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
仲景原文:《伤寒论》第八十九条新义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关键词:亡血家阴阳两虚·不可用辛温药类发汗

  《伤寒论》第八十九条原文: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一,文意。亡血家:慢性失血或曾经有过大出血的病家。此种人,因失血而精血不足,阴分亏损。由于阴阳互根,所以,病家阳也不足。内伤在阴,外感温热,所以亡血家,若患外感病,绝没有太阳伤寒证。

 不可发汗:不能用辛温药类解表。因为辛温药类伤阴助热,不仅解不了表,还会损耗血液,促生变证。

 发汗则寒栗而振:发汗就会出现恶寒瑟缩而且打冷颤。或问:血为阴,亡血则阴虚,阴虚会生热,辛温药物伤阴助热,怎么会寒栗而振呢?答曰:其一,阴阳互根,损一份阴就会少一分阳,所以,亡血家自然也是亡阳家;其二,用辛温药物发汗,需阳气鼓动,这就自然损耗了阳;阳虚则自然寒栗而振。

  二,诊断意。本案为仲景借案说教条。其学术意义有二。其一,亡血家阴阳两虚,不可以用辛温药物发汗。若发汗,不但损阴而且损阳。启示:血亏之人自然也是阴阳两虚之人。其二,亡血家若患外感病,以温病居多,应以补气养血祛邪为大法治疗。


-------------------
学术探讨:其二,亡血家若患外感病,以温病居多,应以补气养血祛邪为大法治疗。
亡血家患外感病,以温病居多。有明显医学逻辑错误。

-------------------
  回察哈尔:《伤寒论》的原理是:外感病的类型由病家的内伤决定。不是所有的人遇寒邪都会形成太阳伤寒病,只有阳虚的人才会,其余的人不会。亡血家的内伤在血在气,血为阴,阴虚之人只会对温邪敏感,气虚之人只会对风邪敏感。所以亡血家若患外感病,在太阳经只有可能出现太阳伤风证,太阳温热证,太阳伤燥证。余故言于此。
 也请先生详述那些逻辑不通。诚恳请教。
相关文章
 紫石门冬丸(《外台》卷三十三引《经心录》
 立效散(《济阴纲目》卷二)
 求教杏苏露的成分
 白豆蔻丸(《朱氏集验方》卷四)
 (产后)恶露不绝[净]
 第三节 酶的分子组成和化学结构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