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望诊遵经:诊筋望法提纲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窃闻筋者力也.肉中之力.气之元也.靳固于身形也.其候在目.其主在肝.膝为之府.爪为之余者也.以部位分之.则手之筋行乎手.足之筋行乎足.阳明行于前.太阳行于后.少阳行于侧.阴筋行乎身之阴.阳筋行乎身之阳.皆根据经脉而行.可根据经脉而分也.详观经筋篇.手阴阳之筋.皆起于手指.阳筋自手而上行于头面.阴筋自手而上行于胸腹.足阴阳之筋.皆起于足趾.阳筋自足而上行于头面.阴筋自足而上行于胸腹.其为病也.皆当其所过者.转筋支痛.治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盖燔针所以治寒.不燔针所以治热.诊候之法.寒则见其筋挛反折.热则见其弛纵不收.在阳www.med126.com/shouyi/筋则见其不能俯.在阴筋则www.med126.com/shiti/见其不能仰.见于膝则行走难以屈伸.见于身.则左右难以动摇.损在筋者.筋缓不能自收持.痹在筋者.筋挛不可以行走.筋极肝伤.则腰背相引.难以俯仰.筋死肝绝.则舌卵卷缩.不能展舒.及夫痉痫螈 .颓疝阴病.纽痛肿痛.口目僻急.皆可按部位而知经筋也.若望其筋.知其病.惟肿胀有筋起之证.伤寒有筋惕之文.肿胀以青涨高起者.为不可治.则知未青涨高起者.犹可治也.伤寒以筋惕为发汗亡阳所致.则知用温经益阳之法.当可治也.至于筋溜者.有所疾前.筋屈不能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也.疹筋者.尺脉数甚.筋急而见.其腹必急.白色黑色见.则病甚也.斯二者.亦可望筋而知病也.其他筋 、筋急、筋挛.筋弛.亦有可见.有不可见.然察其病情.按其部位.皆可知其病在何经之筋也.由是合而察之.切而验之.见而得之.而经筋之病.庶可知其要矣.

相关文章
 医学杂记
 《素灵微蕴》_word版
 生姜半夏汤,能给2岁多的孩子用吗
 一气周流与小周天有什么联系?
 天浆子散(《圣济总录》卷一七○)
 清阳由下腹由左前边旋后而上至头背,浊阴由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