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伤寒大白:伤寒热病总论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黄帝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岐伯曰∶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热病。巨阳受之,头项痛腰背强;阳明受之,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少阳受之,胸痛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此言三阳经表症未入于里,故可发汗而已者。又曰∶太阴受之,腹满而咽干;少阴受之,口燥舌干而渴;厥阴受之,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营卫不行、脏腑不通则死矣。此言阳邪传入三阴经而不愈者。又曰∶未满三日,可汗之;其满三日者,可泄之。言未满三日者,非拘日数,言表症在前也∶言满三日者,亦不拘日数,言里症在后也。按此乃是伤寒传经之阳症,非言寒中三阴不发热之纯阴症也。仲景于是补《内经》之缺,作《伤寒论》,阐发寒邪能伤阳经,而为传经热病;岂寒邪反不能伤阴经。而为直中阴经之阴症乎?于是详列六经,其各条下注明证形脉治,分别某者为表,某者为里,某者为传经之热病,某者为直中阴经之寒病,而同以伤www.med126.com寒论命名。故将冬月及令之正伤寒立论,而主发表用,麻黄汤、桂枝汤,攻里用三乙承气汤,其表里兼见之症,用小柴胡汤双解和解。惟有冬月正伤寒治法,而不及春夏秋三时之症。然其中默示,据寒悟热,据冬悟夏,据长沙之地以悟南方。其发表攻里,各因其症,寒热温凉,各随其时,察老少,辨强弱,分别方宜,比例推详,以冬月伤寒,未始不可广推春温夏热之症。不明此旨者,因见《伤寒论》以阴症阳症同卷,遂以阴症阳症混而施治。即明识阴阳者,又以仲景冬月北方之麻黄、桂枝汤,妄治春夏秋三时南方之,人以致热病误用温热,变症百出。或以表邪不散,邪汗未出,烦躁不宁,误认里热烦躁,反用寒凉,遂至表邪不出。幸陶节庵、王宇泰发明仲景阴症阳症各是一条。然于《伤寒论》原注中差误诸条,尚未改注明白。又于麻黄、桂枝汤下,不详注此方乃是治河北长沙等处者,江浙地方即冬月亦宜详审。又不注明直中阴经之寒症,惟北方冬月有之,江浙东南,患此绝少。今东南所患之病,皆是早晚感冒风露,郁而发热,无汗恶寒,此乃是非时暴感之伤寒,从外而得,未有里热之寒热病也。故用败毒散羌活防风汤辛温散表,不宜骤用苦寒。另有积热在内,外被寒邪所束,新寒而凝故热,遂发有表复有里之症。是以外见发热汗出,内兼喘呕作渴者,在春谓之风温,夏秋谓之暑热,此乃是热令时静而得之,有表邪之中暑寒热病也。宜用双解散、羌活冲和汤等散表清热。

兼有食滞中焦,用保和平胃散消食和胃。又有积热在内,不冒寒邪外束,并无恶寒身痛、头痛腰痛、足冷拘紧、不能转侧之表症、但见唇焦口渴、烦躁引饮、多汗恶热、谵语便闭、里热之证,此乃是热令时动而得之,无表邪之中热瘅热病也。宜用白虎汤凉膈散、三黄巨胜汤、导赤各半汤∶有下症者,三乙承气汤。明此三条,则治表邪之热病,治里邪之热病,治有表邪复有里邪之热病,井井不乱矣。

相关文章
 胎产金丹(《中药成方配本》。)
 一号扫风丸(《中医外科学讲义》)
 四圣心源、医理真传参照学习录
 人参丸(《圣惠》卷五)
 民间中医求证无门难行医 别用西医标准要求
 糯米膏(《杨氏家藏方》卷二十。)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