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伤寒杂病:医方真谛------用好瓜蒌薤白汤的一点思考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本帖最后由 古道瘦马第一 于 2012/11/10 17:53 编辑 www.med126.com/wsj/

  《金匮要略》上的栝蒌薤白白酒汤与栝蒌薤白半夏汤,我统称为栝蒌薤白汤,是治疗胸痹、胸背痛的主方,其疗效卓著,为临床所常用。但是我看到有的同道在运用此方时,常常舍去白酒一味,且有微词,觉得此方治胸痺证,时有效,时无效。我认为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认识,关键是没有重视该方中白酒的作用,然此论常招反诘,认为白酒不就是一味性温活血的药么?可以加入丹参三七嘛。对此我不敢苟同。

  我认为要运用好此方,必须要加入白酒,不能省略不用,否则效果就会打半。其原因有两点:

  第一,酒具有轻清上扬,专主上焦的功效。胸痺,头部从部位上来看都可以归了上焦,要治这方面的疾患,酒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和引经报使的药。常喝酒的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休验,二两白酒一下肚,立刻就会感到上头,酒量浅的还会头晕面赤,我平时喜欢喝热酒感觉上头的就更快。这就是酒的特性,轻清上扬,速度快捷。我们想胸痺,也可以称为心梗这个病证,在治疗时不就是用药要快要到位么!酒就能起到这个作用,所以仲景在治疗胸痺证中的瓜蒌薤白类方里,来特意加入此味白酒,是大有想象力和考虑的。一般的活血药无此作用。

  第二,酒具有溶解和化合的作用,换句话也可以说具有催化剂的作用。为什么在临床上该方加酒不加酒效果不一样呢?我在运用《医林改错》中的通窍活血汤时,对王清任特别强调酒的作用时,曾思考很长时间,王氏在书中方后是这样写到:用黄酒半斤,将前七味煎一盅,去渣,将麝香入酒内,再煎二沸,临卧服。方内黄酒,各处分两不同,宁可多二两,不可少,煎至一盅,酒亦无味。注意!一是大量,二是久煎。如是取酒的活血通阳作用,不是都蒸发掉了?为何不直接兑入,酒浓味醇,效力更强呢?再说,如果是为了取性热活血通阳的作用,麝香不就够了,为什么还要加酒?

  我反复思考,众人都云的活血祛瘀恐不确切。我们在中学都学过化学这门课,再结合现代药厂的中药提纯技术,方中加酒很有可能是利用洒精乙醇,可以最大有效的将主要成份提出的作用。中药饮片,有的溶于水,易于提出,有的溶水差,提出的就少,但是利用酒来提出有效成分可能就快的多,也方便。有效成分多了,作用就大,效果就好,这是自然常理。仲景时代科学不发达,并不代表那时的人不聪明,也许那时医圣观察到了这个事实,知道加酒就力量大,效果好,反之,则不然。所以在治疗胸痺的瓜蒌薤白类方中加入白酒。

  基于上述认识,我在运用瓜蒌薤白类方子时,都特别强调和反复交待煎药者,一定要加入白酒,凡是遵照医嘱的无有不效,反之,则疗效则参半,甚止无效。此问题不能不引起注意,这也是我用好此方的一点体会。


-----------学习
-----------在东汉的时候酿的酒为发酵酒,度数不高,现在白酒为蒸馏酒度数高,东汉时期酿的酒不是现在的白酒,而是白醋!
-----------在东汉的时候酿的酒为发酵酒,度数不高,现在白酒为蒸馏酒度数高,东汉时期酿的白酒不是现在的白酒,而是白醋!
相关文章
 中医医学史
 神农本草经 白头翁 上课笔记
 荤辛类 柔滑类 菜类 水菜类 芝 类
 沉香散(《圣惠》卷六十二。)
 白矾丸(《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手淫过度,望先生诊治赐方。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