高于非虚组。2、共振频率变异数方面,阴虚组皆高于非虚组,阴虚组的共振频率变异大,较不稳定。此项研究是藉助语音分析技术以了解闻诊辨证的客观变化。

2 计算机在中医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1996年,林昭庚以病患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取解剖学位置上的穴位位置,再比照针灸学上腹部各穴位置加以定位,建立腹部各经穴安全深度之预估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人体体质指标与腹部穴位深度有显著的相关。

  2000年,郑振鸿利用智能型“感知机类神经网络系统”开发中风中医诊断配药系统,并以网页(WEB)形式发布。诊断系统设有2个模块:症状分析模块(输入)、症型分析模块(选择输出6个不同的症型);配药系统设3个模块:症状分析模块(输入)、症型分析模块(处理)、药物(分析输出10种方剂和15种单味药)。研究选取36例中风后遗症的案例进行计算机中医诊断配药实验,诊断系统准确率达75%,配药系统准确率达86%。该系统除了诊断与配药功能外,还可在网络环境中使用,提供医师网上辅助诊断和开方。

(收稿日期:2002-03-21)
-----------下面这篇是台湾逢甲大学自控系2000年的一篇文章节选:

中医医疗器材交流访问团感想
林钦裕研发长

大陆脉诊仪参观访问之介绍及感想

上海中医药大学脉诊仪的研发
这是这次参观访问唯一看到的脉诊仪,脉诊仪是由上海中医药大学费兆馥教授及汤伟昌副教授多年来的研发产品。虽然已开发多年,但是仍然未能普遍地运用於临床诊断。究其原因,应该有二:由於脉诊仪只有一个压力信号,不足以描述脉诊的二十八脉象,此其一;另外若仔细观察费教授设计的脉诊仪,其实并不是量取血管内的脉压,而是以5×5平方公厘的金属接触面压在腕部桡动脉上,桡动脉血管的直径大约3~5公厘,基本上可以将全部的血管覆盖,做为脉位浮中沉的撷取,但是由於不知道覆盖的面积有多少,无法计算压力多少,所以只好以受力多少来表现,这就造成病患量测不标准的问题,更难以在临床应用。这两个主要原因促使脉诊仪虽然开发多年,但仍然在研发阶段。

费教授研发的脉诊仪看来还是依据罗志聪的七种生物力学,认为这七种生物力学可以描述魏轫的八种指下感觉,进而阐述二十八脉象。这七种生物力学是指血管内压力丶心率丶血管管径丶位移丶位移的变化丶动脉管顺应性丶脉波的反射及共振等。这些都是与血管的压力与位移有关,所以费教授所设计的脉诊仪只有一个压力感测器,另一努力的方向是想获得血管位移的变化,但不成功。目前已经证明单一的脉压信号是不足以呈现所有的脉象。国内逢甲大学林钦裕教授有鉴於此,早已在1997年基於血管流体动力的观念提出多讯息脉波感测器的研制。林教授的想法:不仅要量取血管内的压力,还要同时获得血管流量的信息(这信息应该与位移及位移的变化有关),更因为能同时获得压力及流量,两者相乘,就可以获得血管内的血流能量,这一点是罗志聪没有提到的地方。如果配合现今的红外线都卜勒血流仪,先取得病患的血管管径丶动脉顺应性丶及血液的黏滞系数,林教授研发的多讯息脉波感测器可以提供比罗志聪的七种生物力学更丰富的讯息,以供中西医诊断之用,目前已接近於完成阶段。此外林教授所设计的感测器探头接触面积为直径0.8公厘,而非费教授的5×5平方公厘接触面积,并设计有对准装置,以求探头落在血管的中间,量取脉压,而非费教授所量取的受力大小,这可以改善病患量测时的正确性。这些设计观念可说是领先大陆脉诊仪的研制。

利用脉诊仪撷取脉压讯号後,大陆仍然是以脉象图分析的方法做临床诊断的依据,而国内中央研究院王唯工教授更以脉波频谱分析丶脏器共振的学理,开拓另一领域的研究。林钦裕教授设计的多讯息脉波感测器若完成,它提供了更多的讯息,可以参考费教授及王教授的研究,同时对讯号做时域及频域分析,应可获得更多的研究结果,有助於中医脉诊之现代化。因此可以说国内在脉诊仪的开发,虽然较大陆为晚,但是在发展上都能融入工程观念,开展新的观念,是比较优势的地方。


整个中医医疗仪器大陆参观访问单位的感言

大陆推动中医现代化及中西医结合四十馀年来,可以说是有相当的成果,尤其是在天津南开医院看到吴咸中领导的学术研究团队,对於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研究成果,非但改变了中医不能治疗急性病的观念,也对於他们兼容并蓄(中西医结合)丶追求卓越(中西医治疗要超越中医或西医)的作法是由衷的敬佩,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中医四诊的诊断仪器方面,大陆对於脉诊仪丶舌象仪丶多道生物信号分析仪等开发甚早,但基於仪器的不标准化,未能获得中医师的接纳采用,大多数处於停顿状态。不过仍然有北京西苑医院的翁维良教授及上海中医药大学的费兆馥持续在研究。改进的策略是引进它种学科的人员来共同开发医疗仪器,如北京西苑医院与清华大学,天津南开医院与南开大学等。而国内早已是由医工丶自动控制丶电机丶资讯丶机械丶统计等它学门的研究人员共同开发。

大陆开发出来的医疗仪器事实上稍嫌简陋,如果国内结合学术及业界的能力,可以开发更精良的仪器设备。

在大陆最令人羡慕的是,当有一种医疗仪器开发出来,就有丰富的临床基地来验证医疗仪器的使用效果。虽然它们也刚建立医疗仪器的使用办法,但是有众多的医疗人口可以提供实验是不争的事实,许多参访单位也都非常乐於做为我们开发的医疗仪器的临床基地,这也是两岸学术研究可以互补之处。
-----------
Originally posted by tirzah at 2006/1/15 23:04:
台湾地区2002年出的王唯工所写《气的乐章》一书中以共振理论解释经络,并提到作者发明的脉诊仪。


此书可在此站购买: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03692

下文引自上述网址。
=============================================
       
氣的樂章:氣與經絡的科學解釋,中醫與人體的和諧之舞

作者:        王唯工/著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02 年 09 月 07 日
語言別:繁體中文


有一個理論,將同時解開血循環、演化與中醫的奧秘……
「為何我們的心臟僅1.7瓦就能將血液輸送全身?」
「為何心臟長在人體中間偏上方,而不長在頭頂?」
「為何我們的主昇動脈轉了一個大彎,血液仍能順利傳送?」……

本書作者開宗明義提出了七個問題,許多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生理現象,以現代生物醫學的角度來看,卻完全無法說明。「水往低處流」的流量理論不足以解釋人體的血液循環原理,因循環問題導致的慢性病病因,也無法自現代西方醫學理論中找到答案。

失眠、偏頭痛、背痛、青春痘……等日常小毛病是循環病,高血壓、心臟病、腦中風……等重症亦是循環的問題。國人的十大死因,也幾乎都與「循環」有關。如果不能用一種新的眼光來理解我們的生理運作,就不可能真正了解這些威脅我們生命最鉅的慢性病的成因。

本書作者以彈簧實驗為例,深入淺出地說明「共振理論」才是血液循理最合理的解釋。不僅如此,共振理論也同時印證了中醫「氣」與「經絡」的說法,中醫看病時將人體視為一整體的思考方式,非常符合血液循環的原理。換句話說,「共振理論」為中醫找到了一個現代的、科學的出口,並為現代醫學束手無策的慢性病,自中醫理論中找到了治癒的關鍵。

人為什麼會高血壓?高血壓是因為身體某個部位缺氧,心臟必須加壓、多送些血液過去,因此產生高血壓。遇到這類患者,西醫的作法是直接開降血壓的藥,讓心臟不要那麼用力;但事實上身體中缺氧的地方仍然缺氧,心臟卻因為藥物的作用變得?鈍了,病人也可能因為吃了過多的藥而造成胃衰竭、脾衰竭。如果從中醫、從氣與經絡的角度來看,就會知道真正的病因。

人體的生理運作像一篇樂章,「氣」就是其中的旋律。我們有了這個以循環為主的概念之後再來看疾病,眼界會完全不同。

「西醫是治你不死的學問,中醫是讓人活得快樂的學問。」本書清楚地分析了中西醫各自的擅場,也解釋了許多現代病的病因和診治重點。此外,還有關於練內功、金鐘罩和所謂星象學、胎教等有趣的議題。欲瞭解中醫以及具科學背景的讀者,都可以在本書中獲得新的發現,一般讀者則可自本書得到更前瞻的養身觀念。
作者說,「人人應該都可活到一百二十歲,一百歲以前過世的都算夭壽。」

這將是新的開端,朝向一個自然老化而無病痛的未來。(文/大塊文化)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西醫是治你不死的學問,中醫是讓人活得快樂的學問。」

中醫擅長的是「治病不傷身」,重在尚未明顯生重病之前的治療。許多現代病如高血壓、心臟病……等病人,事實上都可以中醫的醫理概念得到更好的診治、更無病痛的對待。

但中醫長久以來遭受「不科學」的批評,被認為是落伍過時的醫學。自從西方掀起一般中醫熱、中藥熱的風潮之後,有許多科學投身於中醫科學法的研究,但來沒有人從血液循環的角度來解釋中醫,更遑論如本書作者將其公式化和數量化。

前台大教務長李嗣涔便說,在他看來,王教授的成就是"beyond the Nobel Prize"。本書提出的「共振理論」,不僅與中醫傳統的「氣」、「經絡」……等概念完全契合,也突破了人體血液循環理論長久以來的困境,許多現代醫學無法說明的現象和病因,都得到了解答。

「為何心臟不和腦的位置對調,如此輸送血液不是較方便?」「為何我們的心臟僅1.7瓦就能將血液輸送全身?」(一般日光燈是20瓦。人工心臟已做到30幾瓦,還是無法取代真正的心臟。)人體的生理運作就像一篇樂章,可以諧波分析,「氣」就是其中的旋律。

本書提出許多有意思的觀點,深入淺出地說明了人體的循環原理,也解釋了許多現代病的病因和診治重點。此外,還有關於練內功、金鐘罩和所謂星象學、胎教等有趣的議題。欲瞭解中醫以及具科學背景的讀者,都可以在本書中獲得新的發現,一般讀者則可自本書得到更前瞻的養身觀念。

作者說,「人人應該都可活到一百二十歲,一百歲以前過世的都算夭壽。」

這將是新的開端,朝向一個自然老化而無病痛的未來。


作者簡介:

王唯工
台灣大學物理系學士、清華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1969年因為對中醫感到興趣,放棄了史丹福及耶魯而選擇了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的生物物理系,主攻神經科學。 1973年獲博士學位。曾聘任中山大學物理系創系主任、陽明大學醫工所所長,並於台大電機系醫工組任職,在中醫學院中醫所授課五年。1988年首次製成脈診儀,在台大醫院、榮總、中醫學院等多處與西醫會診,並與多位中、西醫先進合作研究。在醫學工程領域多次獲國科會傑出獎,且因脈診之相關發明獲經濟部發明獎。其發明上的貢獻連續收錄於Marquis世界名人錄。現從事漢唐醫學之研究,及各種非侵入性醫療器材之開發。
-----------正在研究脉像仪,不是脉诊仪哦,是模拟各种脉像的仪器。有兴趣可以跟都市熊共同探讨。
-----------不知都市熊先生所言脉象仪是何物?请赐教。我等待。
-----------感谢!
-----------资料库里的书都怎么弄的,整本扫描?
-----------这个链接里头几个台湾学生的讨论看看还蛮有意思,提到《气的乐章》一书和做中医仪器的一些内容:http://destiny.xfiles.to/ubbthre ... r=613490&page=0
相关文章
 请问传承
 一笔消(《饲鹤亭集方》)
 桃仁散(《圣惠》卷四十三。)
 活络效灵丹
 补肾
 悲伤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