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
中西汇通:洪钧医话——成套的中药方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几个系列方

经方系列,即伤寒方系列。
最早整理伤寒系列方的是清初医学家徐大椿。他在《伤寒论类方》中,把经方分为十二类。依次是:1、桂枝汤类(19方)、2、麻黄汤类(6方)、3、葛根汤类(3方)、4、柴胡汤类(6方)、5、栀子汤类(7方)、6、泻心汤类(11方)、7、承气汤类(12方)、8、白虎汤类(3方)、9、五苓散类(4方)、10、四逆汤类(11方)、11、理中汤类(9方)、12、杂方类(22方)。
故严格言之,《伤寒论》113方,包括11类方——杂方不能算是一类。
这11类方,大多规矩森严——能够比较严密地说清道理。如桂枝汤中桂枝加倍,即成桂枝加桂汤;倍芍药即成桂枝加芍药汤且主治不同(按:不是完全不同)。小承气与大承气不过是少了一味芒硝厚朴枳实减量等等。
《伤寒论》之所以受到重视,不是空穴来风——连《金匱要略》都不能讲得如此头头是道。
所以,不应该把仲景之学说得神秘莫测——那样是歪曲和臆说。
中医能够不断发展完善,靠的主要是这种实事求是的理性研究和经验积累。
第一次中医理论研究的高潮是战国秦汉,其结束以《伤寒杂病论》成书为标志。第二次理论研究高潮始自宋金元——特别是金元,各个学派的创始人无不受经典启发。仲景书的影响尤其大。
所以,古人说:
“仲景圣当时而祖百代。”(方有执)
“医莫不宗本歧黄,其书俱在,然有论而无方。方法之备,自张仲景。……二千年来,其间以医名世为后世所师承者,未有不从仲景之书悟入而能径窥黄岐之堂奥者也。”(王肯堂)
然而近有伧夫论伤寒而奢谈象数、佛学、内证,仲景书宁如是乎!
惜乎群氓翕从,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不以为危机,反以为得计。如此数年,中医之灭亡将不必他人费一辞。盖咎由自取也!数典忘祖也!自毁长城也!自掘坟墓也!下乔木就幽谷也!自绝于先贤也!自取灭亡之道也!宜乎其灭亡也!
洪钧虽极推崇仲景,却不是认为仲景不可超越,不是认为后世方肯定不如仲景方,不是认为后世理论不如仲景理论。相反,中医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当代中医体系之完善远非仲景体系可比——个别人企图淆乱青紫但至少目前尚未得计。
洪钧不赞同临证必用经方,更不赞同使用经方不可更动分量。
盖经典和医圣之所以称得起经典和医圣,是由于他们为中医确立了基本理论和方法。我们要学经典也是为了掌握中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否则就是学无根基。有的人之所以入了魔道还洋洋得意,就是因为他毫无根基——有根基也是魔道的根基。


四君子系列

四君子、加味四君子、生附四君子、五味异功散、六君子、加味六君子、香砂六君子(具体组方略)。

四物系列
四物、加味四物、柴胡四物、奇效四物、增损四物、元戎四物、四物二连(具体组方略)

四君四物合用系列

八珍、十全大补。

二陈汤系列

二陈、加减二陈、加味二陈、二术二陈、黄芩二陈、柴葛二陈、桂附二陈(具体组方略)

逍遥散系列

逍遥散 、加味逍遥散 、黑逍遥散、丹栀逍遥散(具体组方略)

还有不少成套的后世方。以上四个系列的祖方均始自《局方》,它们也是后世乃至当代中医使用频率很高的方子。他们对中医理法方药的不断完善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当然,其中还是有些问题待后人不断加深认识。
比如四君和四物果然补气、补血截然两途吗?
为什么补血的同时最好补气呢?
补血就是补充经脉内之血液吗?
我相信,生当今天除了借助当代医学,没有更好的途径加深认识了——除非认为古人的认识已经尽善尽美。






-------------------
加味四物汤
  【来源】《玉机微义》卷三十一引《医垒元戎》。
  【异名】红四物汤(《医宗金鉴)卷四十四)。
  【组成】熟地黄 白芍当归 川芎 桃仁 红花
  【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祛瘀。
  【主治】瘀血腰痛,妇人月经来时,血多有块,色紫稠粘,内有瘀血者
四物汤加桃仁、红花,名元戎四物汤,治脏结便秘,扑损瘀血。
[ 此帖被wangqixian在2009-01-05 22:00重新编辑 www.med126.com/wszg/]

-------------------
奇效四物汤
  药物组成:当归(酒拌)、熟地黄(自制)、白芍药、川芎、阿胶(炒)、艾叶(炒)、黄芩各等分。
  处方来源:《校注妇人良方》卷一。
  方剂主治:肝经虚热,血沸腾而崩久不止。经后潮热。
  用法用量:每用4钱,水煎服

-------------------
二连四物汤
药物组成 四物汤(内用生地黄)加黄连胡黄连(真者)。
处方来源 《元戎》(拔萃本)。
方剂主治 妇人血虚发热,口舌生疮,经闭,妇人或因伤酒,或因产亡血,或虚劳五心烦热,或夜发寒热,或伤于冲任而经闭者。

-------------------
增损四物汤

药物组成
川芎、赤芍陈皮香附苏木

处方来源
《女科万金方》。

方剂主治
临产因为许动所伤者。

各家论述
《济阴纲目》汪淇笺:夫血病治血,气病治气,人所易也。而血病补气,气病补血,人未尽知。故四物复有增损之法。盖以地黄滞气而损脾,非四肢怠惰,乏力少气者所宜,故当损;而人参甘草,所以益脾也,故当增。若炮既能温中,又能引血以归气,此增损之妙也。

-------------------
“最早整理伤寒系列方的是清初医学家徐大椿。他在《伤寒论类方》中,。。。。”  
此说谬矣!!!我看到的这本书要更早!! ----金镜内台方议

-------------------
中医类方的整理和考证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有益于临床的正确使用。

-------------------
比如四君和四物果然补气、补血截然两途吗?
为什么补血的同时最好补气呢?
补血就是补充经脉内之血液吗?
我相信,生当今天除了借助当代医学,没有更好的途径加深认识了——除非认为古人的认识已经尽善尽美。

-------------------
感谢诸位围绕此题目补充。
相关文章
 变蒸论
 腹痛
 按摩三阴交,按出水泡
 中成药“千人一方”还遭西医滥开
 儿童患癌症越来越多
 风齿根出方二首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