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
经方读书社:<中医人生-一个老中医的经方奇缘>摘句4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十九、命兮运兮识张丰
1、我认为方证是一种方证状态,它的范畴包括以临床自觉症状、客观体征为基础,还包括病人的体质、西医的疾病谱等因素。它是一个饱满的、有着无穷意味的内在空间。它是一棵有分枝、充满逻辑关系的树木,不是马铃薯式的块茎。...方证辩证是进入经方临床的一个入口。

2、辨别人的体质是临床处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像你所说的肌肉体质的人,感冒发热时还是以六经辩证为主,久治不愈就要考虑玉屏风散;肌肉质体质的人如果患了肾炎浮肿要考虑防已黄芪汤;肌肉质体质的人患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要考虑黄芪桂枝五物汤;肌肉质体质的人患消化道溃疡时要考虑黄芪建中汤等。

3、方证辩证的方法虽然是诊治效果最好的一种疗法。但在我们没有掌握它的真髓之前,疗效平平是可以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传统的辩证论治于事无补,反而会搅乱了自已的思路。矢数道明一针见血地指出:‘诸家异趣,技术不同,故其立论制方亦各不同,而摭拾杂乱,则其方法不能统一,而治疗无规律矣。’即使医师精通两种不同的思路的辩证疗法,也不一定是优势互补。在疑难病症面前,将什么悬置、不提、放下、将什么坚持、携带、铭刻于心,是很难保持自身的一致性而不致被从两方面来的相反力量扯得两败俱伤。临床事实常常告诉我们,如果这样的话,只会使自已更加混乱和无能为力,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不得要领。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跨越这种障碍,仍然在两种旗鼓相当互相抗衡的思路中游刃有余。
我的办法是,坚持方证辩证一种单一辩证思路,利用针灸等外治法,内外合法,疗效互补,在诊治过程中摸索前进,逐渐完善,走向成熟。

4、张仲景是经方医学继往开来的集大成者,方证辩证诊治范式的创造者,他临床诊治时所重视的对像与后世医家不同。张仲景重视的对像是人体抗病的趋向,用药只是因势利导而已;后世医家逐渐地转向对疾病的研究,《诸病源候论》就是后世研究疾病病因病机的奠基之作。
人体抗病趋向总不外乎上百种形式,就像一户大院,守家护院的保安人员总归有数;然而疾病的种类数不胜数,就像瞄准这一户大院的盗贼是一个无法估计的数目。研究和调整抗病趋向与组织和训练保安人员一样,自已心中比较有底,方法与数目也总是有限;研究疾病的病因和探查盗贼的来路一样,其形态、数目与日俱增,初学者消受不起它的繁复错杂、恣肆铺展的内容。这就是仲景学术与后世医学的不同。


5、经方医学与医经医学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经方医学与医经医学是古代两种不同的医学流派,它们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它们追求的方向不一样。经方医学追求知其然;医经医学追求知其所以然。
我们祖先对自身疾病和诊治的关注,可能是出于单纯的实用需要,亦可能是因为对这种健病之变的现象起了浓厚兴趣。实用需要与兴趣爱好两者是不相等的,前者是出于实际的生存需要,后者更多是出于祖先对世界的认识、好奇和追问。前者发展成为经方医学和针灸学,后者发展成为医经医学。经方医学的方证辩证是方承证变,讲究经验的合理性,没有先验成见的束缚;医经医学的病困病机学说是审因论治讲求先理性。

6、经方医学和医经医学根本就在于把病因病机摆在什么位置之上?
经典的经方医学是在方证辩证确立之后,再用病因病机的理论加以解释;医经医学是在病因病机理论指导下进行辩证论治。

-------------------
不错的文章,如果展开会更好

-------------------
精采

-------------------
这就是中医难学的根本所在,选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让别人去说吧!
相关文章
 甘蔗白藕汁
 内痔
 大戟
 失血章
 
 紫金丹(《女科百问》卷上引陈秀山方。)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