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
仲景原文: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伤寒论》第28条反复读,也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看了一些大家的解释也是东说东有理,西说西有理。总之,不理解,也没想过会用到该方。
   但冥冥之中好像要发生什么,居然在近一个月时间我三次用到该方。
   2013年十月三号,今日值班。一女,65岁,肝硬化腹水患者,是本院一同事的朋友。一周前感冒后在急诊科就诊,但反复发热(38°c)左右不退,知我值班前来就诊。腹大如水囊,面色萎黄微浮
烘热,全身不适,微恶风寒,无汗,心下满胀感,小便黄,大便如常。到此我就想到伤寒第28条,用了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3剂,用后每次服药后都大泄水样便二到三次,热退,心下满明显的减轻,腹围自觉缩小。其又在他人处调理。大约一周余,复有感冒,有上症,但身疼,考虑再三,任与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此次服腹中大痛,而后大便泄出大量浠水,热退症平。目前在我处用外台茯苓饮调理。
 十月九日,治一女,27岁,单位一同事。急性胃肠炎三天,吐泻,经急诊科处理,现发热,无汗,全身疲乏,心下满痛,大便次数多,每次一点点,有轻度颈项不适,尿正常。与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服后大泄稀水样便,但也有腹痛,痛即泄。而后热退症平。
   三次运用都和感冒以及消化道急性感染有关。因消化道迷走神经分布,大部分消化道急性感染
都见有恶心汗出,而次三次均未见。
   坛中尽有高手,把这二例医案发出,不知能否为该条条文争论提供依据

-------------------
见识了,谢谢楼主

-------------------
其實這兩者都有人用,就算先生你成功的用了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湯,也不代表桂枝去芍加茯苓白术湯就一定不對
因為我還是可以找出許多使用桂枝去芍加茯苓白术湯的醫案來佐證
我覺得如果只是從條文來探討
教書的可能有必要搞清楚究竟是何者
臨床上只重視如何用這兩者
就像許多人抨擊 桂林古本是偽作 一樣
當中許多方子也是當初一些經方家用之得驗才記錄下來的,重點是這些方子是否具有跟仲聖留下的經方一樣具高度的再現性
如果沒有就棄置,如果有就用,就像頂尖的經方家到最後還是會依臨床所見去增減經方的用藥
你能說他錯嗎
還是要依脈證來決定用藥,不存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湯對而桂枝去芍加茯苓白术湯錯的問題

-------------------
刘渡舟对这条是这样看的:“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乃仲景为治疗‘水郁阳抑’而设。外证可见‘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其内证则见‘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此乃气水郁结,阳气抑郁不畅所致,其病理根源在于‘小便不利’,故以利小便解阳郁为主治。”真可谓一语击中要害,可惜的是第五版高等中医院校《伤寒论讲义》依然将第28条列入太阳病变证中,置于阳虚兼水气证下。


-------------------
这个方子我在治疗眼病中用过2次,效果很好,印象颇深。以后有机会和大家互相交流与学习。
大家一直对此条文有争议,我个人还是较为倾向是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用芍药有向内(内在的脾胃)的作用,本身也能利小便。
苓桂术甘汤相对应的苓芍术甘汤。

-------------------
相当于是苓芍术甘汤加枣调营卫
再变一下就是真武汤,把这个方子去甘草大枣附子而成

-------------------
很好

-------------------
说实话,江湖郎中我没用过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此二案我关注的是:一般来说,用茯苓白术利水,其水应多从尿解,而楼主二案皆得泻而解。而楼主又好像忽略了复诊时问小便的变化。个人认为,临床医生应以详细收集诊疗信息支持辩证才是弄明白经文的有效方法,单就条文凭空是争论不出个结果来的。

-------------------
江湖郎中:说实话,江湖郎中我没用过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此二案我关注的是:一般来说,用茯苓白术利水,其水应多从尿解,而楼主二案皆得泻而解。而楼主又好像忽略了复诊时问小便的变化。个人认 ..?(2013-10-24 00:09)?700)this.width=700;" >

现在搞中医的素质堪忧,要是西医这样来搞病例讨论
不被人笑话才怪,人家根本就不会和你讨论
因为基本资料不全

-------------------
谢谢分享

-------------------
我近来才用五苓散治疗急性胃炎的水逆证也是的大便水样泄而病愈。

-------------------
这是很好的经临床实践而发现的现象,望楼主详细整理这类消化系统炎症而见的“水病”医案,最好有西医诊疗信息。楼主像是正规医院医生,这种条件是很多中医学人不具备的,你的经验对很多人有帮助。

-------------------
包括五苓散,包括真武汤,吃了之后都可能会发生腹泻而愈的

-------------------
个人认同刘老“水郁阳抑”的解释,后世温病学家提出的“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可能源于此。

-------------------
夜雨十年灯:刘渡舟对这条是这样看的:“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乃仲景为治疗‘水郁阳抑’而设。外证可见‘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其内证则见‘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此乃气水郁结,阳气抑郁不畅所 ..?(2013-10-23 06:56)?700)this.width=700;" >

同意???????????

-------------------
夜雨十年灯:刘渡舟对这条是这样看的:“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乃仲景为治疗‘水郁阳抑’而设。外证可见‘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其内证则见‘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此乃气水郁结,阳气抑郁不畅所 ..?(2013-10-23 06:56)?700)this.width=700;" >

我有个小小i的疑问,柯琴说:仲景方阴虚用芍药,阳虚用桂枝。如果刘老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更没必要去掉桂枝呀?

-------------------
去了桂才导致大便泻稀水,甚至腹中痛。
相关文章
 面瘫
 还睛丸(《医方类聚》卷七十引《经验秘方》
 惺惺散(《卫生总微》卷十。)
 润喉丸(《中医耳鼻喉科学》。)
 肛脱不收
 大黄汤(《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