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麻科活人全书:忌食辛辣热物误用辛热药饵第九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辛辣香甜与热汤.婴儿乳母俱忌尝.果能禁谨不违法.管教始终保安康.

麻喜清凉最忌温.燥热药饵勿沾唇.误用能助其邪火.壅蔽内攻救无门.

辛辣之味与热汤水.患麻之人.多酷好之.何则.盖麻属火候.火蕴于内.得辛辣热物.而痰火暂快.故多喜食.儿患麻者.须宜禁戒.庶无后患.如或因其喜饮.遂以胡椒茱萸作汤.或醇酒、蒜、韭薤之类.与食而顺其欲.暂虽快畅.久则痰火益甚.至麻变紫黑.或二便闭结.或成血痢.

肠头露出.或生牙疳.或唇舌破裂.或喉中痰响 .或五窍出血.或大热不止.至胃火益甚.而饮食即吐不能下者.种种恶候.因而生焉.若食乳孩子.乳母亦当禁忌.倘不禁忌.而食辛辣等物.凡食其乳.必至变证不测.可不慎乎.夫患麻之人.辛辣之物.既当忌食.而治麻医家.用药立方.辛热燥悍之品.慎勿妄施.如桂枝麻黄羌活独活白芷川芎苍术香附、果仁、白术丁香木香砂仁、肉豆蔻肉桂之类.不可轻使.若于麻初热之时.而误用之.反助其毒.使毒瓦斯壅蔽而不得出.致有内攻之患.即有麻疹初起.而见四肢逆冷者.乃火极似水之故.不可妄投热药.

麻现自然温和.昔人谓天气大寒.宜用辛热.以桂枝汤之类发之.不知天气大寒.只宜置之暖室.

谨避风寒可也.且天气纵极严寒.而人身中之热毒.未必因天寒而减.而因天寒遽用辛热以治www.med126.com/shouyi/麻证.岂理也哉.庸工执泥岁气时令.大寒宜用辛热之药发之之说.www.med126.com/wsj/譬诸麻疹初出.而有呕吐.医不知此为常候.而用苍术以平胃.丁香、砂仁以暖胃.设有头疼.而用川芎、白芷、羌活、独活以治头疼.譬有手足稍冷者.遂即用桂枝、肉桂以温其手足.殊不知麻证之作呕吐者.乃火热蒸于胃也.头疼者乃火毒上攻也.今反以辛温之药攻之.是犹抱薪救火也.至于手足稍冷者.乃热极似寒之象.俟麻出透.而手足自温.医家不明.而谓桂枝可达于四肢之末.肉桂可以温经回阳.而遽用之.是误之又误.陷人性命.良可叹也.执天寒而用辛热之说者.何殊乎是.倘有误服辛热之药助其邪火.烦渴便闭.致麻不出.危笃之极者.以清阳汤去升麻桔梗甘草主之.愚按邪火内攻.

渴烦致麻不出.而兼有便闭者.加黑白丑牛以下之.是亦釜底抽薪之义也.

朱曰 骤用寒凉与误用辛热.又医家所最易患者.盖麻正出时.必仍发热.医者为退热计而骤用寒凉.此大误也.又医者不知麻为热证.或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辛温解散.亦足误事.

清阳汤

荆芥防风 前胡 连翘 元参(各四分) 薄荷牛蒡子 枳壳 黄芩 木通 麦冬竹叶(各三分) 桔梗(四分) 升麻(三分) 甘草(二分) 姜、灯心引.(姜皮并宜)

相关文章
 羌活丸(《圣济总录》卷八十九。)
 转帖-----中药用量不同效用有别
 胎前杂证
 见闻浅思杂录七:客家中药之七——————
 中医内科学歌诀(转载)
 求助:沙眼数年,眼睛极度不适,痛苦请赐方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