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
经方体质研究:黄煌医案赏析2(桂枝体质调理案)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黄煌医案赏析2(桂枝体质调理案)
江阴市人民医院薛蓓云
江阴经方工作室李小荣
一、原案诊疗过程
范WY,女,76岁,2010年11月16日因行走乏力两年伴右耳堵闷不适、听力下降数月而求诊于黄煌老师。患者两年来行走乏力,不敢走快,胃纳可,大便稀,常服健脾丸,近数月来,感右耳堵闷不适、听力逐渐下降,头晕渐重,曾至省人民医院诊治乏效。 体质描述:体型偏胖,腹大。满头银发,有眼袋,肤色偏白,散在较深的黑斑。双下肢皮肤可见多处黑紫斑,双下肢无水肿。舌质暗,苔薄白,脉弦滑。 省人民医院检查结果:双耳强刺激见Ⅰ、Ⅲ、V波分化,潜伏期波间期正常。颈椎多普勒示:双侧颈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既往有高血压病20年,前年有“腔隙性脑梗塞”史。
初诊方:葛根60 桂枝15 赤芍15 茯苓15 丹皮15 怀牛膝15川芎15  丹参15石斛15  甘草5  干5 红枣15  每剂服两天。 15剂。
2010年12月21日二诊:右耳堵闷不适消失,听力无改善,双下肢紫黑色变淡,大便溏,头晕好转,师瞩原方续服。隔日服用。15剂。
2011年01月25日三诊:头晕明显改善,行走畅利,听力未改善,双下肢紫黑色已转红,大便转干,并伴有疮少量出血,血压150—160/90mmHg。舌质暗。处方:生黄芪30  桂枝15 赤芍15 葛根30 川芎15 怀牛膝15 丹参15干姜5 白术15 泽泻15 红枣15  每剂服两天 , 15剂。师嘱不忌嘴。
二、医案赏析:
1、黄师首诊选用桂枝加葛根汤合健步苓桂丸去仁改川芎来治疗,头晕及皮肤色斑减轻,右耳堵闷不适亦缓解,唯听力改善非短日之功,故老师二诊时守方,在二诊方后听力改善仍不明显,老师换方葛芎芪五汤合泽泻汤加牛膝、丹参既调体又强化改善脑部血供,以期改善患者的听力,这中间的难度是可以预想的,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均嘱每剂药服两贴,以求循序渐进。
2、老师在整个诊治过程中对选方的靶点切入很直接,紧紧抓住桂枝体质人的“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梗塞、脑供血不足”为要点.
3、三诊时听力仍未改善,考虑到患者体胖、眼袋、便溏、头晕等泽泻汤方证的存在,故合入了泽泻汤。以期提升疗效。
4、苓桂丸与葛芎芪五汤在临证中黄老师一般选择有部位上的不同,前者偏于改善盆腹部及盆腹部以下部位的血供状况,后者偏于改善人体脑部供血为主,以胸部及以上部位为主。前者整体状况偏实,后者整体状况较弱。
[ 此帖被jszyxby在2011-02-07 12:40重新编辑 www.med126.com/zhicheng/]

-------------------
学习了

-------------------
民间中医有一难,三帖不效请滚蛋。佩服黄师,羡慕黄师!

-------------------
引用第2楼槐杏于2011-02-07 13:02发表的??:
民间中医有一难,三帖不效请滚蛋。佩服黄师,羡慕黄师! 700)this.width=700;" >


槐杏先生有什么话就请直说啊。
不过我觉得多数急性病的确要求医者一剂半剂见功,可有些慢性病的确不是朝夕可以见功的,如都是,则是近乎神医了。
[ 此帖被顾志君在2011-02-07 15:07重新编辑 www.med126.com/pharm/]

-------------------
学习了

-------------------
因黄师的医术高明而佩服,因他的病人有耐心而羡慕。顾兄可别理解成别的哦。

-------------------
这应该是典型的 侯氏黑散 证。客观的讲这个病人的治疗不算太满意,病人最关心的问题没有解决。

侯氏黑散 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外台》治风癫)
菊花四十分 白术十分 细辛三分 茯苓三分 牡蛎三分 桔梗八分 防风十分 人参三分 矾石三分 黄芩五分 当归三分 干姜三分 穹穷三分 桂枝三分
右十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

这里还有病例一则:
赵x x,男,54岁,农民。1978年8月24日诊:乎素嗜酒,患高血压已久,近半年来手足倦怠沉重,以两腿为尤甚。自觉心窝部发冷,曾在当地服中西药未能见效。脉虚数,苔白,血压160/120mmHg(21.33/16KPa),以散剂缓图。

 方用:杭菊花120克 炒白术30克 防风30克 桔梗15克 黄芩 15克 北细辛3克 干姜9克 党参9克 茯苓9克 当归9克 川芎5克 牡蛎15克 矾石3克 桂枝9克。上药研成细末,和匀,每日2次,每次服3克,用温开水或温黄酒吞送。

 患者于1个月后再来,自诉心窝发冷大为好转,手足有力,走来城里。经当地医生量血压两次均不高。要求再配1剂续服。(何任医案)

 ——摘自《金匮方百家医案评议》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该方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案例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
黄芪60  桂枝20  肉桂15  白芍30  赤芍30   炙甘草30  生姜50  大枣30  葛根150   川芎20  天麻30  怀牛膝30
菖蒲50

-------------------
黄芪60 桂枝20 肉桂15  白芍30 赤芍30  炙甘草30  
生姜50 大枣30 葛根150   川芎20 天麻30  怀牛膝30
节菖蒲50  

-------------------
女,76岁,2010年11月16日因行走乏力两年伴右耳堵闷不适、听力下降数月。可辨为实,然正必有虚。觉得扶正还可多加一些,不知是否?

-------------------
"苓桂丸与葛芎芪五汤在临证中黄老师一般选择有部位上的不同,前者偏于改善盆腹部及盆腹部以下部位的血供状况,后者偏于改善人体脑部供血为主,以胸部及以上部位为主。前者整体状况偏实,后者整体状况较差“

学习了, 谢谢!

-------------------
  我们要学习老师什么呢?我一直在思考,处方的思路,用药的精准,望诊的诀窍等。也许有时你会偷偷地想,我用这个会更好,那么,我想你已丢失学习这个角色了。你有太多的机会表达自己,但不是在学习过程中。
   我认为:唯有面对自身的弱点,挖掘别人的长处、优势来弥补自己的缺陷,吸收他,为我所用,那才是正道!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长大。
  




-------------------
  

-------------------
引用第11楼jszyxby于2011-02-09 20:13发表的 :
  我们要学习老师什么呢?我一直在思考,处方的思路,用药的精准,望诊的诀窍等。也许有时你会偷偷地想,我用这个会更好,那么,我想你已丢失学习这个角色了。你有太多的机会表达自己,但不是在学习过程中。
   我认为:唯有面对自身的弱点,挖掘别人的长处、优势来弥补自己的缺陷,吸收他,为我所用,那才是正道!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长大。
  
....... 700)this.width=700;" >

楼主有道理。顶一下

-------------------
这完全是中药西用的病案。如何体现经方特色,如何体现中医特色。

-------------------

-------------------
本案猜想-----------
黄教授的思路是咬定青山(桂枝体质)不放松
本医案展示:认定桂枝体质这条路用药一定会安全有效
不知这种猜想是否对??

-------------------
后续帖:
   2011年5月24日下午国医堂:
   该患独自一人来复诊,诉右耳听力有改善,但还不如左耳,无头晕。颜面黑斑明显消退,但稍感乏力,胃纳可,大便调。
   发现血常规中的血红蛋白8.2g\dl,诉新年后查血脂指标偏高后一直素食至今并口服降脂药(具体不详)。黄师听后连连摇头:“那你怎么会有力呢?”
   师瞩:取 2011年01月25日三诊方继服。15剂。并加强营养、勿劳累!

-------------------
學習了

-------------------

-------------------
精品

-------------------
桂枝体肤色白体瘦,皮肤细腻,无浮肿,肌肉坚紧,腹部平,此例我怎么也看不出是桂枝体,也许是我初学的原因,请老师们,指教!
相关文章
 高良姜粥(《圣惠》卷九十六。)
 中医经典那么多方子那么多---为何没有对于
 请民间中医高手帮忙 薏苓汤的组成
 请问:有谁用过多功能艾灸仪DAJ
 一物猪通浴汤(《千金》卷五)
 重解虚则补之四句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