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
皮外五官与经方:半夏、桂枝体质发挥的作用——在临床中解决颈椎病的问题。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半年前来了个颈椎病的病人,干的是老师职业,精力一般,是椎动脉型颈椎病,以前有类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病,阑尾炎等待,反正病都得高了,在大小医院都医高了,封闭、针灸效果不好,在省上也吃了好多中药,全蝎柴胡白芍黄芪丹参川芎治疗的,都效果不好,最后连日本进口药物都用了,效果也不咋样。以“颈肩痛伴旋转性头晕6年”入院,主要是喊颈部僵痛,睡眠不好,头晕,乏力,口苦。舌质薄黄,舌瘦小,脉沉细,体质呢,肤色白、乏光泽,皮肤略干燥,偏瘦,是黄教授说的桂枝体质。先是给予桂枝20g苍术15g 法半夏25g 茯苓15g 陈皮15g  yin羊藿15g 天麻15g 石菖蒲15g  炙甘草5g 生20g 。这个方吃了7付,头晕、睡眠差的情况及舌质均好了七八成了。后来给予制附片75g  白术20g  黄芪50  砂仁15g  川续断15g  陈皮15g  杜仲15g yin羊藿15g 枸杞15g 炙甘草5g 干姜15g 生姜50g  。又吃了10付。病人自己反映,疗效还真是不错。以前我也用炙甘草汤来治这种椎动脉型颈椎病。但远期疗效不咋样,很多都要短期复诊,但这次管了很久。所以拿出来一起分享下。病人说钱都花了好几万,结果屁都没放个,结果来吃几付中药就好了。我有时都有点意外,中医为何就如此神奇。
还有一个颈椎病的伴随症,这个病人是以“颈肩痛伴左上肢麻木、便秘1年”入院。人胖,1米5的个子,170的磅重,主要是喊大便不好解,情绪也不大好,老是自言自语,脸色也不好,暗黑暗黑的,到处都医高了,都没医好。是黄教授说的半夏体质。舌质暗淡,脉沉缓。给予理中汤加味。制附片65g  白术20g  白晒参15g  法半夏20g  硫磺2g (自己装面面,吞胶囊),砂仁15g  炙甘草5g  生姜50g  吃了5付。大便好解了,精神也好多了。这方法还真行。后来给予松弛肌肉药物、营养神经药物。病情就彻底好了。正是给她医好了这个病,后来给我带了好多病人来。这种从体质判断骨科疾病的方法还真是管用。避免了好多以方定病,以药论病的弊端,我觉得可以学习、学习。毕竟骨科疼痛是主要的特征,我们在临床上也对症治疗的多,疗效也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运用葛根汤、麻黄汤之类的,能解决一些问题,要么疗效不够长久,要么就是服用了出现副作用。比如有的人在颈椎病上用了动物类中药出现过敏,用了当归拉肚子,吃了麻黄的病人要么是血压身高了,要么就是老是冒汗,马上就这对于建立我们这种小医生建立信任关系不是很好的。对于这种从体质用药思路上是很新的。我觉得可以学习。 从伤寒论原文来寻找理论依据,毕竟是有限的。以前我看骨病的时候,无论脉象如何,也不看体质,都用乌头汤加味,虽然也治病,多多少少有点瞎逮到死耗子的味道。从体质来弄这些骨科疾病,实在新奇、实在新奇。黄教授这思路给我们骨科医生治疗慢性骨病开拓了思路,向黄教授致敬。

-------------------
第一个病,用的是什么方

-------------------
看不出您的方子思路,而且体质似乎也和用方没太大关系

-------------------
卢火神的扶阳手法

-------------------
舌质薄黄,舌瘦小,脉沉细,体质呢,肤色白、乏光泽,皮肤略干燥,偏瘦,是黄教授说的桂枝体质?感觉桂枝应该皮肤湿润而不干燥吧

-------------------
你用制附子都在60以上,令我胆寒,就不怕个万一吗

-------------------
用方和体质没多大关系,不知道怎么这样套用黄老师的
相关文章
 益母胜金丹(《医学心悟》卷三)
 我在网上收集的偏方
 我到底是个什么“怪”病
 “看病贵”的客观原因源自西医自身的缺陷
 平衡针灸神速治疗腰疼,只要十秒钟
 有记得南阳汉医的吗?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