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伤寒杂病:张仲景生平暨《伤寒论》版本流传通考ZT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张仲景生平暨《伤寒论》版本流传通考(ZT)
百度贴吧:http://tieba。baidu。com/f?kz=142826859


原作:松风亭

张仲景是我国汉代伟大的医学家,他一生"勤求古训,博览众方",创造性地将古人的学术精华加以发挥,提炼,并结合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大量实践,最终撰成 《伤寒杂病论》一书,从此奠定了"仲景学说"的基础,开创了祖国医学理论和临床发展的崭新阶段,影响着祖国医学史几千年的进程,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由于历史的原因,历代研究中对张仲景生平,家世,著作传承,沿革等问题上也存在着一些有争议的看法,这些看法从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对仲景学说的理解。为 了使读者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有必要对它们的脉络进行一下梳理,这就是本文要阐发的主题。

【张仲景其人其事】

张机,字仲景。"机"之名,始见梁•陶弘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汉晋以还,诸名医辈,张机,卫汛,华元化,吴普,皇甫玄晏,支法师,葛稚川,范 将军等,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此《汤液经法》","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伤寒论》一部(《伤寒论》一书用此名当自宋版开始,由此可见是伪书-罗),疗治明悉,后学咸尊奉之","张机撰《伤寒论》,避道家之 称"。清《南阳府志》改"机"作"玑",误。  


仲景,东汉南阳郡南阳人,较早见《何颙别传》,唐•甘伯宗《名医录》,后又见于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宋•张杲《医说张仲景方叙伦》,元•马端麟 《文献通考》,明•徐春圃《古今医统》等书。郡辖县。确切县份难详。盖有四说:  
涅阳说。《邓州志》,《南阳府志》,清•孙鼎宜《仲景传略》,陆九芝《张仲景传》,《辞海》等皆持此说。  


棘阳说。《襄阳府志》,《湖广通志•方技门》等皆持此说。  
枣阳说。黄竹斋《医圣张仲景传》持此说。  
南阳说。《何颙别传》,唐•甘伯宗《名医录》,陶弘景《辅行决脏腑用药法要》,章太炎《张仲景事状考》,《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等持此说。  


今多从南阳说,南阳为南阳郡所辖,而非为南郡所辖。清•陆九芝《张仲景传》称"张机,字仲景,南郡涅阳人也。"大误。东汉南郡在南阳郡之南,涅阳为南阳郡所辖,而非属于南郡。至今仍有袭用陆九芝误说者,当正。  
今南阳市建有医圣祠,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不但仲景里籍古今有异议,就是张机之名——"机"亦有异议。清孙鼎宜从训诂角度认为张机之"机"当作"羡",此张羡即主掌长沙太守张羡。见孙氏《仲景 传略》一文。章太炎先生亦有此说。考证此事较详者为20世纪郭象声《张仲景姓名事迹考》一文。今天我们不一定将张仲景称为张羡,但作为史料,当知此事。  


仲景最为后人传诵者,为其预见王粲(字仲宣)20年后当眉落而死事,略考如次。  
王粲(公元177—217),建安时期著名诗人,《三国志•魏志》有传:"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 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座。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貌短小,一座尽惊。邕曰:"此王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 籍文章,当尽与之。"年十七,司徒辟诏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建安20年从征吴,二十二年 春,道病,卒,时年四十一。"


皇甫谧《甲乙经•序》云:"仲景见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汤可免,仲宣嫌其 言忤,受汤勿服。居三日,见仲宣,谓口:服汤否 仲宣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汤之诊,君何轻命也!仲宣犹不信。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其言。"

《医经正本书》引《甲乙经•序》无"余"字,尤多启悟。即使有"余"字,此"余"字亦 非多余之"余",乃语助词。古诗《日出东南隅》:"一环五百万,两环千万余",是其证。是仲景见仲宣在仲宣20岁,后二十年果死,后世据仲宣眉落而死判定 仲宣死于麻风,实不然也。据《三国志•魏志•王粲传》,曹丕《与吴质书》,曹植《说疫气》,《魏书•司马朗传》等史料,王仲宣非死于麻风而死于当时的大疫。


曹植《说疫气》云:"建安二十二年,厉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户户有嚎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夫罹此者,悉被褐茹 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矣。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压之,亦可笑。"  



《后汉书》卷二十七《五行志》第五"疫"条云:"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大疫"注"魏文帝书与曹质曰:昔年疾疫,亲故多罹其灾。"考魏文帝《与曹质书》见 《昭明文选》卷四十二:"二月三日,丕曰:岁月易得,别来行复四年。三年不见,东山犹叹其远,况乃过之,思何可支 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昔年疾疫, 亲故多罹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也 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 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 时,忽然不自知乐也。谓百年已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追思昔游,犹在心目。而此 诸子,化为粪壤, 可复道哉!"李善注:"《典略》曰:初,徐干,刘桢,应渴,阮瑀,陈琳,王粲等与质并见友于太子。二十二年,魏大疫,诸人多死,故太子与质书。"  
《三国志•魏志•王粲传》末云:"干,琳,汤,桢,二十二年卒。"  

-----------观上述史料,建安七子多死于建安二十二年大疫,王粲亦死于是年,非死于眉落之麻风病。仲景于仲宣二十岁时预见其二十年后必死观之,则料事如神,而死因之判断则非。  


《二十五史补编•汉书艺文志》载《王粲尚书问二卷》,清姚振宗于该文下对王粲简况有综述:"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曾祖父龚,祖父畅,皆为汉三公。 父谦,为大将军何进长史。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寝侻,不甚重也。表卒,粲劝表 子琮,令归太祖,太祖辟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太祖置酒汉滨,粲奉觞贺曰:方今袁绍起河北,仗人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刘表雍容荆 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归。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魏国既建,拜侍中。建安二十一年从征吴,二十二年春,道病 卒,年四十一。"


姚振宗注:《献帝本纪》建安二十二年,是岁大疫,王粲,徐干等大命殒颓。 《王粲传》云:"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从征吴,二十二 年春,道病,卒。"考证王粲随从曹操军队征吴史事,对确认王粲之死因具有重要意义。  


曹操征吴载《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二十一年冬十月治兵,遂征孙权。十一月至谯。" 《昭明文选》卷二十七载王粲《从军行五首》,第一首记录王粲于建安二十年三月从曹操西征张鲁事。李善注:"建安二十年三月,公西征张鲁,鲁及五子降。十二月至自南郑(按,南郑当今陕西汉中一带)。是行也,侍中王粲作五言诗以美其事。"第一首云:

从军征遐路  
从军征遐路 讨彼东南夷 方舟顺广川 薄暮未安抵  
白日半西山 桑梓有余辉 蟋蚌夹岸鸣 孤鸟翩翩飞  
征夫心多怀 恻怆令吾悲 下船登高坊 草露沾我衣  
回身赴床寝 此愁当告谁 身服干戈事 岂得念所私  
即戎有授命 兹理不可违  

此诗作于建安二十年冬。诗人精神振奋,情绪高昂,无病态。建安二十一年粲继续从征吴,作诗四首。第一首如下:  


朝发邱都桥  
朝发邱都桥 暮济白马津 逍遥河堤上 左右望我军  
连舫逾万艘 带甲千万人 率彼东南路 将定一举勋  
筹策运帷幄 一由我圣君 恨我无时谋 譬诸具官臣  
鞠躬中坚内 微划无所陈 许历为完士 一言独败秦  
我有素餐责 诚愧伐檀人 虽无刀用 庶几奋薄身  


前人称此诗勃勃英气,结以自励,无衰病之态。此诗作于谯(今安徽毫州一带),时当建安二十一年冬。建安二十二年春正月,曹军抵居巢(当今安徽省巢县一 带),本月二十四日王粲卒。《王粲传》称"道病卒"者,谓卒于居巢也。此月大疫弥漫,死亡者众。《三国志•魏志•司马朗传》:"建安二十二年与夏侯淳,臧 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士大疫,朗躬巡疫,致医药,遇疾,卒。时年四十七。"


注:"《魏书》曰:朗临卒,谓将士曰:刺史蒙国厚恩,督师万里,微功未效,而遭 此疫疠。"《昭明文选》卷五十六,曹植《王仲宣诔》云:"建安二十二年正月二十四日戊中,魏故侍中关内侯王君卒。呜呼哀哉!"考王粲仲宣,生于汉末灵帝熹 平六年(公元177年),卒于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正月二十四日,史有明文,则终年四十一岁无疑。关于仲景与王粲相见时仲宣之年龄,以《甲乙经 序》为得实。  

-----------"建安"与"建宁"之争。

《伤寒论序》:"余宗族素多,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有谓"建安"当作"建宁"者,始倡其说者为日本山田正珍。山田正珍《伤寒论集成》云:  


建宁,后汉灵帝年号。《医史》云:张机,字仲景,汉灵帝时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由是观之,旧本作"建安"者,盖传写之误也。若夫"建安",献帝年 号,与下文"感往昔之沦丧"之文不合也。考《后汉书。五行志》,自建宁四年(171) 至光和二年(179),相去仅九年,大疫三流行,与"未十稔"之文若合符契,可见其称伤寒者,果是天行疫疾无疑矣。否则未十稔间,何以至于病且死者若斯之 甚乎 故《千金方》引《小品》云:伤寒是雅士之辞;天行瘟疫,是田舍间号耳。《外台。天行病》门引许仁则云:此病方家呼为伤寒是也。  


考灵帝之时,大疫连发,情况如此:  

建宁四年(公元171年)三月 大疫;  
熹平二年(公元174年)春 大疫;  
光和二年(公元179年)春 大疫;  
光和五年(公元182年)二月 大疫;  
中平二年(公元185年)春正月 大疫。  

据史料观之,灵帝建宁年间,大疫相连,死亡甚众,则《伤寒论序》之"建安"作"建宁"于史有徵。  

-----------张仲景是否任长沙太守,医史学家颇有歧议。谓仲景为长沙太守者始见唐•甘伯宗《名医录》:"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金刻本《注 解伤寒论》于每卷前仅云"仲景述,王叔和撰次",无"长沙太守"之称。明万历二十七年赵开美刊刻《仲景全书》,宋本《伤寒论》每卷前皆云"汉张仲景述,晋王叔和撰次",乃承宋本旧貌也,亦无"长沙太守"字样。

而《仲景全书》所收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于每卷 前题云:汉长沙太守张仲景述,晋太医令王叔和撰次"。金刻本《注解伤寒论》早于明刻本,尚无此四字,疑"汉长沙太守"五字系赵开美据甘伯宗《名医录》所增 也。后世多据此称仲景曾任长沙太守。清•孙鼎宜考证当时长沙太守为张羡,"羡"与"景"同训,谓张羡即张机,张机即张羡。可备一说也。  


唐•甘伯宗称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必有所据,由于《后汉书》,《三国志》中仲景无传,仲景事迹当以甘伯宗说为准。  


张仲景在医学领域里的伟大创造和他所取得的非凡成就是世人瞩目和公认的,他因此被后人称为"医圣","一代宗师","医家周孔"等。为张仲景建祠,勒 石,设堂,列馆,雕像,写传者,历代有之。各种祭拜活动也颇具影响,在老百姓心目中甚至被"神化",还夹杂有经久不衰的香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出 现的各级纪念和研究机构更多,开展的各种纪念活动规模更大。这些机构和活动,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有地方性的,也有国家乃至国际性的。  


南阳医圣祠,是张仲景的墓地,始建年代无考,明清时期屡有修葺。新中国建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对医圣祠的修复和保护工作,从中央到地方,曾多次 组织过对医圣祠的大规模修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使这座古建筑呈现出殿堂巍峨,亭榭隽美,花木葱郁,鸟歌禽鸣的花园式园林,为国内外人民凭吊,祭祀,纪念 医圣提供了一个肃穆,壮观,优致,雅静的处所。1963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将医圣祠确定为省级文物遗迹保护单位;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把张仲景墓及祠确定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使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医文化的麦加。  


张仲景永垂不朽!  
医圣精神永放光芒!  

-----------【《伤寒论》流传简考】


《伤寒论》是仲景的传世之作。毫无疑问,它是构成仲景学说的核心内容,对祖国医学的继承,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也造成了其版本众多,内容歧异,认识分争的现状,甚至使后世学者在研究中出现莫衷一是的窘局。弄清它的流传史,无论是对于完整,正确理解仲景学说的本意,还是光大对仲景学说的传承,弘扬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正是本节要重点涉足的问题。  


一 宋本《伤寒论》刊行前之流传与演变  

(一)《伤寒论》勤求博采之书主要为《汤液经法》  


《汉书艺文志•汤液经法》三十二卷,佚。宋王应鳞《玉海》泛引杂书考证之,是知未见其书。梁•陶弘景(456——536)撰《辅行决脏腑用药法要》 云:"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三卷,为方360首……实万代医家之轨范,苍生护命之大宝。今检录常情需用者 60首备山中预防灾疾之用耳。"

又云:"外感天行,经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疗治明悉,后学咸尊奉之。山 林僻居,仓促难防,外感之疾,日数传遍,生死往往在三五日间,岂可疏忽 若能探明此数方者,则庶儿无蹈险之虞也,今亦录而识之。"

又云:"汉晋以还,诸名 医辈:张机,卫汛,华元化,吴普,皇甫玄晏,支法师,葛稚川,范将军等,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此《汤液经法》,愍救疾苦,造福含灵。其间增减,虽各擅其异, 或致新效,似乱旧经,而其旨趣,仍方圆之于规矩也。"  


以下诸方为《伤寒论》引自《汤液经法》者:  

1。小阳旦汤。治天行发热自汗出而恶风,鼻鸣干呕者。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二两切 甘草炙二两 大枣十二枚  
上方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服已,即啜热粥饭一器,以助药力。稍令汗出,不可大汗流漓,汗之则病不除也。若不汗出,可随服之,取差止。日三服。 (按:此为《伤寒论》12条之桂枝汤方。阳旦汤名见《伤寒论》30条,有名无方。)  
正阳旦汤。(上方)若加饴一升,为正阳旦汤。  


2。小阴旦汤。治天行身热,汗出头目痛,腹中痛,干呕下利者。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二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  
上方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服汤已,如人行三四里时,令病者啜白浆一器,以助药力。身热去,自愈也。(按:此为《伤寒论》172条黄芩汤加生姜。芍药作二两。服法文字少异)  


3。大阳旦汤。治凡病汗出不止,气息惙惙,身劳力怯,恶风凉,腹中拘急,不欲饮食,皆宜此方。若脉虚大者,为更切证也。  
黄芪五两 人参 桂枝 生姜各三两 甘草炙二两 芍药六两 大枣十二枚 饴一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去滓,内饴,更上火,令烊已。每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4。大阴旦汤。治凡病头目眩晕,咽中干,每喜干呕,食不下,心中烦满,胸胁支痛,往来寒热方。  
柴胡八两 人参 黄芩 生姜各三两 甘草炙二两 芍药四两 大枣十二枚 半夏一升洗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重上火,缓缓煎之,取得三 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按:此为《伤寒论》37条小柴胡汤方,无芍药。)  


5。小青龙汤。治天行,发热恶寒,汗不出而喘,身疼痛,脉紧者方。  
麻黄三两 杏仁半升熬打 桂枝二两 甘草炙一两半  
上方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掠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八合, 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伦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   


张仲景《伤寒论自序》亦云:"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其勤求,博采者,主要为《汤液经法》。北宋校正医书局于《伤寒论》每卷首行标以"汉张仲景述"五 字,于考证仲景之作关系至重。"述"者,循故言往行而陈述之。《说文》"述,循也";《论语》"述而不作";《中庸》"父作之子述之",皆"述"字古义。 北宋校正医书局标以"述"字,认定《伤寒论》为仲景所"述"而非所"作",是为有识。北宋校正医书局如此标识,当亦有所本。《仲景全书》因北宋旧式翻刻 之,字里行间透露出《伤寒论》为"述"的性质。  


上述16方,不见于今本《伤寒论》者为大阴旦汤,大朱鸟汤,大小勾陈汤及大小媵蛇汤6方,其余诸方皆见于《伤寒论》,但方名已异。考《汤液经法》三十 二卷之成书时代,当在马王堆《五十二病方》后,大体时代为西汉前期作品,观其诸方,已经具有成熟的方剂状态,而《五十二病方》则不然。因可知,我国方剂学 在西汉前期已经进入成熟阶段。西汉前期道家思想颇受重视(见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因而方剂名称亦受到道家思想影响。东汉末社会思潮发生重大变化,影响到方剂名称亦随之而变。

-----------《辅行诀》对此有说:  
阳旦者,升阳之方,以黄芪为主;阴旦者,扶阴之方,以柴胡为主;青龙者,宣发之方,以麻黄为主;白虎者,收重之方,以石膏为主;朱鸟者,清滋之方,以 鸡子黄为主;玄武者,温渗之方,以附子为主。此六方者,为六合之正精,升降阴阳,交互金木,既济水火,乃神明之剂也。张机撰《伤寒论》,避道家之称,故其 方皆为正名也,但以某药为名,以推主为识耳。研究《伤寒论》勤求博采之书,必然要联系到陶弘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下面将该书发现的曲折经历与现存
状况作简要回顾:  


法国传教士伯希和敦煌盗宝(1907)发现《辅行诀》,道士王园篆装箱时暗藏之。民国初年河北威县张渥南重金购之,传与其孙张大昌。"文革"被毁,有抄件存留。经李学勤,张政烺,马继兴鉴定,认为非后人伪托,其件可信。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当为陶弘景所撰,弟子整理之。  

《辅行诀》题"梁•华阳隐居陶弘景撰"。陶弘景生于南朝刘宋孝建三年,卒于梁大同二年。《南史》,《梁书》有传。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今江苏镇江附 近)。《南史本传入》至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谓人曰;仰青云,睹白日,不觉为远矣。"所论与《辅行诀》陶氏所云"凡学道辈, 欲求永年,先须祛疾,或有宿痼,或患时恙,一依五脏补泻法,服药数剂,必使脏气平和,乃可进修内视之道"之意合。


永明十年(492年),时年三十有六,上 表辞官,诏许之。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乃曰:"此山下是第八洞宫,名金坛华阳之天,周回一百五十里,昔汉有咸阳三茅君得道来掌此山,故谓之茅山。乃山中 立馆,自号华阳隐居。人间书札,即以隐居代名。"自此,"华阳隐居"之名乃立。


《南史本传》云,始从东阳孙游岳受符图经法,"遍历名山,寻访仙药,身既轻 捷,性爱山川,每经涧谷,必坐卧其间,吟咏盘桓,不能自己。性好著述,尚奇异,顾借光影,老而弥笃。尤明阴阳五行,风角星算,山川地理,方图产物,医术本 草。"所著《学苑》百卷,《孝经》,《论语集注》,《帝王年历》,《本草集注》,《效验方》,《肘后百一方》,《古今州郡记》,《图象集要》,《玉匮 记》,《七曜新旧术疏》,《占候》,《合丹法式》等书,据《南史本传》云:"共秘密不传,及撰而未讫义十部,唯弟子得之。"


《辅行诀》云:"依《神农本经》及《桐君采药录》上中下三品之药,凡三百六十五味,以应周天之度,四时八节之气。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三口,为方亦三百六十首。上品上药,为 服食补益方者百二十首;中品中药,为疗疾去邪之方,亦百二十首;下品毒药,为杀虫辟邪疽等方,亦百二十首。凡共三百六十首也。实万代医家之规范,苍生护 命之大宝也。今检用常情需用者六十首,备山中预防灾疾之用耳。"


观以上诸说,《辅行诀》乃陶隐居主据《汤液经法》并参考《神农本草》,《桐君采药录》而亲 撰者,以备山中隐居之用,并教导弟子以《辅行诀》之法祛除疾病,进修内视之道。据《南史本传》陶氏所作,或秘密不传,或撰而未讫由弟子收藏。《辅行诀》当 为弟子收藏而略加整理者。文中"隐居曰""陶云"等语,是其证。由于《辅行诀》保存于弟子之手,久未外传,故阮孝绪《七录》未加著录,《隋志》因之亦未著 于录。  
《辅行诀》载于《敦煌古医籍考释》,《敦煌医药文献辑校》,马继兴主编。  

-----------(二)《伤寒论》魏晋南北朝隋唐流传简考   


1,《脉经》卷七,八,九  
《脉经》卷七至九,为《伤寒杂病论》最集中卷次,为王叔和第一次整理者,《伤寒论》主要存于卷七,以"可"与"不可"主治法捧列之。  


"可"与"不可"施治,是两汉最通行的治病方法。在整个汉代,没有以三阳三阴理论和方法辨证施治的,都是按照"可"与"不可"方式辨证施治。两汉及三国皆无六经辨证之法。 班固《前汉书》卷五十四《苏武传》载,苏武在胡地病甚,以蒸法发汗而愈:"(武)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 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此西汉之例。


《三国志》,《后汉书》之《华佗传》载,华佗除作手术之外,治疗其它疾病,皆用 汗,下,吐之"可"与"不可"三法。如甘陵相夫人有娠,"于是为汤下之,果下男形,即愈。"县吏尹世四肢疼痛,佗曰:"试作热食,得汗则愈,不汗,后三日 死。即做热食,而不汗出。佗曰:脏气已绝于内,当啼泣而绝。果如佗言。"府吏倪寻,李延俱患头痛身热,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彭缄夫人虫蛰其手,疼 痛异常,"佗令温汤近热,渍手其中,令汤暖之,其旦即愈。"一人病咽塞,佗令饮醋泡蒜泥,"立吐蛇一枚",病愈。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 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广陵太守陈登病胸中烦懑,佗"作汤 二升,先服一升,斯须尽服之。食顷,吐出三升许虫,赤头皆动,半身是生鱼脍也,所苦便愈。"


《华佗传》以"可"与"不可"方法治疗疾病之例甚多,不备举。 华佗与仲景同时而年长。佗卒于苟彧(公元163—212)稍前。《华佗传》云,曹操欲杀佗,"苟残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悬,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 下当无此鼠辈耶 遂拷竟佗。"因知佗卒于苟彧稍前。终佗之世无以三阴三阳辨证施治之例。就今存史料观之,两汉决无三阴三阳文字之记录,亦未见征引者,则两 汉皆以"可"与"不可"之法施治,以三阴三阳辨证施治者,文献无征。  




《伤寒论》中之三阴三阳排列顺序,系王叔和所整理。叔和于《脉经》卷七著录《伤寒论》材料甚多,《脉经》卷七凡24节,其中1~17节为"可"与"不 可"。细绎叔和《脉经序》,知叔和于仲景知之极细极详,非耳目相接不能。《序》云:"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故《伤寒》有承气之 戒,呕哕发下焦之问,而遗文远旨,代寡能用。旧经秘述,奥而不售,遂令末学,昧于原本。"  


民国初年杨绍伊撰《伊尹汤液经》,以丰富证据与严密逻辑论证《伤寒论》原始结构系按照"可"与"不可"排列。王叔和在《脉经》卷七里,按照"可"与 "不可"结构载录仲景书:"其初撰之《伤寒论》载在《脉经》卷七,"这是第一次编次。王叔和又进行了第二次编次,这次编次的原则是,"于诸可不可门中,取 其以太阳病三字冠首者,举而悉次为太阳病;以阳明病三字冠首者,举而悉次为阳明篇:"以少阴病三字冠首者,举而悉次为少阴篇。唯余不止是三阳三阴之五十八条,犹留守于诸可不可篇内,未次入三阳三阴篇中。"  



王肯堂《伤寒证治准绳•凡例》云:"王叔和编次张仲景《伤寒论》,立三阳三阴篇。其立三阳篇之例,凡仲景曰太阳病者,入太阳篇;曰阳明病者,入阳明篇;曰少阳病者,入少阳篇。其立三阴篇亦依三阳之例,各如太阴,少阴,厥阴之名,入其篇也。其或仲景不称三阳三阴之名,但曰伤寒某病用某方主之而难分其篇者,则病属阳证发热,结胸痞气蓄血衄血之类,皆混入太阳篇。病属阴证厥逆下利,呕吐之类,皆混入厥阴篇。唯燥屎及屎硬不大便,大便难等证,虽不称名,独入阳明篇者,由此证类属阳明腑实,非太阳厥阴可入,故独入阳明也。所以然者,由太阳为三阳之首,凡阳明,少阳之病,皆由太阳传来,故诸阳证不称名者,皆入其篇。厥阴为三阴之尾,凡太阴少阴之病,皆至厥阴传极,故诸阴证不称名者,皆入其篇。"  


章太炎《章太炎医论•论伤寒论原本及注家优劣》一文说,三阴三阳乃叔和编次,但由于过分拘泥《素问•热论》一日传一经之说,而将《伤寒论》六经含义弄得十分混乱。  

-----------2,两晋时期,《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与《杂病论》两书流传(见陈延之《小品方序•残眷》  


二十世纪80年代,日本东京北里研究所小曾户洋先生在日本(财)前田育德会尊经阁文库发现古抄本《小品方》(残卷),北里研究所医史文献研究室整理编 纂并撰写解题,于 1992年3月20日初版影印发行。据小曾户洋先生《小品方书志研究•传来》一节所考,据避讳字考之,此残缺抄件时代在唐初李世民前。该件影印精致,字迹 分明,绢纹清晰,堪为善本。现将《小品方》有关《辨伤寒》及《杂病论》内容引录如下:  


《张仲景辨伤寒并方》有九卷,而世上有不啻九卷,未测定几卷,今且以目录为正。《张仲景杂方》有八卷。  
右件皆是《秘阁四部书目录》所载录者也。

汉来有张仲景,意思精密,善详旧效,通于往古。自此以来,未闻胜者。  

文中所云"秘阁四部书目录",又称(晋元帝四部书目录》,东晋李充撰。是李充之作已著录《张仲景辨伤寒并方》九卷及《张仲景杂方》八卷,清楚表明东晋 时期《辨伤寒》与《杂病》已分别流行。李充《秘阁四部书目录》,据西晋苟勖《晋中经簿》而成,梁•阮孝绪《七录序》已反复言之,《七录序》今存,收于《广弘明集》卷三,可参阅,则《辨伤寒九卷》与《张仲景杂方八卷》著录于《晋中经簿》决无疑义,是西晋时期仲景书已分为《伤寒》,《杂病》流行矣。  


3,梁•阮孝绪《七录》"张仲景《辨伤寒》十卷"为六朝传本  
《七录》,阮孝绪(479—536)撰,六朝时期非常重要的目录学著作,全书佚,今存序。"张仲景辨伤寒十卷"八字,载《隋书•经籍志》。《隋书•经 籍志》,据阮孝序《七录》成;《七录》据宋•王俭《七志》成。王俭(公元452~489,宋•元嘉二十九年至齐•水明七年)《七志》,据东晋李充《晋元帝 四部目录》成。《晋元帝四部目录》又称《秘阁四部书目录》。《秘阁四部书目录》称"张仲景《辨伤寒》并方有九卷",即阮孝绪所称之《辨伤寒》十卷。李充 《秘阁四部书目录》据西晋苟勖(公元 ~289)《晋中经簿》而成。则《辨伤寒》十卷(《小品方》称九卷),于西晋《晋中经簿》中已经著录。  




综上所述,张仲景《辨伤寒》十卷著录于《隋书•经籍志》,《隋志》据阮孝绪《七录》成,是知《七录》亦著录《辨伤寒》十卷;《七录》据宋王俭《七志》 成,则《七志》亦著录《辨伤寒》十卷,《七志》据东晋李充《秘阁四部书目录》成,《秘阁四部书目录》据西晋•荀勖《晋中经簿》成,则《辨伤寒》十卷亦必著 录于东晋《秘阁四部书目录》及西晋《晋中经簿》也。

-----------4,淳化本(伤寒论)为六朝传本  
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癸丑,赵匡胤卒,次日甲寅,赵炅即帝位,是为宋太宗。此年十月改为太平兴国元年。太平兴国三年,赵炅诏王怀隐,陈昭 遇等把他们收集的方书加以整理编纂。(宋史)卷四百六十一《方技传•王怀隐传》说:  
王怀隐,宋州睢阳人,初为道士,住京城建隆观,善医诊。太宗尹京,怀隐以汤液祗事。大平兴国初,诏归俗,命为尚药奉御,三迁至翰林医官史。三年(按, 指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吴越王遣于惟浚入朝,惟浚被疾,诏怀隐视之。初,太宗在藩邸,暇日多留意医术,藏名方千余首,皆尝有验者。至是(按,谓至 大平兴国三年)诏翰林医官院各具家传经验方以献,又万余道,命怀隐与副使王佑,郑奇,医官陈昭遇参对编类。每部以隋太医令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冠其首,而 方药次之,成一百卷。太宗御制序,赐名曰《太平圣惠方》,仍令镂版颁行天下,诸州各置医博士掌之。怀隐后数年卒。昭遣本岭南人,医术尤精验,初为医官,领 温水主薄,后加光禄寺丞,赐金紫。  



此传显示,《太平圣惠方》始编于太平兴国三年,每部之前均冠以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有关部分,后面列医方。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载:"太平兴国 七年,诏医官使尚药奉御王怀隐等编集。御制序文。淳化三年书成。"据《王怀隐传》及宋•王应鳞《玉海》卷六十三,始纂集《太平圣惠方》,的时间应是太平兴 国三年,而不是七年。


《玉海》云:"《太平圣惠方》,太宗留意医术,自潜邸得妙方千余首。太平兴国三年,诏医官院献经验方,合万余首,集为《太平圣惠方》 百卷。凡千六百七十门,万六千八百三十四首,并序论总目录,每部以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冠其首,凡诸论证品药功效悉载之。御制序,淳化三年二月癸未赐宰 相李肪,参政黄中沆,枢臣仲舒准。五月乙亥,颁天下,诸州置医博士掌之。(书目首卷,兴国中王怀隐等承诏撰。庆历四年正月赐德顺军。)"


据《玉海》所述, 《太平圣惠方》从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开始编起,至淳化三年(公元992年)二月编成,历时凡14年而成书。通称书中之《伤寒论》为淳化本《伤寒 论》。  



《太平圣惠方》从南宋陈振孙《书录解题》著录以后,后世未见著录。清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志》著录《太平圣惠方》,宋刻残本三卷:"原本一百卷,今存 眼齿两类三卷。"国内此书之全帙久佚,唯日本藏有南宋原刻本五十卷,后又补抄五十卷,而成全帙一百卷。  



日本森立之《经籍访古志》叙述宋版原刻说:  
大宋新修《太平圣惠方》一百卷,目录一卷。每半页高七寸五分,幅五寸,十三行,行二十五六字。第一百卷末云:"福建路转运司今将国子监《太平圣惠方》 一部一百卷;十六册,计三千五百三十九版对证,内有用药分量,及脱漏差误共一万余字,各已修改开版,并无讹舛,于本司公使库印行。绍兴十七年四月日。"次 有邵大宁,宋藻,陈晔,黄(讠乃)范寅秩,马纯官衔六行。  



日本冈西为人《宋以前医籍考•经方》第924页说:  
此为南宋椠本,每卷未有金泽文库印密行细字,字划道劲,殆逼汴京物,其所存凡五十卷(按注云:系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七,第十 八,第二五,第二六,第二九,第三十,第三三,第三四,第四五,第四六,第四九,第五十,第五一,第五二,第五三,第五四,第五五,第五六,第五九,第六 十,第六一,第六二,第六三,第六四,第六九,第七十,第七五,第七六,第七七,第七八,第七九,第八十,第八一,第八二,第八三,第八四,第八七,第八 八,第九一,第九二,第九五,第九六,第九九,第一百,计五十春),其余五十卷及目录,字行全同;盖据宋本补足者。逐卷首页格顶钤"御本"二字朱印,乃骏 府秘府旧本也。宽政甲寅(案指日本宽政六年,公元一七九四年),大朝借之尾藩,使于医库影模一本,以储之廷阁。噫!是书诚为经方之渊薮,彼土则明以采失其 传,而特巍存于皇国。世间有钞本,然讹脱不鲜。今此本既幸蒙列祖之宝爱,遇恭庙好生之深心,遂能发幽光,以济斯民之夭札,其深仁厚泽,岂可不感仰耶!  


-----------清末杨守敬《日本访书志》亦云:  
此本(案指森立之《经籍访古志》所说之本)首尾完具,真稀秘笈,计其所采方书,增于《外台秘要》数倍,虽每方不著所出原书,不如《外台》之例之善,然 是书经诸名医类编,首尾十三年,颁诸天下,以之课士,知其非苟而已也。195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排印本问世,其《出版说明》说:"本书是根据北京市现存 的四种手抄本为蓝本而捧印的。从这四种抄本中选出戳有"养安院藏书"图记者为主要蓝本。"  



《太平圣惠方》的许多卷,在朝鲜《医方类聚》中曾加收录。《医方类聚》编成于公元1445年(相当明正统乙丑十年),凡266卷。1852年左右,日 本丹波元坚曾为该书加入补残一卷(原缺第12卷,丹波氏据家藏之本补入),并于1861年刊行,通称江产学训堂本。《医方类聚》收集明以前医书达150余 种,其中卷二十九"伤寒门"收录(太平圣惠方》卷八(伤寒论),也就是淳化本《伤寒论》日本冈西为人《宋以前医籍考•经方类》说:"《医方类聚》所引,亦 同宋本,可据以校钞卷。"今考淳化本《伤寒论》,并非《伤寒论》全本,它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伤寒叙论;  
2。 辨伤寒脉候;  
3。 伤寒受病日数次第病证;  
相关文章
 什么时候可以不用补阳了
 夺命丹(《易简方》)
 第一节 颅内压增高increased intracrania
 黄帝八十一难经 1-9难 上课笔记
 有关针灸刮痧拔罐拍打刀疗等理论探讨
 接骨膏(《摄生众妙方》卷九。)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