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普济方·针灸:风痫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治癫风不识人。羊鸣。穴神庭。

治风痫。青风心风。角弓反张。羊鸣多哭。言语不择。发时即死。吐沫。心热闷。头风多睡心烦惊悸。无心力。忘前失后。食无味。头重。饮酒面赤。鼻塞。及疗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角弓反张。羊痫吐舌。穴百会治风痫。中风角弓反张。或多哭。言语不择。发即无时。盛即吐沫。心烦惊悸。穴百会治风痫目戴上不识www.med126.com人。 穴神庭 丝竹空治心中烦闷。热风风痫。浪言或作鸟声。不能食。无心力。穴巨关。

治肌肤痛。耳聋。风痫。 穴会宗治风痫。 穴脊中 涌泉治风痫。 穴前顶治风痫热痛。可泻而后补。 穴上脘治风痫癫邪。穴脊俞治风痫。 穴涌泉 神聪 强间治痫病。羊鸣吐舌。 穴天井治马痫。张口摇头。马鸣欲反折。 穴项风府 脐中。灸三壮。

治牛痫。目正直视。腹胀。 穴鸠尾骨 大椎各灸三壮。

治羊痫。喜扬目吐舌。穴大椎。灸三壮。

治猪痫。喜吐沫。穴完骨两旁各一寸。灸七壮。

治犬痫。手屈拳挛。穴两手心 足太阳 肋户各一壮。

治鸡痫。摇头反折。喜惊自摇。穴足诸阳。灸各三壮。

治风痫。穴神庭 脊俞徐嗣曰。风眩之病。起于心气不足。胸上蓄热。实痰热相感而动风。风心相乱则闷瞀。

故为之风眩瞀。大人曰癫。小儿曰痫。此方为治。万无不愈。困急时。但度灸穴。使大针针之。

无不瘥者。初得针竟便灸最良。余业之以来。三十余年。所救活者。数千百人。病此而死不逢嗣故也(续命汤。主眩发顿闷无知。口沫出血。体角弓目反上。口噤不得言。竹沥一升二合。生地黄汁一升。龙齿末生防风麻黄去节各四两。防己附子炮三两。石膏十两。桂二两上十味。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有气加附子一两。紫苏五合。橘皮半两)。其论风眩癫痫。甚有理。故并其方附于此(更有竟纯汤详见千金方)。但小儿痫。非心气不足www.med126.com/yishi/尔。千金有风食惊痫三种。本事有阴阳癫慢脾风三证(慢脾即食痫。宜醒脾冲人参散)。古方有三痫丸治小儿百二十种惊痫(荆芥穗一两。矾一两半。生半枯为末。面糊丸。黍米大。朱砂衣。

姜汤下二十丸)。吾谓慢惊用来复丹。急惊三痫丸。食痫醒脾丸可也。

治癫疾马痫。穴金门 仆参治目五般痫。头痛鼻塞。穴眉冲治风痫。热病。心风。惊悸。霍乱吐痢。伏梁。气壮如覆杯。穴上脘(一穴) 三里(二穴)

凡灸痫病。当先下使虚。乃乘虚而灸之。未尝有实而灸者。气逼前后不通杀人。若身体不甚热。心腹不胀满。便可灸之。若壮热满者。须先下后灸。

相关文章
 高建忠中医点滴拾遗
 掐斗肘曲池法
 四物汤(《石室秘录》卷三)
 会咽囊肿可否通过艾灸治愈?
 泻黄散中的防风起什么作用?
 胜金散(《圣济总录》卷一三三。)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