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中医讨论:养生保健热能否带火高校中医药类专业招生就业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随着医疗卫生、营养保健、健身休闲、旅游、体育康复等健康服务类产业的兴起,健康产业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在这个新兴产业中,传统中医药学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中医养生保健大行其道、持续升温

    养生保健节目收视率长期稳居前三位,各大书店的养生书籍销量均呈上升势头,中医保健名人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

    “来,我帮你调调。”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老大的幸福》里,范伟扮演的以养生专家自居的主人公老大,见人最爱说的就是这句口头禅。这句话准确地抓住了当今风靡全国的养生保健热。在北京的街头巷尾,大爷大妈说起《健康之路》、《养生堂》节目,说起中里巴人、曲黎敏,说起《不生病的智慧》、《从头到脚话健康》,如数家珍,头头是道,连一些日常生活不规律的年轻上班族也“改邪归正”,开始讲究科学的饮食起居。

    据调查,养生保健电视节目收视率已经长期稳居前三位。除了央视以外,全国20多个省市的上星电视中,开办养生保健节目的有20多个。荣登排行榜的著名栏目中,有央视的《健康之路》、《中华医药》、《健康早班车》等,有北京电视台的《养生堂》、《健康北京》,此外还有辽宁卫视的《健康一身轻》、湖南卫视的《百科全说》等。

    据北京市新华书店最新统计,目前大型书店在售的各类养生书有6000余种,其中中医养生书约3000种,销量均居上升势头。在中关村图书大厦,位于4层的医药卫生区,除了设有4排“养生保健”书架之外,还专为“中医养生”特设了3排书架。图书大厦负责人介绍,进入2010年,1月至2月养生保健类图书销售额达63万余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从2007年开始,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曲黎敏已经成了养生界的名人,被称为“养生界的于丹”、“健康教母”。

    那么,为什么会兴起养生保健热潮呢?世界卫生组织1996年在《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医学,将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从重治疗向重预防发展,从对病源的对抗治疗向整体治疗发展,从对病灶的改善向重视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从群体治疗向个体治疗发展,从生物治疗向心身综合治疗发展,从强调医生的作用向重视病人的自我保健作用发展,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发展。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武继彪认为,中医药的理论思维和辨证论治方法及中医医疗保健模式在当前及日后的养生保健中,将显示其独特而旺盛的生命力。《黄帝内经》中有句名言:“圣人治未病”。“治未病”被认为是最先进、最超前的预防医学。唐代名医孙思邈又发展为“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中医养生的风生水起和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也有关系。过去人们信赖西医,而忽略了中医的神奇功效。实践证明,中医在养生保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普及中医养生知识,增强全民保健意识,提高国民身心素质,是使我国的总体健康水平达到世界前列的根本之策。

    专家指出,我国有城市社区和街道8万余个,社区卫生医疗服务需求巨大。此外,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今后老年公寓、老年医疗以及与老年人需求有关的社会服务机构将大量出现。社区服务、全科医生、家庭护理等现代卫生服务形式,可为中医药大学生就业提供广阔的平台。国家正在大力推广社区医院、乡村医院,中医专业的毕业生在基层有着广阔的就业空间。

    中医专业招生就业难在哪里

    现有的法规政策限制了中医药类毕业生当年就业,就业观念单一、就业视野狭窄、不愿意到基层缩小了就业领域

    令人费解的是,与近年来全民养生保健的日益趋热不同,中医药类高等院校的招生就业情况却一直不如人意。究其原因,有外部的客观原因如体制等,也有内部原因如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等,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中医药专业的招生和就业才能有新的起色,才能适应中医药快速发展和民众的需要。

    1998年,我国《执业医师法》将医师执业类别分为临床、口腔、公共卫生、中医4大类别。而中医学院毕业生只能从事中医类别工作,中医学院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生只能参加中医类别的执业医师考试,不能参加临床类别的执业医师考试,这就大大缩小了中医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武继彪说,现在中医院也纷纷聘用西医专业毕业生,而中医学院的毕业生一旦进不了中医院只能去西医院。目前西医院的中医科都很薄弱,进人计划极少,不少中医专业毕业生即使到了西医院也是从事中医以外的工作,而按照《执业医师法》及执业规定,这属于跨类别行医,是违法的。

    近几年全国中医药院校几乎都在扩招,每年加起来至少有三四万毕业生。中医院人员更替周期长,加之中医院数量有限,客观上使毕业生“滞销”。受中医“越老越值钱”观念的影响,许多医院都希望老专家们退而不休。中医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即便进入了基层医院,在近年之内,职业难以有较大的发展。一些具有特色的临床治疗方法,包括针灸、推拿等主要靠医生的手工操作,收费极其低廉或不合理,直接导致医生不愿采用相关的治疗方法。一些中医专业的毕业生好不容易找到了基层医院的中医职位,却干不了多长时间,又选择了辞职。

    一些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单一,视野狭窄,择业期望值过高。许多学生常问:“毕业后不当医生还能干什么?”由于就业视野狭窄,错失了像营养师、保健按摩师、健康管理师等与健康相关产业的好职位。另外,医药营销、保险等行业其实也很缺人。将就业范围局限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成为学生就业的羁绊。还有的学生对工作待遇期望值过高,过于关注“收入如何”、“住房条件如何”,等等。另外,很多中医院校毕业生只想进大医院,而不愿自己创业或到基层工作。

    用人单位存在偏见,也是不可回避的事实。现在很多用人单位还在奉行“重点大学毕业生强于一般大学毕业生、研究生强于本科生、本科生优于专科生”的观念,正是这种观念使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只看学校和学生的学历,不看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有的单位甚至还挑性别。还有一些单位无节制地提高用人规格,原来用专科生的岗位,现在上升到用本科生,原来用本科生的岗位现在却上升到用研究生,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生处处长高文义认为,中医类毕业生就业率低是相对的,其主要原因是需求的结构性矛盾。目前,大中城市医疗机构对医学类毕业生要求层次较高,基本上是硕士学位以上层次。基层县区、乡镇一级医院对本科医学类毕业生有需求,但一些地方主管部门限制用人编制计划,使基层医院没有用人自主权,制约了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针对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在落实方面各地存在差距,有些激励政策、保障措施还需要加大力度。此外,医学类毕业生当年就业还受到政策性障碍。政策规定医学类毕业生毕业一年后,才允许报考职业医师资格。应届毕业生毕业当年没有从医资格,是限制医学类毕业生当年就业的最大障碍。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工部副部长汤军认为,政府要加大对医学院校的投入。医学院校生均培养成本高,学校投入大,师资及教学条件要求高,还要有临床实习医院,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医学院校的投入。虽然该校中医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已经修习了大量的西医基础及临床课程,完全能够胜任中西医临床科室的岗位要求,但只能进中医临床科室,不能进入中西医临床科室,毕业生执业范畴有待规范及拓展。

与市场紧密接轨寻求新突破

    按市场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引导、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自主创业,鼓励毕业生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等基层项目

    2010年3月13日,河南中医学院举办了一场大型毕业生就业双选会。到会单位331家,提供就业岗位7860个,比去年增加了93家,就业岗位增加了2883个,供需比例达到(不含联合办学)1∶3.35,创下了历史新高;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就业也出现了供求两旺的情况。几年来,该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上海中医药大学2009年中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95.64%,大部分毕业生均在各级医院及医疗相关单位(如学校、中医药研究所、医药公司)就职。

    河南中医学院采取多种措施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院长郑玉玲介绍说,该校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措施包括:今年申请开办了中西医临床医学(农村全科医师)本科专业,根据社会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增加了招生计划,面向基层培养全科医生。利用实习医院有利条件,在原来毕业生就业基地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毕业实习与就业选择相结合的“就业实习基地”,使毕业生在毕业前既能完成实习计划,又不影响择业就业。认真调查统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地震灾区毕业生、身体残疾和女毕业生的情况,实施“一对一”的帮助就业服务。引导、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对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除了享受国家规定的优惠政策外,学院还给予物质奖励,鼓励毕业生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服务贫困县”、“三支一扶”计划等基层项目,鼓励毕业生报考“选调生”、“公务员”、“大学生村官”。帮助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应征入伍。推进“双证”制,在取得学位证书和学历证书之外,有50%以上的毕业生又考取了各类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劳动技工证书等。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武继彪在谈到就业工作时,总结了以下几条经验:

    科学定位,寻找生存空间。以面向农村基层及城镇社区、中药行业、各级医疗机构的医技岗位、各级各类康复保健机构为就业方向,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中医药人才,并不是培养中医药领域的高端人才,这一目标定位使其在与老牌的中医药大学等中医药类高等院校的竞争中找到了生存空间。

    按市场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自2006年以来,该校新设了康复治疗技术、医学营养、医疗美容技术、家政服务(康复保健方向)等7个专业。这些专业是针对强烈的市场需求而设置的。学校与企业合作,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山东沃华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扶元堂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

    根据需求创建特色专业。2007年,该校中药专业被评为“山东省特色专业”。同时确立了“双证书”的教育目标,创办“经络调理师”、“公共营养师”、“育婴师”、“保健按摩师”等职业技能培训班,使学生既获得了学历证书也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在去年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该校护理毕业生通过率为96%。

    长春中医药大学在保障毕业生充分就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多年来,学校实施全程化的就业教育、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全员化的就业服务,将大学生的就业教育、指导与服务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始终,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学校将学生的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建立稳固的就业基地;每年组织召开冬春季两次大型就业洽谈会,全年不间断召开小型多样专场洽谈会,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搭建供需平台,促进他们充分就业;出台激励政策与保障措施,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工部副部长汤军说,该校创建了集教学、指导、研究、咨询、服务、管理等职能为一体的“五个一”职业发展教育与就业服务体系工程,即完善一项制度——《上海中医药大学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递进计划》;开设一套课程——《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大学生KAB创业基础》等;建立一组平台——上海中药大学就业促进会和就业工作研究会;培养一支专业队伍——就业团队;开展一系列活动——就业服务月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等,构建全员化、全程化的职业发展教育及就业服务新模式。

    健康产业是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

    越来越多的人有了“花钱买健康”的需求和愿望,健康产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拓展了中医专业毕业生施展才华的空间

    中医药治病具有成本低廉、切实有效等优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但目前中医人才数量偏少,不能满足广大民众的养生保健和治病的需求。河南中医学院院长郑玉玲说,近几年出台了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建立了“新农合”医疗制度,实施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的“三名三进”工程和中医“治未病”工程,建立和完善融预防、养生、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中医保健服务体系,推进中医药科学普及和文化建设等,使中医药大学毕业生备受社会青睐。特别是河南省卫生厅启动了“51111”工程(每年拿出1亿元,用5年时间,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培养1000名研究生,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培养1万名本科生,为乡镇卫生院培养1万名专科生),为培养大量医药人才和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契机。

    2009年,吉林省政府优秀决策咨询委员、长春中医药大学校长王之虹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尽快把健康产业做大做强。吉林省政府对这一建议高度重视,进行了专门研究,并将发展健康产业写入了吉林省2010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吉林省省长王儒林批示后,省委常委、副省长马俊清对建议也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省政府办公厅、省卫生厅、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中医药管理局等单位集中研究,认真落实。

    王之虹认为,发展健康产业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当下,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用”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但却出现了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尿酸、高体重以及忧虑、抑郁、失眠等现代生活习惯病,使人们越来越感到健康的重要性。亚健康人群、老龄化社会凸显,越来越多的人有了“花钱买健康”的需求和愿望,投资健康成为更多人的自觉行为。

    随着医疗卫生、营养保健、健身休闲、旅游、体育康复等健康服务类产业的兴起,健康产业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新兴朝阳产业。王之虹认为,健康产业的发展,将给中医药院校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空间。一是与健康有关的原有行业将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如从事中医药医疗、护理等工作。二是新兴的行业将发展起来,成为吸纳毕业生就业的新的空间。如从事养老服务、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健康培训,新建立的保健院、足疗中心、康复医院、治未病中心、体检中心、体育健身中心、药膳药浴中心等。健康产业的发展,将使学习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护理学等专业的学生有施展才华的空间。



(记者 于建坤)

来源: 中国教育报
相关文章
 阴肿第七
 (治疗肾结石的处方)请教李玉宾医生
 乳香
 天容
 荜茇丸(《圣惠》卷九十八。)
 第四节 激光外科的基本原理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